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制作纯种熟麦曲?

 明春日月 2018-05-11
熟麦曲是黄酒麦曲生产中的一项重大改革。采用纯种熟麦曲一 是可稳定和提高麦曲质量,防止醪液酸败,提高成品酒质量;二是 可减少用曲量,提高出酒率,降低出糟率;三是生产熟麦曲不受季 节限制,可常年生产。熟麦曲起始用竹匾培养,后又采用地面法生产,但均易受杂菌 污染,故目前大多采用帘子法生产,效果较好。以下举例说明。(1)米曲霉曲种培养(苏16或3800米曲霉)。①试管斜面菌种培养:采用10波美度左右的米曲汁或麦芽汁 加2. 5%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无菌条件下接种后,于28〜30°C培 养箱中培养,经3〜4天即成。②三角瓶麸皮培养:取新鲜麸皮(粗细适中)加水85%左右, 翻拌后使吸水均匀,然后装入500mL三角瓶中,每瓶曲料厚度约 1cm左右,塞好棉塞,用牛皮纸包扎,于高压灭菌锅内以0.1MPa 压力灭菌40min,取出冷却,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后置28〜30°C培养箱内,经34h左右待结饼后扣瓶,继续培养,经3〜4天即成。(2)操作方法,称取新鲜麸皮10kg,加水 85%左右(视麸皮质量而定),翻拌均勻后过筛,使曲料疏松呈小团 块,然后用白布包扎,置高压灭菌锅内以0.1MPa压力灭菌40〜 60min (也可常压灭菌,待全部圆汽后,再蒸40〜60min),取出, 在室内摊凉,趁热过筛,消除小团块,待冷至35°C左右,将4〜5 个三角瓶的种子接入,接种时先将曲种与少量曲料混合均勻,然后 撒到曲料上,经2〜3次翻拌后,盛于竹箩内,待品温在30〜 32°C,再用已灭菌的麻袋覆盖,置于28〜30°C曲房内。经7〜8h 堆积,品温上升至35°C左右,米曲霉孢子开始发芽,闻有曲香, 即进行翻拌,使上下曲料均匀。随后,将曲装上竹帘或曲盒,曲料 厚度控制在1.5〜2cm,放于曲料培养架上,上覆经灭菌的湿白布, 以保持曲料湿度。同时,控制室温28°C左右,品温在28〜30°C。 约10h后,菌丝开始大量繁殖,待品温上升至34〜35°C,此时可 对曲料进行翻面,每小块约(7〜8)cmX(4〜5)cm。翻曲后,用湿 的白布替换已干的白布,继续保持湿度。同时加强温度管理,经常 检查品温、室温情况,使室温在25〜28°C、品温30〜34°C,最高 不超过36°C,以促进菌丝生长孢子。经72〜96h,曲料的黄色孢子 全部老熟,即可烘曲或晒曲。如烘曲,室温可提高至40〜45°C, 控制种曲水分在12%以下。最后,用塑料袋包扎好,置于干燥室 内保存备用。保质期为3个月以上。生产中最好每月制作一次 种曲。(3)熟麦曲生产操作要点如下所述。①浸麦:将小麦倒入池中或缸中,然后放水浸渍30min后, 把麦捞到米丝箩内,沥干水分。②轧麦:调整轧麦机两个滚轴至合适距离,然后进行乳麦,要求麦粒轧成3〜5片,略有粉状即可。③蒸料:在轧好的麦片中加水30%〜35%左右,进行翻拌,使吸水均匀,并堆积30min,然后上甑蒸料,待全部上汽后再蒸40min左右即可出曾瓦。④接种与培养:将曲料通过扬糟机打碎团块,使成疏松曲料,并在水泥地面进行摊凉,待达到35〜40°C时即可接种,接种量为原料的0.3%〜0.5%。接种时,先将曲种与2〜3kg的曲料拌匀,然后撒到全部曲料中,翻拌均匀进行堆积,每堆约150kg,打堆时的品温应上升至30〜35°C、室温在28〜30°C。经7〜8h后,品温上升至35°C左右,翻拌均匀,上竹帘,厚度约2. 5〜3cm,品温在30°C左右。待结饼后翻曲一次。全程培养品温控制在30〜40°C之间,一般在35〜35°C,最高不超过45°C,经45〜48h即可出曲,摊于干净、清洁的地面上,自然风干。曲厚度不超过3cm左右。成品曲宜及时使用,以防温度回升产生“烧曲”现象,影响酶活力。质量鉴别为要求外观菌丝密布,不能有明显的黄绿色(孢子过多),有明显的曲香,无其他异味。理化检测糖化力800单位以上,含水分25%以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