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武将的枪杆为何要用木头做,明知容易折断为何不用铁?

 思明居士 2018-05-14

首先,我想先回答一下为何枪杆不能用铁。

第一个原因,铁制做成枪杆基本上近百斤,太重,除非臂力过人,否则常人很难用太长时间,仗还没打完,你就没力气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古代冶炼技术有限,碳钢比很难把握,所以枪杆的柔韧性非常差,在与敌兵器对抗时,毫无缓冲,使用者极其容易受伤。 没有了缓冲,高速对冲时,如果铁杆没入对方盔甲,极易卡住,所用蛮力拔出,容易引起肌肉脱力,重则引起骨折。 还未伤人,先被自己兵器所伤的几率特别大。

这就是为何不用铁枪杆的原因。

而木杆枪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折断的。

枪杆的制作工艺叫做“积竹木柲”。

这种工艺枪杆可以算的上是复合材料,首先用牛筋木做芯,四周包裹上竹片,然后紧紧的缠上藤条丝线,最后在上面涂上生漆,让各种材料结合在一起,晾晒数日,便是士兵将官们用的枪杆。



这种枪杆对抗时刀砍不断,柔韧性好,且因为重量不大,人可以长时间舞动,是古代现场普遍使用的枪杆。



还有一种高级将领武将世家使用的马槊,一种特殊形状的长柄武器。其枪杆则更加考究。

工艺基本流程是:先以枳木为芯,然后用枳木篾片用鱼胶和桐油粘合一层,涂上生漆,然后在外面裹上葛布,浸没在油中数月,拿出来晾干,再涂上生漆,再裹一层葛布,继续浸泡在油里,再数月,如此反复,一根马槊杆需要三年方可制成。

这种枪杆沉重适中,刚柔并济,刀砍不断,弯曲回弹瞬间复位,属于枪杆中的上上之品。



但这种杆的成本造价太高,不是将门世家子弟是不可能拥有的。

至于评书演义里常见的白蜡杆枪,在现实历史中根本上不了现场,首先它的强度不够,刀砍斧劈极易折断,其次太过柔韧,这种未经过处理的木杆行走江湖还算可以,在战场上就算了吧。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说明楼主对物理学力量的传导性不太理解,不用金属的原因并不是金属会消耗体力,而是在各档和攻击的时候,金属的力量传导性会对受造成极大的震动伤害。这个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拿着一个锤子,🔨的锤柄就是铁管做的,锤了一下午结果手上全是泡,后来我爸就告诉我,那个锤子不是用来锤东西的,锤柄是金属的显然是用来撬东西的,如果不用木质锤柄,锤久了还会伤到骨头,那么话题回来,在战场上,多数都是几十斤的武器,加上惯性,用金属的柄去格挡一样你要承受特别大的震动力,而木质的能有效减震,当然这个是经验回答,应该会有更专业的回答,毕竟我深有体会

谢邀,古代武将的枪杆为何要用木头做,明知容易折断为何不用铁?这个古代军兵用枪吧,一个是快,一个是灵活。如果用铁做枪杆就比较的沉重,使枪时会失去了枪的灵活性,打斗时直来直去,如果能一枪扎死敌人还好,可你扎死一个,还有好多敌人,这样使铁杆枪的人就会被铁杆枪拖累,还没打斗几下,胳膊里没劲了,会非常的危险。

用木杆做枪头就不同了,木杆枪反弹性强,使起来轻便,几乎耗不了多少力气,而且灵活性强,使起来也非常的快捷,大家都知道枪是以“刺”为主,抖动枪头的范围是以敌人身体范围内,幅度也不是很大,根本不存在折断一说,因为木杆的柔韧性非常的强,由于枪刺的速度非常的快,一般断兵器是很难招架的,就比如刀剑,等你砍木杆时,以枪的速度早抽回了,也许砍了个空,万一运气好砍到了,人家枪头早扎进去了,没有扎进去的枪头被刀剑砍到,因木杆有弹性也不会一下就砍断,越是战斗越久砍断的几率越小,因为刀剑刃会变钝。小时候玩过那个用小榆树或小槐树做的白蜡杆木棍,拿斧头挨着根砍一得好一会,如果你拿斧或刀砍中间或靠上的部位,那个小树的反弹会震麻你的手,木杆枪也是同样的道理。

11 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