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 | 抗利尿激素的应用

 昵称41082923 2018-05-15

导语


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可替代儿茶酚胺类血管加压素的药物

作者:沿若

来源:医学论坛网心血管


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可替代儿茶酚胺类血管加压素的药物,用于治疗具有分布性休克的患者,---由于血管扩张过度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重度感染。非儿茶酚胺类血管加压素通过对减少肾上腺素受体的刺激和降低心肌耗氧量以支持血压。心房颤动是儿茶酚胺类药物很常见不良反应,还有其他不良事件,包括增加远期死亡率和延长住院时间(LOS)。

 

本次研究为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收集截止2018年2月MEDLINE, EMBASE以及 CENTRAL等数据库相关资料。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房颤发病率,次要终点包括死亡率、肾脏替代治疗、心肌损伤,室性心律失常,卒中、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

 

23个临床试验,总计3088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年龄61.1岁,女性占45.3%。高质量证据表明抗利尿激素治疗可降低房颤风险(RR=0.77,风险差异为-0.06)。总体而言,抗利尿激素治疗可减少患者死亡风险(RR=0.89,调整偏倚后为0.96);降低肾脏替代治疗风险(RR=0.74,调整偏倚后为0.70),但组间其他次要终点差异不显著。

 

研究认为,抗利尿激素联合儿茶酚胺可降低分布性休克患者导致的房颤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