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坐久站当心血管病变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5-08

久坐久站当心血管病变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保护人体“生命线”

  •   IC供图   IC供图

      彭放 黄配

      指导专家:李可 长沙市第一医院普外科三病区(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血管是身体营养输送的重要通道,被称为人体的“生命线”。按照功能和构造不同,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中动脉负责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各处,静脉负责将血液带回心脏,毛细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5月18日是血管健康日,长沙市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专家李可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解读临床上常见的3种血管疾病,提醒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护人体的“生命线”。

      A 下肢深静脉血栓

      典型病例

      牌桌奋战5小时,左腿肿了一大圈

      王爹爹是小区出了名的麻将迷,退休后经常在麻将馆一坐就是一天。前几天,王爹爹在牌桌上连续奋战了5个小时,回家后发现左腿肿胀,明显比右腿粗了一圈,按上去又硬又麻。他以为泡泡热水,休息几天就会消肿,不料第二天上厕所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家人急忙把他送往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医生分析,王爹爹左腿突然肿胀,是长期久坐不动引起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没有及时就诊,在上厕所时肌肉活动造成血栓脱落,漂移到肺部,导致了急性肺栓塞,要不是送医及时,随时有生命危险。

      疾病科普

      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时可引起肺栓塞

      “下肢的静脉血管好比是排水系统,血管中的血液不停流动,把经过人体组织代谢的‘废血’重新输送回心、肺,完成人体的血液循环。”李可介绍,当人体久坐不动或出现某些疾病的情况下,下肢静脉里的血液可能会自发地凝固,变成血栓,导致静脉血管急性堵塞。血管堵塞后,血液无法回流,发病的腿就会发生肿胀、疼痛。

      李可特别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如同挂在藤条上成熟的葡萄,随时可能从血管壁脱落,特别是在下肢活动、肌肉收缩的情况下。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流漂移到心、肺,导致肺脏血管突然堵塞,称为急性肺栓塞。肺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脏器,肺脏血管一旦堵塞,可比下肢血管堵塞危险多了,情况严重时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致命。

      预防要点

      预防关键是避免久坐久站

      “长途驾驶、长途飞行、因病长期卧床都可能导致下肢静脉堵塞,临床中还遇到多名青少年沉迷网络,长时间坐着打电脑游戏诱发该病的病例。”李可提醒,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经常活动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慢性肾病、严重感染等患者也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应当遵从医生的指导,采用适当的预防方法,如口服抗凝剂、穿弹力袜等。

      妊娠期妇女血液凝固性高,活动减少,加上胎儿压迫盆腔血管,也是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因此,孕妇更要注意适当地行走活动,经常按摩下肢。

      李可强调,对于突然发生的下肢肿胀,尤其是一条腿肿胀,应高度警惕静脉血栓。这个时候不要再试图通过按摩来消肿,而应该尽快就医,避免导致要命的肺栓塞。

      B 静脉曲张

      典型病例

      多年静脉曲张竟造成血管破裂

      张女士年轻时就发现自己小腿的血管特别明显,有的地方还迂曲扩张。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有的血管扭成一团,像蚯蚓一样,因为不痛不痒,张女士没有特别在意,心想无非就是看上去不漂亮,大不了不穿短裙。可是,近一两年,张女士发现原本白皙小腿皮肤,逐渐变成了褐色,摸上去很粗糙,而且小腿皮肤容易发生破溃,一旦破溃,就老长不好。前两天,由于小腿皮肤瘙痒,张女士随手抠了几下,不料一根血管突然破裂,大量鲜血喷涌出来,她赶紧到医院才止住了血。医生告诉她,这是静脉曲张长期没有得到治疗造成的。

      疾病科普

      静脉曲张不只影响美观,应及时治疗

      人体的下肢静脉有两套系统,一套位于肌肉深层,称为深静脉,另一套是位于皮肤下面、肉眼可见的浅静脉。静脉曲张,是发生于浅静脉的一种常见病变。

      由于人体直立行走,下肢静脉长期存受着血液的压力,久而久之,静脉的结构可能发生退变、弹性变差,造成血管迂曲膨大,形成静脉曲张。

      李可介绍,静脉曲张的早期往往只是表现为血管扩张,没有其他的症状,一些人认为只是影响美观而没有积极治疗。可是,由于血液瘀滞、代谢紊乱,小腿的皮肤会产生营养不良的改变,表现为色素沉着、皮肤粗糙增厚,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经久不愈的溃烂,或突发血管破裂。

      健康提醒

      应尽早治疗以防发生严重并发症

      李可提醒,预防静脉曲张应避免久坐久站,经常调整体位;注意治疗肥胖、便秘、长期咳嗽等可能引起静脉曲张的原发病;教师、营业员等需要长期站立的高危职业人群,最好穿弹力袜预防;父母患有静脉曲张的人群,也应尽早做好预防保健;如果在怀孕期间患上静脉曲张,注意在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一般在分娩后会自然消退。李可建议,一旦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宜尽早治疗,以防发生急性出血、慢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C 下肢动脉闭塞

      典型病例

      左腿麻木疼痛竟是动脉闭塞

      73岁的刘爹爹觉得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以前散步能走三四公里,近两年每次走不到一公里就感觉左腿酸胀疼痛,必须坐下来休息几分钟,后来逐渐发展为走一两百米就要休息。刘爹爹以为只是年纪大了,“人老先老腿”。可从前不久开始,他即使睡在床上,左腿也感到麻木、发凉和疼痛,有时疼得晚上难以入睡。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刘爹爹左腿动脉闭塞,血流不下去。通过介入手术疏通血管后,老人又恢复了健步如飞的活力。

      疾病科普

      下肢动脉闭塞早期症状别忽视

      “人体的下肢动脉相当于供水管道,把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下肢机体。”李可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表现为管壁硬化、管腔狭窄,严重时会发生闭塞,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缺血症状。

      由于下肢动脉闭塞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是步行时间长一些就会出现腿部酸胀。患者往往认为是正常衰老的表现,而没有及时就诊。随着缺血加重,人体进入休息时也发生疼痛的阶段,再进一步可发展为严重缺血,可导致肢体坏死。

      健康提醒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延缓动脉硬化

      李可提醒,动脉硬化是导致下肢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一定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尽可能保护血管,延缓动脉硬化。

      吸烟是危害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的人群,下肢动脉硬化会发生得更早,也更严重,所以尽早戒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和闭塞的危险性更大。糖尿病人应严格控制血糖,一旦出现“烂脚”现象,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任何人出现行走不适或腿脚发凉、麻木的症状,都应该警惕血管病变的可能,切不可认为是老年人的正常表现而忽视治疗。”李可强调,下肢动脉闭塞不会自行好转,而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因此,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就要及时就诊,否则血管堵塞的节段过长,治疗的难度将大大增加,治疗效果也差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