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中国当代的建筑学批判

 杰夫Rose 2018-05-09
建筑档案  2018-04-30
针对当今中国建筑界的批判现状
张宇星重读建筑的批判主义精神
基于不同主体、不同触点
进行多元化思考
直击当下建筑批判之症结

×

建筑学批判包括两部分,评论和批评。
评论是针对作品和个人,偏向个人色彩;
批判是整个建筑学领域,超建筑学领域的广泛批判。

批判较评论要求更高,批判者不仅要对目前各个学科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体系化的掌控和了解,也要对城市和产业有更深刻的钻研和理解。多种维度和多重身份合理介入才能建构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批判体系。

柯布西耶被公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言人,也是一个建筑批判主义大师。身兼职业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让他把建筑学和其他学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对话和再思考,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构新的建筑学话题体系,从而对建筑学进行自我批判,一边提取新的思想驱动,一边以批判构建新的建筑语言形态。


不同主体 · 不同触点

×

批判主体不同,关注点也会随之各异。

立足于建筑师的角度,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的手法、新技术的应用、材料的变化、风格的差异性、流派的的追随与重建等方向。
回归大众视角,更多的批判是来自于自身对建筑的使用性的考量,简单到一个对待商品的态度,这种批判已经超越建筑学的思考,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建筑。当下诸多网红建筑在专业建筑师眼里可能都不能称之好的建筑,但却能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这种反差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立足于开发商视角,建筑如何能驱动利益最大化成为了焦点问题。以这个角度来看,就会产生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偷面积,这和建筑师的设计没有任何关联,但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这成了建筑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这已经超出了建筑学的范畴。视点不同,价值导向也随之发生了转移。
政府管控和干预又是另外一个视角,他们会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可以是相关政策与战略导向,也可以是建筑形态与高度。

当下部分政府主体会以一个城市运营商的身份出现,从城市活力的角度考虑如何刺激一个城市的整体消费力。

也会从古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侧面开始一种对城市文化生命力的重塑与维护,也有城市经营者深觉古建筑阻碍了新城市的发展而予以拆除。这些价值批判也已经远远超越建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
艺术家与科学家也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艺术家希望建筑更具彰显城市艺术的表现力,科学家则考虑新的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实践,并由此突破一个城市的生长力。

由此产生的批判与思考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城市会出现更为多元的局面。

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大厦,从整体结构上看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反结构主义的,但却带来了建筑消费与城市的明星建筑效应,最终在技术合理性和消费需求性之间进行了平衡,选择了现在这个方案,实际上也创造一种建筑批判的矛盾态。
建筑批判和批判主义的重读需要一个广阔的视角,而不是单一主体粗犷的停留于“批”与“判”的是非之争。


两种方法:一种思考与一种现象
反现代主义式批判

×

基于现代主义体系下的建筑学批判,简单来说,就是在纯粹的建筑学领域里讨论并批判建筑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包括建筑学衍生的现代建筑、古典建筑、地域性建筑以及各种风格流派等相对广阔的一个范畴。

并非是现代主义之后建筑学才有诸多问题的出现,目前针对建筑学上问题的批判是后现代主义之后我们回归建筑本体应有的一种应对态度。现代主义虽然推进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但已经无法回答全球建筑本体的诸多问题。
我们之所以强调地域主义,强调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发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主义把它们都给抹杀掉了。

目前建筑学很多方向都是建立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之上,我们当下对现代主义的重新思考和批判也是给与未来城市建立更多的可能性。

普利兹克奖近两年的作品价值观很明显是通过走现代主义的反向来补救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


现象学视角的批判主义

×

建立在现象学研究基础上的批判方式以库哈斯为代表。

库哈斯立足于现代主义生产和消费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来进行建筑批判。他跳出建筑学的自身的局限思考,深入日常生活细节、建筑现象研究和人们在空间中的自由被束缚等现象,实现对建筑学的整体性批判。
从现代主义生产消费体系以及现代城市各种现象入手,直入主题去解决问题,打破或者是自立都可以基于人文视角出发,叩问一个建筑空间和城市街区存在的真相和真实意义与价值

自由的基础之上考量一个空间的未来形态究竟如何?
反复的论证与推断之中靠近一种行为日常,贴近城市的时间意义,如何进行城市生产?
如何近距离对话民生?
如何用建筑赋予城市新的力量和鲜活感?
这并不是纯粹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建构思考。

这种近距离开放性的建筑对话也已经超越了建筑学的思考,它是含混的但一定是多元的建筑思考。

跳出建筑学领域,进行多元化解构性批判,以现象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批判重构,
亦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建筑学的批判,
也不是基于比例、尺度、空间、动线等空间逻辑关系的基础批判,
而是基于超建筑学范畴的空间现象学逻辑思索
回归建筑本体,不考虑资本主义、现代主义的抽象概念,会发现现代主义建筑出现了的很多概念的转向。这些建筑概念的转向现象,可以让我们回到建筑学的原点。

例如城中村现象,城中村不能完全用现代主义建筑学和现代全球化生产体系去看待,而是与非正规的建造体系相关联的历史性的结果。而这套体系从古至今也一直存在,它跳出了现代主义的构成理论和资本演化的结果导向,完全回归到一个城市的人文视角,是在时间中历史自我发酵的产物。

这里有继承的基因也有现代主义的影子,但是它的存在又是合理而有趣的,也是充满生机的。若从这个角度展开建筑学批判,视界也会截然不同。
传统建筑学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思想话语体系,他们无法诠释目前出现的很多现象,特别是中国近40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奇奇怪怪现象(比如野生建筑、奇观建筑、违章建筑等)。
而我们更需要从这些特异建筑现象中,重回建筑的本体,也许真正的建筑生存智慧,都是存在于野生的生命之中的


三个批判维度

×

通过对建筑批判不同主体和不同视角的对比,以及现在主流的两种批判方式的比较,大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建筑批判。

第一,从建筑学的本体中进行批判,基于对整个建筑学的理论体系的重构来重新界定建筑的价值思考(尤其是现代主义诞生以来)。
第二,从经济体系构成和社会体系构成的原发性思考进行批判。

建筑作为现代主义生产体系的主要载体,甲方和消费者以及工厂都参与其中。若不对整套现代主义的生产体系进行批判,只是单纯的对建筑的风格、外观、功能等物理空间表皮进行批判,其价值与意义实在有限。

若对现代主义整个体系进行完整的批判,会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的思考,要求虽然极高,但却更具其根本性的意义。
第三,立足于中国国情进行批判。可以超越某个区域的局限性思考。

立足于一个原点,针对中国的未来建筑文化形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主义在中国百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需要从近四十年改革开发形势下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鲜活建造实例”中去寻找。

这种批判是基于中国建筑原点的一种批判,可以从中找出属于中国的建筑学批判智慧。




备注:
文章内容源于建筑档案记录人
对张宇星先生访谈记录的编辑整理

本期索引

档案编号:20180430

【56-4-1】雷姆·库哈斯:荷兰建筑师,OMA首席设计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早年曾做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1968至1972年间,库哈斯在伦敦的建筑协会学院学习建筑,之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1975年,库哈斯与艾利娅·曾格荷里斯、扎哈·哈迪德一道,在伦敦创立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后来OMA总部迁往鹿特丹。2000年库哈斯获得第二十二届普利兹克奖。其为中央电视台设计的新大楼为人熟知。

【56-4-2】 现象学:20世纪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狭义的现象学指德国犹太人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 End -

本文由档案记录人原创撰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