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单字中,竖画(主要是较长的竖画)是决定一个字重心是否端正的关键。竖画的方向主要有垂直、左斜、右斜三种。以居中长竖为例,如“千”和“年”两字,这两字的长竖都是居中垂直,因此字的重心得以保持稳定。如果长竖向左或向右稍有倾斜,整个字就将重心不稳,失去平衡。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帝”字。它的长竖微微向左倾斜,使整个字发生欹侧。但是由于字的上部向右上倾斜,而且横钩向右伸展,使欹侧感不至过于夸张。 但是,一个字中经常会同时出现多条竖画,这时就涉及到一些竖画搭配的基本方法。上一期对横画的分析中,已经介绍了起笔方式、行笔提按方式、轻重关系、直曲关系、方向关系等几个要素,这些同样适用于对竖画的分析,这里就不再展开。本期主要从竖画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入手,分析竖画搭配的一般方法。为了便于论述,这里所说的“竖画”包含了竖钩等纵向笔画。 一、重点练习 (一)竖画的横向排列 1.两竖并列 种情况下,一般左竖稍短,右竖较长。在《九成宫》中,左右两竖一般都是垂直平行的,如“非”。或者,左竖微微向左侧倾斜,呈内收的态势;右竖形态要么垂直(如“甘”)要么内收(如“四”)。极个别情况,如“陈”字,左竖近乎垂直,右侧竖画向左倾斜。 2.三竖并列 一般中竖垂直,左右两侧的竖画大致呈对称关系,或向内收,或向外拓。一般来说,内收较为明显,外拓程度很小。 3.多竖并列 一般情况下,四竖垂直(如“此”);或者左右两侧竖画对称内收,中间两竖或平行或内收(如“西”和“典”,针对这种带框的形态,以后会有专门介绍)。 特殊情况,如“无”字。由于在字中,四条竖画较为短小,对整字重心影响不大。为了使字形富有动态,前三竖皆向左倾斜,最右侧的竖画垂直。 (二)竖画的纵向排列 1.两竖纵向排列 除了上下两竖同时垂直(如“常”)外,一般上竖稍向右倾斜,下竖垂直(如“南”、“舜”),个别情况下下竖向左倾斜(如“载”)。 2.三竖纵向排列 上竖中正垂直或略向右倾斜,下部两竖大致呈对称姿态向外扩展。 3.多竖纵向排列 根据竖画的长短和位置,以及是否对称或平行,综合运用横向排列、纵向排列的一般方法进行分析。 二、拓展练习 通过分析归纳可以发现,在《九成宫》中,居中竖画基本较长,而且是垂直的。而左右侧的竖画要么垂直,要么通过左、右倾斜的摆动,互相配合才能使字的重心稳定。同时,倾斜的竖画,内收时倾斜幅度较大,向外扩展时倾斜度极小。此外,个别情况下,为了增加字形的欹侧感,一些较长的竖画仍然可以写得略具倾斜度。 本篇介绍的只是竖画搭配的一些基本方法,由于篇幅限制,无法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在临习实践中,按照这个思路,对相关的字形进行分析,以期积少成多,运用自如。 |
|
来自: 公司总裁 > 《字帖/碑帖/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