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昵称VChmUhmv 2018-05-13

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

中国四书五经的翻译最早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和汉学家把《诗经》、《易经》、《论语》、《老子》等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移译成多种文字传到欧美,这些传教士和汉学家大多数只是粗通汉语,因此翻译出来的作品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而能够把中国经典翻译成外文的中国人却少之又少。到了清末终于有了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将《论语》、《中庸》和《大学》译成英文,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他就是学贯中西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的祖辈早年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辜鸿铭少年时即赴英国留学,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此时,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此时辜鸿铭才刚刚二十一岁)。之后又将《论语》、《中庸》、《大学》译成英文,并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由此声名鹊起。回国后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为“洋文案”(即外文秘书),自此在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这样的一个大才仅被用为翻译,张之洞可谓是不识明珠)。1901年,清廷曾以“游学专门”名誉赐他为“文科进士”,宣统帝即位后,任命其为外交部侍郎。

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与到访的泰戈尔合影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当时,西方认可的东方文化人只有两位:印度的泰戈尔和中国的辜鸿铭,他们同被提名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获奖)。1915年辜鸿铭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用英语教授《春秋大义》。而他当时的装束更是为人称异,在民国时期依旧是长袍马褂,头顶瓜皮小帽,足蹬双梁布鞋,脑后拖着一条辫子,因而他常常被人们称为“怪杰”、“怪才”、“老怪物”,他的辫子是民国初年北大的一道“独特风景”。(辜鸿铭曾对嘲笑者言:‘我脑后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有形的辫子可以剪去,无形的辫子却消除不了!")辜鸿铭是顽固的保皇派,他曾说:“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实非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还有一位就是同样脑后留着辫子的国学大师王国维)。”

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他主张皇权,却骂慈禧太后,还作诗一首:“太后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是被辜鸿铭骂得最多的人,那是因为老袁是个“背主之臣”,袁世凯死后,全国哀悼3天,辜鸿铭却请来戏班子,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3天,以庆祝袁世凯之死。皇权、女人是辜鸿铭文化性格中的两根“软肋”,他不仅有妻而且有妾,不仅自己有妾而且公然撰文主张纳妾,还喜欢小脚女人(喜欢看还喜欢闻,可以说是一种怪癖了)。但辜鸿铭反对女人招夫,其理论根据是“茶壶理论”。他说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

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不仅学问超群,作为北大的教授,他的课也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用汉语提问,他用英语作答,学生用英语提问,他又改用法语或汉语作答。他上课是不用教材的,即使有教材,那也是摆设。他对学生要求极严,每次上课都要先跟学生约法三章:(一)他一进教室,学生必须起立敬礼;下课后,他先离开,学生再走;(二)学生如果背不出书,不许坐,一直站到下课;(三)能够受得住约束的听课,不能的可趁早退堂。

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清末怪杰辜鸿铭

1923年,蔡元培辞去北大校长职务,辜鸿铭也紧随辞职,后赴赴日本讲学三年,1928年4月,欲赴山东大学为校长时染病,在北京 病逝,时年七十岁。这位清末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国学大师的一生也就此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