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用现代语言材料考证古代蒙古人名是不科学的

 弘净 2018-05-09

古代蒙古人名的词源学研究是古代蒙古语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它也是多学科交叉的蒙古学学术问题。很多研究者习惯于利用现代蒙古语材料考证和解释那些难懂的古代人名的含义,这其实是一种很冒险的学术探索,也是非常不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人名是词汇中最不稳定的组成部分。人名是社会交际文化的产物,而社会交际涵盖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与文化交流。因此,作为交际文化词语的人名真实地记录了每个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些真实情况。例如,《蒙古秘史》里的有些人名是突厥语借词,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历史上,突厥文化对蒙古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后来,随着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的传播,蒙古族人名中的藏语、梵语名字逐渐多了起来。清代,满族文化对蒙古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当时的蒙古族当中有一些人就喜欢起满语名字。如今,汉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巨大,因此,在某些地区蒙古族人名汉化趋势较明显。这是蒙古语的例子,下面,我们也可以谈谈其他语言的情况,如日本文化是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的一种外国文化,因此,日本人取名习俗也带有汉文化特点。日本国人名里的像“太郎、次郎、三郎、四郎”这样的名字就很明显是汉名。朝鲜族在取名习俗方面也受到过汉文化影响。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历史上的满族(包括女真人)人名也表现出类似特点,即他们的人名中也有其他民族语言(蒙古语)的成分。

其次,也有一种可能性是历史上曾与蒙古先人产生过密切关系的中国古代一些民族被其他民族同化以后其语言就彻底消失,而来自于该民族语言的蒙古人名就成为了永远解不开的谜底。

如上所述,人名在不同民族交往过程中很容易从一种语言借入到另一种语言。所以,我们对那些难懂的古代蒙古人名进行词源学研究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文化交流与语言接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即古代蒙古语中那些难懂的蒙古族人名是否也属于外来词呢?!

再次,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中的词汇也有不断被替换和消失的现象。按照语言年代学的理论,语言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变其词汇系统肯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语言中不断产生一些新词语,而另外很多旧词语逐渐消失或被其他词语替换。这样很多语言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词汇系统发生巨大的演变而有可能变得面目全非。而在这个意义上讲,现在难以解释的古代蒙古人名也有可能是古老消失了的词语,而它作为人名仍然保留在古代文献语言当中。

总之,用现代蒙古语材料考证那些难懂的古代蒙古族人名是不科学的。同时,在这里,我想提醒有些研究者,运用某种现代民族语言的材料,用简单的音义对应规律来考证古代民族族称也是徒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