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无用”,所以“有用”| 保险在财富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apaol 2018-05-14

很多人说:保险?保险有啥用啊,都是骗人的!


可另一面官方大数据结结实实给了最好的答案:2018年1-3月份,全国保险公司产险业务赔款1255.29亿元,同比增长10.57%;寿险业务赔款1568.36亿元,同比下降14.60%;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383.78亿元,同比增长35.13%;意外险业务赔款60.89亿元,同比增长23.82%。(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


保险到底有用还是没用?准确来讲是一种“无用之用”。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在玩文字游戏,可简单讲,保障在日常中无用的时候更多,可一旦有用,就是雪中送炭,起了大用!


今年是2008年汶川地震第10年,回想那场惊天动地的地震,无不让每个中国人都心有余悸。当年,与受灾最为惨烈的四川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时,全体师生按照以往应急演练的经验,仅用时1分36秒,有序疏散2200余人,创造出学生、教师无一伤亡的奇迹。


据了解,桑枣中学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虽然会预先告知本周有演习,但师生们却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等到真正演习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早已规划好的。每班必须排成单行,在操场上站在自己的固定位置。班级座位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低楼层要快跑,以免堵塞楼道。高楼层要慢跑,以免人流积压。而在平日里,学校建立了防震减灾责任制,各班级班主任坚持每周组织开展讲座和播放地震专题宣传片,向同学们教授防震减灾知识。刚演练时,很多师生认为校方多此一举,耽误正常学习时间,在校领导坚持下也慢慢就习惯了。可也正是这些未雨绸缪的措施,在地震的危机时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5月12日地震当天,全校有2200多名师生正在上课。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所有师生井然有序的按照以往应急疏散要求,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有序地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前后用时仅1分36秒。


桑枣中学在危难中的“力挽狂澜”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强烈的防灾避险与安全教育意识,得益于近几年学校定期组织的模拟地震疏散避险应急演习。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和保险意识是相通的。


有保险意识的人,对“责任、远景、风险、目标”都有非常客观和理性的认识。这样的人生观,是保持一种通达世事、未雨绸缪、从容不迫的心态。所以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防患于未然,也自然有能力在危机中将风险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而对于没有保险意识的人,或只期待享受当下,不管明天;或一旦出了事,也总是希望牵扯到他人的原因,反正全世界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或没有充分的准备,遇到问题惊慌失措。


“亡羊补牢”虽不晚,但人人都明白绝对比不上事前的“未雨绸缪”和“运筹帷幄”。有用?还是无用?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梁文道曾这样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在此补充一条:配置一些看似眼前无用的保险保障,为那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机时刻,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之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