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如何根治幽门螺杆菌?

 自娱自乐34s9yz 2018-05-14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1983年两位澳大利亚医师发现在胃黏液下,胃黏膜细胞表面寄生着一种带有鞭毛、弯曲状的杆菌,称之为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杆菌在人体内是如何致病的呢?

幽门螺杆菌的自然定植部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的底层。胃腔内酸度很高,在这种高酸环境下,多数细菌均可被杀灭。幽门螺杆菌要达到胃黏膜上皮表面和黏液层这个特殊的生态圈内进行定植,首先要靠幽门螺杆菌本身所具的动力穿过黏液层,其次还要抵抗胃酸和其他不利因素的杀灭作用。

幽门螺杆菌在体内呈螺旋状,这种形状为幽门螺杆菌在黏稠的胃液中运动提供了基础,幽门螺杆菌所具有的鞭毛的摆动则为幽门螺杆菌的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幽门螺杆菌所产生的尿素酶和某些蛋白质对于抵抗胃酸起着重要作用。幽门螺杆菌还会产生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蛋白质,使局部胃酸分泌减少,以利于它的定植。

幽门螺杆菌产生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触酶(过氧化氢),能保护自身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

幽门螺杆菌一旦穿过黏液层,与上皮细胞接触后会使肌动蛋白收缩,形成黏着蒂样改变。幽门螺杆菌黏附于胃上皮表面可避免使其与胃内的食物一道被排空。

幽门螺杆菌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幽门螺杆菌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伤。幽门螺杆菌所含的有毒性作用的酶有:尿素酶、黏液酶、脂多糖、脂酶和磷脂酶A、溶血素及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后会释放反应性氧代谢物和蛋白溶解酶,产生急性炎症反应,同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也被激活,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促进和加重炎症反应;此外还可引起固有层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刺激这两种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能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形成的抗体与人胃窦部抗原有交叉免疫反应。炎症和免疫反应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害,进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形成。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细胞增生和自由基的形成,在细胞增生的过程中DNA的复制可能会发生错误。这样就会产生基因突变;慢性炎症使非胃型上皮生长加速,壁细胞数量减少,胃酸分泌相应减少,使胃内其他共生菌过度繁殖,这些细菌将硝酸盐降解为亚硝酸盐,再形成亚硝胺,发生致癌效应。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关,有人提出假说认为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是: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人体内感染幽门螺杆菌会有什么表现?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如何根治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克星”?

出现幽门螺杆菌首先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都需要根除治疗。伴有消化性溃疡病的病人,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胃炎患者,患有胃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的患者,长期吃消炎镇痛药的患者,如阿司匹林、芬必得等,这些人如果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需要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克星”并不是网上说的卷心菜,大蒜、洋葱、火麻油,蜂蜜等食物,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得靠“药物”。

目前我国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标准治疗方案通常为PPI+两种抗生素+铋剂,两周为一个疗程。具体方案根据抗生素耐药情况,PPI的种类以及铋剂的剂型等有所不同,由专业医生决定。其中PPI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能够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的目的。

想要彻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除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标准的治疗方法,在生活中也要加强注意,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细嚼慢咽,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口腔卫生,修复口腔问题,定期更换牙具、水杯等,经常进行蒸煮消毒,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期间,注意分餐消毒碗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