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

 秦皮 2020-03-02

《素问·至真要大论》

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阴阳之三,就是我们说的三阴——厥阴、少阴、太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

岐伯曰 ∶气有多少异用也。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之气各有盛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所以才有了三阴三阳的称谓。之所有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一阳、二阳、三阳所具有的数不同,数的变化实际上是由时间决定的。

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两阳合明则阳盛。阳之盛也。在《黄帝内经·阴阳系日月篇》提到∶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曰阳明。

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两阴交尽,此为阴之极也。同样也是在《阴阳系日月篇》提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通过文意,可以指导,幽位阴极之象;明为阳极之象也。

我们可以看一张图:五运经天图

图中辰巳位于东南方向,戌亥位于西北方向。东南炎热为春夏之际,西北寒凉为秋冬之时。一寒一暑,与幽明相配。所以《阴阳系日月篇》以辰巳为阳明,戌亥为厥阴。

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这里提到了四个节气,分别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什么是至,就是到达了极点。热极则凉生,寒极则温生,所以我们经常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所言的二分二至日,实际上是对五运六气之中的六气进行划分: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之气(主气),主春分前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也就是在春分之前。二之气则居春分之后。所以这里春分秋分,实际上是对一二之气和四五之气的一个划分。春分前昼短夜长,秋分后昼短夜长。

就是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中国古人确立了二分而至日,并以此分辨阴阳变化属性,得出了三阴三阳之数。

中国古人的智慧源于自然,与天地相合,故能成大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