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界的“网红”陶鹰鼎禁止出境,曾被当作鸡食盆

 风舞猿 2018-05-15
本周《文物悄悄话》回归啦!大家有没有很期待呢?今天要介绍的禁止出境文物NO.2是网红“胖胖腿”——陶鹰鼎哦!一起来认识它吧~
文物档案:鹰形陶鼎
图片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眼圆睁,鹰嘴锋利有力,鹰体饱满健硕,双腿粗壮,两翼收拢于身体两侧,尾羽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鼎口位于鹰的背部和两翼之间,作圆口状,将鹰前胸作为鼎腹,饱满壮硕,浑然一体。
陶鹰鼎可谓是文物中的“网红”了,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它,因为它就出现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集,《陶醉了六千年》当中。
国宝界的“网红”!这只“萌萌哒”有着胖胖腿的鹰火了
刚一出场,它就以其可爱的外形,呆萌的气质,俘获了广大网友的心。大家纷纷高呼:好萌!
图片
的确,这只鹰的“萌点”非常突出。尽管古人赋予了它看上去极富杀伤力的尖喙,但它滴溜溜的大眼,圆滚滚的身躯,两条胖胖的小短腿儿,让它看上去更像个萌宠,而不是凶悍的老鹰。
陶鹰鼎收拢两翼的姿势,从正面看也非常有趣,活像个背着手在公园遛弯儿的驼背老大爷。
图片
网友甚至找到了老鹰相似姿势的照片,是陶鹰鼎成精无误了!
图片
陶鹰鼎,是你吗?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MissMiss怡)
老鹰其实是一种猛禽,在艺术作品中也往往被刻画成凶恶或强健有力的形象。
图片
《愤怒的小鸟》中的无敌神鹰
图片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象征美国的鹰酱
然而在几千年前的仰韶先民手中,凶猛的老鹰却被塑造成了如此呆萌的形象,是古人有意为之,还是现代审美观的牵强附会呢?
通过上文和老鹰照片的比对,我们能看出来,真实老鹰的胸腹没有那么饱满,腿没有那么粗壮,眼神更没有那么无辜。古人将其“可爱化”的处理,是出于实用目的,还是某种思想观念的体现呢?
我们现在无法确定,仰韶先民是否已经有了喜欢“可爱”的审美倾向,也无从得知,他们为何要把鹰鼎塑造成这个样子。但我们不妨把这看做是古典与现代的一次相遇,想想看,跨越千年的漫长时光,古人的创造却正好与当下的审美一拍即合,这不正是今人与古人穿越时空的神交吗?
这座陶鹰鼎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也是学者们仍在探讨的问题。鹰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之中,墓中同时还发现了十多件骨匕、数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
鹰鼎在功能上相当于陶鼎,但形制十分特殊,不是常见的器物造型,其实是一件制作非常精致的鹰形雕塑艺术品。与其共出的石圭、成批量的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鹰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本身形式又如此与众不同,因此,它的作用显然不属于普通陶器,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文物价值:雕塑艺术与实用功能结合
陶鹰鼎的独特价值除了萌系审美,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将雕塑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型例子,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陶鹰鼎是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时期文物。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而著称,我们过去可能只对其绘画艺术较为熟悉。
图片
仰韶文化彩陶
鹰鼎的问世表明,这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而且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它不仅生动地塑造了鹰的形象,更将其与鼎的形制进行了巧妙融合。鹰的胸腹作为鼎的腹部,尾巴和两条腿呈鼎足之势,成就了造型艺术和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
望着这件兼具实用性与美感的艺术精品,我们只能赞叹古人的智慧、巧手和出色的艺术创造力。
文物故事:曾被当作鸡食盆
1957年的一天,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犁地,猛然一震,犁铧碰上硬物,他以为是地里的石头,谁知挖开犁松的虚土,却是一件鸟一样形状的陶器,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陶鹰鼎。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挖到一件国宝,随手带回家,做了鸡食盆。
1958年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在华县发现了著名的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考古队在泉护村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还在附近做调查工作。
太平庄是泉护村的邻村,殷思义见到考古队热火朝天的工作,就主动向来村里调查宣传的考古队员讲了自己曾挖出一件陶器,并将陶鹰鼎送交给考古队,这才使这件珍贵文物见于世人,最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从鸡食盆到著名的国宝,这个飞越的过程,依靠的是殷思义先生无私的精神。如果他没有主动将陶鹰鼎上交,而是据为己有,那么如今我们就欣赏不到这只可爱的“肌肉萌”鹰了。守护国宝,需要文物保护意识和知识,也需要大公无私的分享精神,让文物的文化内涵,滋养更多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编辑:王雨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