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书法】观点:谢安钧——当今书法展览的利弊

 自由飞翔王银木 2018-05-11

 

题记:书法展览从20世纪开始发展到今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应该是每一位书法人有目共睹的,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利弊的存在,如何才能存利去弊,我们来看看谢安钧怎么说。

当今书法展览的利弊

谢安钧

书法的展览方式随着书法的发展应时而生,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从案头展玩,发展到居室悬挂、碑刻、摩崖等方式。但是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展览,直到20世纪才从西方引进了展览这一展示方式,并逐渐运用到书法活动中。尤其改革开放以后,文艺复兴,全民书法热,促使书法展览得到迅速的发展,与人民社团组织、报刊杂志成为当今书法的三大活动形式,促进了书法向现代性视觉艺术的转变,其展览形式是当今任何一门艺术必选的一种展示方式,书法展览是书法本身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必然选择的结果。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书法有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书法群体广泛兴起,各个书法层面活动丰富多彩,以河南为例,早期举办的国际书法展、中原书法大赛、墨海弄潮等活动都是在各展览馆和博物馆举办的。作品尺寸由六尺、八尺到丈二尺以上,呈现了展厅的视觉效果,河南人率先首创了中国书法“展厅效应”。随着近十几年来书法创作与研究活动的层次不断提升,展览与学术的氛围也在更加浓郁,从盲目创新回归到对传统书法的深入思考,对理论的研究与创作,对审美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体验,当今书坛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就以中国书协举办的各项书法展览为例,其通过书法展览促进书法发展的优势很明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展览搭建了书法作者和书法家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通过展览零距离观看作品,能够仔细观看作者创作作品的气息,把握取法脉络,在笔墨章法技巧上拓展了书法家们的视野。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获得,大数据信息的交流才能保证书法健康的发展。全国性书法展览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作品汇聚一堂,利用现代的传媒手段将各种发展动态及时传递到各个方面,使信息交流上的“延时”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书法家获得信息很便捷,有利于书法家丰富其创作内涵,从中找出差距,也有利于整个书坛检讨书法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败,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成功的创新也得到推广和展示。也正是信息共享和相互交流获得的便捷,使当今书法家的视野横向拓展到全国,以至于全世界,纵向的拓展到古往今来。


其次, 展览成就了一大批中青年有影响的书法家。在几十年中书协举办各类国展活动中,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通过一两次获奖变成了书坛明星,迅速被书坛接受,获得社会的认可。如河南的吴行、米闹等众多一线作者,就是通过“兰亭奖”、“国展”成为全国知名书法家。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走上了专业书法的职业生涯,成为书法展览的最大受益者。这就是书法展览给作者的回报,也是书协组织维系书法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亦是促进中国书法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众多知名书法家共同参与国展活动,提升了国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树立了国展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吸引了众多书法作者的广泛参加,扩大了书法展览活动的影响力。


再次,展览能够使组织者表达办展意图,引导书法的正确发展方向,检验阶段性书法的发展成果。从当代书法发展来看,什么样的书法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如何为书法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回归传统经典?如何“笔墨当随时代”?等等,问题直接关乎书法发展的方向与未来,值得组织者反省与深思。当代书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这是时代对书协组织的要求与挑战。书法传统积淀深厚,书法学习离开了对经典的汲取与效法,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汲古开新求变的意识,是书法经典再造的前提与可能,应当成为每一个有抱负的当代书家的艺术自觉与理想情怀,即是我们这一代书家最最需要的精神追求与使命担当,也是展览组织者意愿所在,通过书法展览都能获得和实现。


其四,展览在评选竞争中激励书法家不断进取。今天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书法艺术从产生以来,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不存在竞争,尽管古代集会时也会产生评比,其目的只是为了自娱而已,并不会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激烈竞争,由于书法展览能产生广泛的影响,是当今书法家获得一种社会公认身份的必要硬件,也是社会认可书法家的主要参考标尺,当今的书法家们就不会对展览无动于衷。由于国展入选几率很低,在展览中要获得评委的好评,能入展、获奖,引起书坛的关注就更难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必然靠实力,让作品说话,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作者的艺术创作水平。这种由展览引起的竞争给书法家带来危机感,必然会产生一种动力,促使书法家不断的努力。这种竞争不但有利于书法作者个人创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当代书法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繁荣发展。


展览作为一种展示形式,展览的质量取决于展览的机制、组织者的目的及展览操作技术的应用。仔细分析近三十年的书法事业的发展情况,其展览对书法发展的起到了引领方向和积极地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由于展览组织机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以及认识上的差异,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和弊端,出现不少负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流行跟风层出不穷,导致千人一面。观看当今书法展览,宏观上最大的感觉是千人一面。展厅里,除了极少数书法家的作品具有鲜明个性外,只能通过落款才能分辨出作者是谁,取法单一是直接原因。前些年流行米芾风、王铎风,于是展厅里的作品几乎全是“米芾”和“王铎”。为何会这样?这当然离不开展览的导向作用,写米芾、王铎容易入展、获奖,于是一窝蜂地全是“米芾”和“王铎”。近几年则是“二王”行草一统书坛。产生这一现象有展览组织者的因素,也有书法家个人的因素。以“二王”体系书风为主,表现出一种继承上的“伪传统”和创新上的“伪现代”。所以,展览组织者应有以艺术性为前提,对书法创作中一些误区有必要进行引导,但不能以牺牲展览的整体质量和阻碍书法的全面发展作为代价,强制改变一种书风气。参展者也应保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用一种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展览,不要为了入选、获奖而迷失了艺术追求方向。追赶“流行风”容易成名,但是,这种“早熟”现象必将遏制书法家向深度发展的潜力,大量的“书法家”将会在追风中,在较短时间内被消解和消失,真可谓大浪淘沙,十几年前的国展获奖作者,目前大家还记得几个呢!现在,需要展览组织者、参展者理性地对待展览,树立健康的,符合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继承和创新理念。就展赛对艺术传播交流推动而言,展赛本身是一种很好的竞技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展览作品所呈现的问题来看,如何利用好展赛舞台,规避各种自觉不自觉导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是对创作者艺术觉悟的考验,也是展览主事者必须认真应对的课题。


第二,形式化倾向,出现以展览为目标的“展览体”书法作品。为了能入展,好多作者分析国展的风格导向,揣摩评委的口味,从而形成了专门为展览而生存的书法作品。何为“展览体”呢?其尺幅必须要大,字数一定要多,写大对联,落款也不能是穷款,落款字要多,要小,还要密密麻麻的。落款最好不用墨汁而是用朱砂或其他彩色颜料。作者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书法形式的出新上,书法艺术创作正在逐渐演变成为“劳动密集型”的工艺品制作上了。这种只重形式、轻内容的书法“展览体”是当今国展催生出来的独特现象。

第三,展览作品过于注重笔墨章法技巧。书法最根本的技法就是用笔,点画之间,用笔不仅要精到,而且要富有变化,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绝好的证明。墨法“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色的变化造成作品本身妍润或险绝的变化,可见,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在用墨上是极为讲究的。同样,一件成功作品一定会注意谋篇布局,整篇作品整体效果要做到和谐统一。这种章法的和谐,有时流美,有时是迟涩的,有时是险峻的等等,造就作品章法上的协调统一。但凡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然容易走向极端。而当今就是如此,好多人对笔墨章法技巧的过渡重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对笔墨技法过渡的重视,往往曲解了古人书写的原意,仅仅学到了古人的一鲮半爪,使得书法作者学书之路越走越窄。这种秉持技法至上的唯技巧主义,和我们所提倡的书法的书写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第四,作品缺少文气、格调和真性情,书法家迷失自我。当下的书法作品,其实最欠缺的,也是一件作品里最核心、最关键,却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或被认为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便是作品的文气、格调。它们就像人的气质、品味一样,很多时候看不见摸不着,却分明感受得到,也最能感染人、打动人。那么一件书法作品,能否从根本上感染、打动观众,主要也是靠它内在的文气与格调。我们看民国一些书家的作品,你会发现,很多民国书家的作品里虽然没有太复杂或太高级的技巧技法,但文气很足,格调不低,有感染力,有触动我们神经和灵魂的东西。而当下的书法作品一看就是技术字、技巧字,花拳绣腿,过分注重形式,作品里缺乏所谓的文气、静气、情感、温度和令人感动的地方。倒多了些设计、做作、浮气和躁气,总感觉有种火急火燎、单薄功利的东西在里面,耐不住品味、赏读,很难使人真正赏心悦目。书法自古以来都是在文人圈子里诞生的,是文人的书法、文化的书法,文化既是它的土壤,又是它的基因,那么它理应要具有文气和相应的格调、内涵和品味。如果单纯为了某种形式或外在效果来设计书法或进行所谓书法的创作、创新,显然是本末倒置,也背离了书法的本来意义。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务必要在文气、格调方面多做努力,尤其不能轻文重墨,书法家要多读书,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要文墨并重、形式与内容统一。


当今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展览的时代。书法展览发展到现在,尽管存在着各种不足和弊端,不可全盘否定,它的优势和繁荣当今书法事业的发展,它的存在,有它自身的积极意义。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古代没有展览,书法照样可以发展,如果没有书法展览,也就没有种种书坛纠缠不清的问题和不良影响,更有利于书法的发展,是否可以放弃展览这一展示方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通过对古今书法发展所依存的外部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今天的书法外部环境与古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正是由于依存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书法在当今不仅要延续古代的展示方式,而且要拓展新的展示方式,我认为要滤清以下几个思路:

(一)书法展览不是展示和评判书法创作的唯一路径。

众所周知,除了书法展览之外,去博物馆观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会益、交游、雅集、教育和出版物等也是书法展示及评判的常见方式。有时候,读到一本好书、碰到一位良师、会交到一位益友、出版一本书法作品集……都可能让自己的书法学习和创作获得长足的进步或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展示和评判书法创作的途径有多种,书法展览并不是书法创作的唯一路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好书法展览和书法创作方向,才不至于为了展览而展览,为了创作而创作。书法艺术创作更多的强调的是真情贯注、随机而动;强调的是一种人格魅力在笔下的自然流露;强调的是中国书法那种崇高而优雅的人文精神的体现,这才应是当代书法创作追求的终极目的。因此,我们应对书法展览有一个客观而理性的清醒认识。而不是在书法创作中完全被书法展览牵着鼻子走。而且,书法展览只有和会益、交游、雅集、教育、出版等方式构成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最佳效果。

(二)书法创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展览。

虽然,当代许多人的书法创作是为了参加书法展览,为了加入中书协会员,成为书法家,但书法创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展览。西汉扬雄说:“书为心画”,王铎曰“所期后日书史上,好书数行也!”。可见,书法创作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表现自己独特的“人心营构之象”与精神情趣及人格力量,带给人们真正美的享受与愉悦,达到崇高的艺术境界,创作出代表自我审美层次的完善的艺术精品,传之后世,留芳千古的!而书法展览尽管也将此作为其举办宗旨,但因为展览的特性注定了展览将更注重其时效及功利。因而,当我们回顾或审视各类国展时,我们往往只是记起了这一展览中的几件最震撼人心的代表作品而不及其余,使得参加展览的绝大多数作者沦为这几位作者的陪衬而不自知,甚而迷失自我。从这一点上来讲,展览有时甚至会蒙敝和误导某些人的书法创作。

(三)处理好书法展览和书法创作的关系。

必须指出,书法展览是我们一段时期有影响力的书法创作展示及评判方式之一。书法展览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艺术创作信息,增进了书法创作的交流,对当代的书法创作影响极大。书法展览的的确确拥有刺激书法创作、推动书法创作、启发书法创作的功用。许多年轻的书法作者通过展览很快的赢得荣誉并获得社会认同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为了展览,许多人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个别人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因此,说书法展览是当代书法创作的最有力推动源,这是我们乐于认同的。不过,对书法展览的盲目追随和依赖也会成为书法创作前进的阻碍。在这点上,晚明的书圣王铎等书家巨轴行草创作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们创作中那种张扬自我的外在形式和丰富的内在人文精神,在一系列代表作品中所达到的高度的、近乎完美的统一,至今还带给我们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令人回味唏嘘……。我们当代的书法创作尽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回复到四百年前的状况。不过,我们可以深入地去探究晚明书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心理,洞悉他们的创作意图,了解他们的巨轴作品仍然是悬挂在居室里供评赏玩味的。从而把握好当代书法创作追求的“度”。即:注重表现但不减功力;讲究形式但不牺牲内含;鼓励创新但不失之丑怪;强调“夺目”但不悖于美感;着意功利但不趋于媚俗……。

展览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机制,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当代书法创作。一方面它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书法的快速发展,使书法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大批富有才情的中青年书法家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伴随展览而来的负面影响也毋庸置疑。由于急功近利,许多书家片面追求“展厅效应”,使书法创作丧失人文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依托而变成从形式到形式的产品生产,导致形式至上的“制作化”倾向和“美术化”倾向,中国书法固有的人文品格和诗意追求逐渐消失。不久前我在微信群里发过一篇<你的展览给谁看>的文章,引起强烈反响。其强调书法展览的目的和意义,并希望组织者通过书法展览引领中国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引领书法作者正确的创作方向,真正达到笔墨当随时代的新格局。

相信,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国书法创作目的和观念在当代的巨大变异,正确处理好书法展览和自身书法创作的关系,我们才能走出当代书法的新路子、走出自己的传承创作之路,从而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属于“自己”并无愧于这一伟大时代的经典作品来!

丁酉金秋于安堂

 


 

 

谢安钧,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委员,第九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科技学院客座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