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昌金:我从钟杰老师身上汲取到的三种成长力量

 昵称49917088 2018-05-15

4月28日,与吴凯老师一起奔赴福州,参加了'钟杰班主任实践智慧四阶课程工作坊'培训活动。两天的培训安排得满满当当,交互式、浸入式的学习直穿脑洞。三场专题讲座,一个晚上的深度座谈……在返程的路上,我的大脑里萦绕着的全是钟杰老师的影子、声音。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热烈而奔放、睿智而幽默、理性而高效、执著而果敢……我试图找出一些具象典型的词汇,来概括她身上的某些特质。罗列了一组,发现不全是,又似乎全是。我努力去思考一个问题:这样一个令学生膜拜的女神;这样一个吸粉无数,令同行羡慕、钦佩的成功女性,她班主任工作实践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哪些?作为草根的我们,究竟能从她身上汲取哪些成长力量?夜色正好,高铁疾驰,而在且行且忆的思索、追问中,渐渐现出一些轮廓来……

一、职业规划决定人生走向

两天的对话,钟杰老师反复强调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问题意识。班主任要学会经常追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想要什么?实际叩问的是人的奋斗目标、职业走向、发展方向。这种叩问直指规划意识与执行能力。叩问是个体生命自觉成长的催化剂。她的观点是:成功的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使之成为最好的自己。老师作为施助者。首先,自身要具备这样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本领。

在四川老家小乡镇工作的时候,她最大的心愿是能评上中高职称(副教授)。她充分地研究了评上这个高级职称的可能性必备条件如市级公开课一等奖;论文发表若干;所带班中考成绩居前……围绕评上高级职称这个目标,她一步一步地去努力、去完成。最终天道酬勤,玉汝于成。

'我的每一步都有规划,每一阶段都有小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达成哪些条件?我会有在笔记本上一一列举出来。我努力去做一个生命在场的清醒者'……

三年成为教学能手;五年成为教学高手;八至十年成为影响一方的名师……新入职的老师,会制订这样的目标吗?身在职场的你我,是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或者说有了规划之后,是否能像钟杰老师这样坚定不移去执行。

我认识农村公立小学的一位女老师,还不到四十岁,已有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她的工作信条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同事怎么做我就跟着怎么做。只要班上不出乱子,家长不找麻烦就行。晋升无望,改行也不现实,我可不愿再折腾……

没有规划的人生譬如盲人摸象,又如苍蝇乱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当然,或许还包括我自己),来去匆匆,忙忙碌碌,裹夹在生活的洪流之中,疲于应付。主体意识淡薄,生命质量低下。忙碌、盲目、茫然,职业倦怠明显……其实,在埋头走路的同时,我们不妨抬头看一看上方浩瀚的星空,不妨像钟老师这样叩问一下自己我想要什么?我要到哪里去?现阶段,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二、时间管理决定工作效益

时间都去哪儿了?春晚中流行的这首歌是对时光流逝的叹惋,更唱出了现代人对时间不够用的集体焦虑。

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主持省、市两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读书、撰稿、课题主持、几本书出版的约稿……可她还能戴着耳机在操场上闲庭信步,边听众筹来的闲课面对海量工作,她安排妥帖、应付自如。更夸张的是,平均每周还能刷两三部电影。这样的女性,不是'超女'是什么?

'年幼时任何做法,都会为未来的人生打下伏笔。'

钟杰老师对时间的严格把控,得益于儿时严格的自我修炼。上下学的时候背英语单词;做家务、做农活的间隙也能刷数学题;节假日别人家的孩子在玩,她却在读书……时间管控科学、合理,工作才能高效!以至于现在她还保持着这种珍惜时间的强烈意识与习惯: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日常中时间上的'边角余料'。如上班路上,听听吴伯凡、万维纲、熊太行等人的网课;中午午休前浏览娱乐八卦、搞笑段子;晚睡前读三四篇与工作、生活有关的文章……

'我哪有什么洪荒之力,只不过是咬牙坚持罢了。'

她极为注意开发时间资源。比如课间或监考间隙,她在胡乱涂画实际是在罗列写作提纲。外出讲课,或飞机或高铁上刷两部新推出的时尚电影。

看来,时间的管理,既要统筹规划,还要开发利用。

'专注度很重要!'

'花少量的时间,读更多的书'——这是她的行动纲领。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娱乐性阅读。她分得很清。

以人为镜,比照钟杰老师的工作状态、学习状态,反诸自身,映射出的是工作效益不高,专业成长缓慢。其实,这是与专注度不高,与时间管理不严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知识变现提升专业成长

'知识的价值在于变现。'这是钟老师一直在强调的核心理念。诚如斯言,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就不能转化成素养,素养就不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内存知识必须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引发化学反应,才有可能撬动专业成长,促进职业发展。

蚕吃了那么多的桑叶,最终是为了内化、提质,抽茁成丝。否则,一个人读了那么多的书,吸纳了那么多的资讯,如果不能应用于生活,于人于已,又有什么好处?我最佩服钟杰老师超常的知识变现能力。即一切知识学以致用,为我所用,活学活用的能力。大脑主机将一切知识转化,创造性地开发成为个性鲜明的教育课程的能力。

读了《非暴力沟通》,马上付诸实践,导入新的对话模式,改变与老公的沟通方式,更一步和谐、融洽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读过《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针对少男少女们认知有限,价值观走偏的班级实际,她与学生一起分析民国明星阮玲玉与胡蝶不同的命运轨迹,引领着学生专题讨论人生价值观(恋爱观、择偶观)问题。

看过《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她帮学生分析剧中女主角'善妒、好胜、狠辣'的性格缺陷,以及从不反求自身的错误归因。'你离男神有多远?''赵丽颖靠什么逆袭人生'。'人生处处有风景,拐角处就有男生。'她的青春期教育课程紧贴地气,活泼生动,以耳目一新的方式,轻轻拨动那些少男少女们的心弦。

……

她把网络热词玩得那么溜、玩得那么潮、那么炫!起初我还有些不解:一个对时间管控严格的人,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中心的中学教师、知名班主任,哪有闲暇浏览娱乐八卦,追那些动輒数十集的潮剧。而从她开发的个性化课程中,我又有些释然了:她并不是为追剧而追剧,为娱乐而娱乐。她是要紧紧扣住这个娱乐化时代的心跳脉搏,借此洞察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活在当下,活在当代孩子的语境之中。只有活在当下,研究学生,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班主任才有可能实现与学生的优质沟通及交往,她这个'百变教师',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认同、信服!

联系到个人,以及像我一样的许多人,虽然也读过一些经典之作,并被书籍中的某些观点所打动,但影响毕竟有限。那些好的教育思想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久之后,又如来时一样碎屑化地散去。扪心而问,我是极少将认知性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勿庸教育课程的开发了。

本次学习活动由橘林教育研究院组织。交互式、浸入式的交谈、研讨时时将大家带入'自由王国'。教育学者、诗人张文质老师也忍不住参与我们的讨论,并总结出钟杰老师身上的三种智慧:

第一,她有一种地方性智慧(可以汲取每个地方智慧的正智慧),钟杰是一个可以不断从自己的生命中汲取力量的人。第二,她有非常强的专业智慧、专业意识。第三,她有一种开阔的价值背景。基于人性,人道,人本主义的立场。

高人点化,醍醐灌顶!在苍茫的夜色中,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以及向着那远方前行的方向……

(草于2018年4月30日)


(左一为本文作者丁昌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