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刷爆朋友圈,但打从心底说,你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

 昵称30265258 2018-05-13



所以有网友抨击说:别装了,这不过是一种廉价的内心展示,与感恩没有丝毫关系。


其实这些年来,除了消费主义下的节日效应,更多的时候我们把母亲节这样的日子过成了一场“秀”。


打从心底说,你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


/ 你多久和父母通电话? /


我有一个朋友,一个性格特别独立的女孩,爱玩、爱闹却不爱给家里打电话,几乎都是家里主动打过来。


有时候因为在看一个好看的视频,她妈电话进来了也不接。


我问:你怎么不接?


她说:反正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无非就是弟弟在学校又闯祸了,问我有没有男朋友,反正就是唠叨一些闲事,要不就是说老家公务员又涨工资了,我工作又苦工资也不高,让我辞职回老家考公务员呗,等晚点我给她回一个。


她强调说:“不是我讨厌和父母通电话,可是真的特没意思”。


传说中的“与父母通话三套车”


网易曾经做过问卷调查《这一年,你给父母打了多少电话?》,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网友会保持固定的时间与父母通话,但是普遍觉得和父母聊天通话内容总是千篇一律的“累不累”、“忙不忙”,这让与父母聊天成了一种负担。


与此同时,腾讯发布的《年度亲情朋友圈》显示,54%的年轻人会选择在朋友圈屏蔽父母。



我表妹屏蔽父母的理由,我觉得还蛮具有代表性的。


表妹高中的时候,还没有开始用微信,那时候流行写日记,有一天她妈发现了日记本,便打开看了。


看见女儿日记里对自己的吐槽(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表妹妈妈特别不高兴,而妈妈私自看日记的行为,让表妹也特别生气,母女两人冷战了好几天。最终在爸爸的劝说下,表妹打电话给妈妈道歉。


表妹形容,自己当时一边拿着话筒说话,一边踢身边的垃圾桶发泄,'真是气得要命。这样的妈还能不屏蔽?'



/ 大部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其实很残酷! /


豆瓣曾经有一个离经叛道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成立于2008年。



这个小组一度很火爆,留言几万条,后来从2017年6月底进入“雪藏”状态,也就是说,虽然它还存在,但是你在任何渠道都搜索不到它了。


在这个小组里,成员们各自分享自己的遭遇,许多人都曾表达过“看到别人父母,才知道原来我妈妈很过分”这样的意思:


@珊珊嫣红:从小被很严格要求。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记得有次约好了回去,结果因事耽搁了,于是打电话问我妈能不能不回去?我妈骂我不得好死。当时我很崩溃,现在很好,可我觉得她不爱我,我永远只是她炫耀的工具,如果我不愿意按照她的意思做,等待我的或是歇斯底里的叫骂,或是自怜自愿的讽刺……


@winetsui:我妈常对我说的是快点去死。我小时候居然还有做过最心酸的统计,就是唯独我拿了省级一等奖的那个上午,我妈没有挑剔过我……但是也就一个上午,中午就失效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现妈妈也很不容易,虽然关系和解了,但是她留在我心里的伤痕还在,以至于现在女儿一时让我生气的时候,我脑海会浮现出很多骂人的话,我瞬间明白,那都是我妈小时候骂我的词。


@报平安专用:我妈是一个情绪不稳的人,上一秒可能在心平气的跟人聊天,下一秒耳光就过来了。通过告状的方式让我失去一个又一个朋友,她晚回家一会或出差的时候简直就是我的天堂。后来有一天,她问我什么时候打过我了,我真的一脸懵逼,难道以前那些都是鬼干的吗?


@Mr.Lynn:我妈生气起来各种难听的话都骂,关键是她知道你全部的软肋,骂的都是你最在乎的方面。比如有次因为睡懒觉没洗衣服,然后我妈就开启了战斗模式:“你这个畜生”;“养了你有什么用还不如养条狗”;“你这么懒以后嫁人了一定会被老公揍”……一度我以为我干了什么杀人放火的事儿,可是我只是晚洗了几个小时衣服啊...


很多网友都提到一个细节,说长大后跟父母再聊起小时候他们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绝大多数父母不承认,说根本就没有过,没有说过那些话,没有做过那些事。


直到孩子很认真的说出具体发生在某一天、整个事情是怎么样发生,父母发现躲不掉的时候,就开始搬出不孝的旗子:


那么多年你怎么还记得!

你怎么不记着我们一点好?没良心!

养了二十年养出了仇人,白眼狼!

是啊,我们错了,是要我们跪下来给你道歉么?

......



中国式父母的特点,就是把自己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觉得小孩子不懂事,没有心,所以伤害起来毫不手软。而小孩子被打记得就是矫情,记得就是白眼狼记仇,白养了...


可是,打上“以爱之名”就可以抹去伤害了么?


我承认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难道完全正确?因为爱,所以父母们任何错误的行为都是对的?都是应该被认可的?孩子长大了,那些或多或少留在心里的阴影就会被抹去?


不,并不会。父母与子女之间,是最亲近也最复杂的关系。


芬兰公益广告短片《孤儿院》,让人们思考:假设孩子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他们会如何选择?




天下父母,都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成长环境。


在爱与控制的张力之间,如何把握好恰当的界限?子女有子女的功课,父母,自然也有父母的功课。


/ “不说一句的爱”/

/“令人窒息的爱” /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这样写道: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王朔回忆说,有一次和母亲争吵,他问母亲:“你对我好过吗?我最需要人对我好的时候你在哪儿?”


母亲冷静地说:“你在幼儿园。”


王朔很悲愤,说:“父母跟老师一样,那要父母干什么?”


中国人多半吝于谈爱,即使内心深爱,但却耻于宣之于口,传统的中国父母多半冷漠或矜持,不善于对孩子表达爱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发布过一份亲情沟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从小到大,51.69%的中国家长和孩子互动,集中在 督促学习和监督作业 上;而孩子真正想父母提供 “受委屈或挫折时给我支持” 和 “拿不定主意时帮我分析”,分别高达是46.55%和40.98%。


一段良好关系,更需要的是情感支持。


人非草木,孩子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向他们倾诉最近的烦心事,恋情上的进展,生活中的琐碎。即便这些话可与伴侣、闺蜜诉说,不过至亲的地位依旧是难以取替的。



而另一种极端的中国式父母,问题却可能是溺爱,父母满溢的爱令人窒息


电影《少女哪咤》,描述了一个“希望自己是个孤儿,无父无母,谁的情也不欠”的少女形象。



少女王晓冰有个单身母亲,很爱很爱她,甚至把王晓冰当做她生活的唯一目标:洗澡给她搓背,冬天怕她冷,睡觉的时候把她的脚捂在胸口……永远在窥视她,想知道她在想什么。


王晓冰后来上了卫校,母亲为了给她找工作,花了上万块钱,但王晓冰没有选择母亲铺好的路,母亲气得把她软禁起来,叫了三个舅舅来一起批斗她。母亲不明白的是,女儿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自己,如此无情,像一个仇人。


王晓冰与母亲彻底决裂,做出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举动——她拿起一把刀在身上用力划,她说要像哪吒一样剔骨还母,彻彻底底自己把自己生育一回。




故事的尾声,王晓冰的好友李小路回乡时偶遇晓冰妈,被叫到王家做客。晓冰妈展示她给女儿备下的嫁妆:


“你看看,这个红颜色,现在找不到这么正的红了,这是给她结婚用的被罩……我连小孩一岁到三岁的衣裳、兜肚、棉袄还有鞋都做好了,男孩一份,女孩一份,只要她生孩子,什么都是现成的,什么都不用操心。”


不寒而栗。



在东方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很难做到很好的沟通。一谈到亲情,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没法理智对待,双方都有顾忌,都觉得需要为彼此考虑,双方都是真心,但结果却是两颗真心永远走不到一起。


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


我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朋友,父母和孩子应该在一种互相学习,互相爱,互相尊重的环境下长大,父母该有父母的权威,孩子该有孩子的自由。


今天是母亲节,希望全天下的母亲,都不仅仅是在节日得到一声问候或者一份礼物;也愿全天下的小孩,都可以被全世界温柔相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