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61:赵匡胤取南唐,宋军怎样将金陵城变成一座孤城?

 金色年华554 2018-05-13

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第61篇。


974年九月,赵匡胤对南唐的进攻开始。

战略部署是:

北面长江沿线:曹彬率荆湖水军自荆南顺流而下,直取池州以东长江南岸各要点;潘美部则集结于和州,准备从采石矶渡江,两军会合,进围金陵。

东面:赵匡胤联络吴越王钱俶配合宋军。赵匡胤一即位,就封了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钱俶也一直臣服于宋。所以,赵匡胤直接命其率吴越军5万从东面攻取常州,另派丁德裕监军。

西面:另有西路军向沿途进击,牵制江西的唐军。

宋史笔谈61:赵匡胤取南唐,宋军怎样将金陵城变成一座孤城?

曹翰为先锋,于九月十八日奔赴江陵。

面授机宜

十月初十,曹彬等人辞行。

大军南下前,要面授机宜,并吸取以往战役的经验教训,理顺将领关系。

一方面赵匡胤交代他们要把握节奏。

他说,这次基本算是南方的最后一场大战了,此战结果已无悬念,所以不要着急!李煜能自动归顺最好;不归顺,咱们就慢慢打,反正普天之下都是我们的了,千万不要劫掠自己的百姓,这样做既不能威慑敌人,又有损威名。

另一方面,这将帅关系要明确好。

曹彬虽是武将,但好比文臣,主要是以仁厚出名,由他统帅,可以把握节奏、遵守纪律。但是他并没有大兵团独立作战经验。而潘美骁勇善战,是独立灭了南汉的功臣。

宋史笔谈61:赵匡胤取南唐,宋军怎样将金陵城变成一座孤城?

赵匡胤赐给曹彬一把尚方宝剑,说,副将以下,谁不听指挥,你直接斩了,不用请示。

皇帝如此信任,潘美等人无不听命。

史上第一座跨江大桥

曹彬率军沿江而下,沿途留下部分军力围攻长江要塞。大部人马很快攻下当涂,便屯兵采石渡口,准备架浮桥渡江。

南唐这边根本不相信他们能直接渡过长江。

张洎说,我阅遍群书,都没有见过能在长江架桥的!

李煜听后也直摇头,心想,赵匡胤真糊涂,长江实乃天险,怎么能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架桥呢?

赵匡胤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因为樊若水秘密献计成功,赵匡胤已经任命他权知池州,成为家乡的父母官。他制造的浮桥,在石碑口实验成功,于十一月沿江而下,移到采石矶,尺寸所差无几。

这就是历史上长江的第一座跨江大桥,虽然是移动的、简易的,但足够奏效。

宋军人马如履平地,渡过长江,并击败南唐大军。

围攻金陵

975年正月,宋军开始进攻金陵。

此时,南唐陈兵十万,前依秦淮河,背靠金陵城。

潘美率部来到秦淮河,而渡河舟楫还没有准备好。

潘美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他豪气干云地说,我提兵数万,征战南北,战必胜、攻必取,屈屈一条小河难道就怕了?

宋史笔谈61:赵匡胤取南唐,宋军怎样将金陵城变成一座孤城?

随后,他直接率部驱马渡河,攻其不备,大败南唐。

另一路则由李汉琼率领,他这边大船倒是具备了,只是对面敌军虎视眈眈。李汉琼采用的办法是古往今来最容易想到的必备良计——火攻。

他在大船内装上草木芦苇之类的,然后放火。接下来,就坐等风吹船动,死伤无数。

宋史笔谈61:赵匡胤取南唐,宋军怎样将金陵城变成一座孤城?

大军渡江后,就在金陵城郊三面扎营,形成了对金陵的包围态势,并在这里守株待兔。

南唐派兵来夺浮梁,大败;南唐援兵来犯,再败。

宋军主力连战皆捷,东面、西面也不含糊。

西路军王明先后在鄂州(今湖北武汉)、江州(今江西九江)等地连败南唐军;东面吴越军也攻克常州、江阴。

宋史笔谈61:赵匡胤取南唐,宋军怎样将金陵城变成一座孤城?

外围敌对势力陆续被荡平,而京西转运使李符再不断从荆湖调运粮草赶赴金陵城下。这一切,摆明了要将金陵围成一座孤城。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后续连载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