分享

今形势下高效课堂的思考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5-08
 “高效课堂”的字眼在我们老师的世界里已经提出好多年了,但是真正要做到高效,其实怎四个简单的字了得!

最近上了一节自认为真正高效的课,心里倍感舒服,原来高效课堂的达成能让老师这么轻松,作业在课堂上就批完了,学生掌握得还不错,只是少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然不怎么到位。因此,我对高效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这一次“高效”也促使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高效的达成有这么难吗?是老师们不愿意去改变自己以往一尘不变的教学习惯,还是高效真的让我们望尘莫及?

我想,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不得不在此时说出一句话——高效是在紧迫的时间给予下被逼炼成的。如果上同一个内容,前者只允许用一节课时间去上,后者却给予宽裕的两节课时间,我想,如果给两者的教学进行一个测评的话,其结果不见得是后者必胜。因为,在上课前两者的心理不同。只有紧张的一节课时间的老师会着急,而着急有时是种好东西,它会逼迫你去思考该怎么做才能克服困难。这里要克服时间有限的困难,必定只能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效率的提高,就在于对课的设计精益求精上面。

我们一贯形成的作风就是一节课讲透知识,一节课练习巩固订正作业讲解错题。试问:进行了那么多练习以后,学生真的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了吗?还是作业的批改、订正、再练只是让我们老师达到心理安慰的一种慰藉呢?我觉得有时真的只是这样,就连自己也是如此。我们老师有时候就是一直在告诉自己:我练过了做过了,再错就别怪我没教了啊。其实,教过了就等于全班都掌握了吗?

我想,其实真正的高效教学并不见得就是这样!

那天我上解决问题,从时间上来讲,一个个列式计算,再写答,过程一个个走完,一节课肯定来不及,于是,我在课始练足了混合运算,到解决问题时,来不及算就不算了,关键是说思考过程,会解题思路,把计算放在课后,过了合适的时间后把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对,这不是大大地节省时间了吗?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时间少了,就把不该放在课上的事情都放到课后去做,课上做那些不能放在课后去做的事情。

再有,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必须纠正一个很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不要试图想使全班同学在同一堂课上掌握知识的程度达到一致。那不可能!甚至相近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确实有差异,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我们背着这条自然规律走,那么我们永远都是在做一件为难自己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学会选择和放弃,也只有选择和放弃了,课堂才会真正变得高效起来。否则,如果你要把全班同学都变成一个个克隆出来的机器人一样,永远都不要在教学上谈“高效”这两个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