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灸经治脏--以膏代灸 让温灸更简单

 伊悠帆123 2018-05-09



灸法是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熏烤人体穴位,通过激发经气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起效主要依赖于艾条燃烧时对机体所产生的温热刺激,这个温热刺激不仅可以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能通过经络的感传内调脏腑。


灸经治脏





     灸经治脏,是指灸法具有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或特定部位)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它来源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



     《灵枢·海论篇》中论述了体表与内脏的联系:“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而在《经别篇》中又说:“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经脉与脏腑相关规律的主要体现为,一经调控多脏与多经司控一脏” 例如:足阳明胃经在头面部穴位以局部主治为主,胸部穴位以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腹部及下肢穴位以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局部神经肌肉病变为主。与心有关的经络有5条,即心经、脾经、小肠经、肾经和督脉,与心包有关的经络有心包经和三焦经2条,这7条经脉均与心脏活动有联系。 


灸经治脏的学术思想



  灸经治脏学术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法、术、效”学术思想。


“理”是依据“一经调控多脏、多经司控一脏”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它主要来源于经脉-脏腑相关,属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

“法”是遵循“五经配伍、五行助制”的治法来选经、配穴;五经配伍是归经施治的体现,通过调五经、控五脏、和五行,达到调控人体机能的目的。五行助制:依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确定“补母、泻子、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达到标本兼职的目的。

“术”是注重灸术、强调灸感、补泻兼施、通补并用的有机结合。

“效”是通过艾灸“温补、温通”产生“灸经补脏、灸经通脏”的临床效应。


以膏代灸理念的提出


    灸法最早起源于北方,主要以艾绒为燃料,具有防病保健、调和气血、缓解疲劳等作用。它主要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随着灸法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各种新型灸法也是层出不穷,应运而生。代温灸膏就是其中疗效较为突出的一种灸法,它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价格适宜等特点。



代温灸膏的研发与发展

  代温灸膏是由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詹永康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灸经治脏的学术思想而研发而成。


     随后富兴飞鸽药业对代温灸膏进行了“透皮技术”的改造,并申请专利,专利登记号ZL200510004819.6。是目前为止唯一具有国药准字号的外治灸膏。代温灸膏的发明解放了大部分临床针灸医师的双手,而且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代温灸膏的成分及功效


代温灸膏为橘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主要由辣椒、生姜、肉桂、肉桂油四味药配伍组成,虽然用药简单,可功效不一般。



味药相互为用,构成了中药配伍中君臣佐使的关系。具有外治筋骨,内调脏腑的作用,其对风寒阻络所致的痹痛,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慢性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都具有明显疗效。


常见脏腑病的代温灸膏治疗方法


01

慢性虚寒型胃炎


主要临床表现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饭后痛减、空腹痛重、四肢清冷。




主穴

中脘、足三里、脾俞、手三里



02

慢性虚寒性肠炎


主要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显著增多,便质清稀,水谷相混,肠鸣胀痛,身寒喜温等。




主穴

曲池、天枢、气海、足三里



代温灸膏对常见痛症的治疗


01

     肩周炎     


主要临床表现

   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



主穴

肩贞、肩髃、肩髎




02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临床表现

   以晨僵,手足腕踝颞颌关节等关节疼痛,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



主穴

膏肓、阳陵泉、悬钟



     代温灸膏不仅在治疗脏腑疾病方面优势明显,而且对常见痛症的治疗也颇具功效。它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等特点,也是临床上常与传统灸法联合使用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代温灸膏既可弥补传统灸法的不足,还能保障疗程的可延续性,所以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膏代灸,让温灸变得更简单!!!   



灸姐经络智慧 微信ID:JJJLZHChin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