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草书从线条来看是学过黄庭坚,苏轼评山谷的线条有如死蛇挂树,也就是说的线条死板没有变化。到底什么是变化,我们为什么一拿起笔来就把临帖到技巧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呢?就是国内著名的书法大家对线条的掌握也这么简单吗?草书线的变化无非是粗细和正侧锋的书写。 我们看看言的线条,他不是完整的弧线,而是弧线中加了动作;使之弯弯曲曲,这是改变书写方向的运动,没有提按的笔法和中锋侧锋的转化。我们讲笔笔变化;首先是起笔的方向变化,行笔一条线粗细的变;草书主要是转笔,要有弧线,弧线不是首尾一样粗啊! 看看我写的图示:我们一般创作一张作品一般是结字以紧为主,如果开始就都散了,作品则无神,也就是散则无神。“桃”草书也讲究布白,也是留白大小匀称,言的留白是故意的吗?再看看笔画的连带,很多字连带太乱,为啥?不知提笔。 下图就是提笔不到位产生缠绕而乱七八糟的。上图和下图左边字的连带是我改正的。 下图也是提笔不及而造成的结果。 下图的空白又是布白不均匀造成的,下面是改造的。 总之言字在留白还不过关,线条更是没有一点变化,更谈不上章法的大布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