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生命之源”永定河故道--高梁河--朱祖希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5-11
      编者按:北京市西城区是首善之区的核心区域,在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西城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迷人的风光,西城区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其他地区基层区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近期,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区档案局、区史志办四部门联合策划编纂了《西城之最》,采撷了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北京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北京西城在各方面各领域创造的“之最”和“第一”,为人们了解西城区乃至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更好地展示西城区以及北京的文化成就,更好地树立西城区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并为基层的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思想政治工作网依据西城区提供的《西城之最》资料,特开辟[北京·西城文化名片]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每周推出一期“西城之最”。
今日高粱桥
1
今日高粱桥


  “高梁河”一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的《魏土地记》。但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述最为详细:“……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蓟城西北平地……”原始的高梁河水道,自此东注,经白石桥,迤逦而东,直到高梁桥。尔后流入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从前门东南至十里河。

  公元1153年,金朝迁都燕京,改称中都。为满足宫苑和漕运用水,曾从瓮山泊引水。瓮山泊有一亩泉注入,又上承玉泉山诸泉。其下游原本顺自然地势流向东北,汇入清河。金朝为利用瓮山泊之水,便开凿了“海淀台地”,使之与高梁河上源相接。这就是日后所见的长河。

  元朝兴起,中都城宫阙被毁。1267年,元世祖决定放弃“水流涓微,土泉疏恶”的中都旧城,在高梁河水系所形成的天然湖泊积水潭(海子)畔,以琼华岛为中心兴建大都城。之后,为解决漕运所需,扩大运河水源,又北引昌平白浮泉,揽西山诸泉之水入瓮山泊,再循长河汇于积水潭(海子),直达通州。
旧时长河
1
旧时长河

  元末明初,白浮堰断流,明朝京城宫苑及漕运用水均依仗玉泉诸水。高梁河(长河)则是把玉泉诸水引入京城的唯一河道,也是元、明、清三代集城市供水、漕运、灌溉、观光游览等功能于一身的重要河道。

  新中国成立后,为消除洪水灾害,改善农业灌溉,于京郊大兴水利,先后修建了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等工程。为把密云水库的水调入京城,于1965年开凿了“京密引水渠”。其水道亦因循元代白浮堰之旧道进入颐和园昆明湖,尔后再由长河入城。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社会生活须臾不可或缺。流经西城境内的高梁河,因此而成京城“生命之源”。在北京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高梁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朱祖希)

  作者:朱祖希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