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划上市的铁塔:融资在即,挑战依旧

 hnxiaoh 2018-05-16


距离2014年铁塔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已经过去4个年头,三步走的第三步眼看就要迈出,中国铁塔昨晚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谋划上市。

回望过去,中国铁塔做出了哪些贡献?展望未来,上市之后能否改变现状,还需要面临哪些挑战?

助力三大运营商 节约电信行业资源

中国铁塔最初由三家电信企业来出资组建,整个公司的运行为三大运营商建设、维护、运营来提供支撑服务。为了实现行业共建共享,节约电信行业资源,铁塔公司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

中国铁塔逐步探索形成了“共享竞合”的铁塔模式。数据显示,三年多来新建铁塔共享率从14.3%迅速提升至70.4%,累计相当于少建铁塔60.3万个,相当于节省行业投资1073亿元,减少土地占用2.77万亩。对于社会资源的节约,提高运营商效益作用明显。

中国铁塔累计建设交付站址规模达到167.9万;承建室分项目3.5万,总覆盖面积超9亿平米;覆盖高铁66条,总里程12400公里;覆盖地铁85条,总里程1660公里。

谋求上市 迎接5G热潮

曾任中国铁塔董事长的刘爱力此前提出过,如果铁塔公司无法尽快上市,就不能及时解决债务、财务成本过高问题,会影响降低三家电信企业运营成本的力度,直接损害三家电信企业利益,这就违背了改革初衷,失掉了改革的意义。

业界知名人士项立刚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铁塔公司上市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受限于资金量,融资对于铁塔公司很重要,面对大规模铁塔建设,融资是唯一出路。另一方面,上市对于铁塔企业管理规范化很有帮助,让铁塔公司发展的更好。”

显然,铁塔上市之后,建设规模和速度会大幅增加,对未来5G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上市之后 挑战依旧

通过上市得到融资,虽然解决了铁塔公司一部分问题,但还有一部分现实课题需要面对。

招股书显示,中国铁塔的主营业务为塔类业务、室分业务、跨行业站址应用与信息业务。其中,塔类业务中的宏站业务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2017年该项业务占总营收97.3%,而在2016年,这一占比超过99%。

项立刚告诉记者,铁塔业务单一是其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如何让业务丰富化,是铁塔上市之后要渡过的难关。

招股书显示,中国移动持有中国铁塔38%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中国联通以28.1%的持股比例紧随其后。中国电信则以27.9%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三大股东。中国国新仅持有6%的中国铁塔股份。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为铁塔的主要股东。

业界评论员付亮坦言,受限于股东因素,铁塔公司收入来源单一,上市之后,如何让现有资源发挥优势作用,如何商业化运营,是铁塔公司要思考的。

面对业务单一,盈利模式简单的质疑,铁塔公司在近几年也在积极的探索解决方案。

中国铁塔正深入推进“一体两翼”转型发展的业务布局,“一体”指以“行业内塔类业务建设运营”为主体;“两翼”指以“行业内非塔类共享业务”和“行业外社会共享类业务”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

中国铁塔继续高擎深化共享大旗,着力深化行业共享,拓展社会共享,推动“通信塔”与“社会塔”相互转换,促进共享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和绿色发展。

一方面,与电力、市政、公安、交通等社会各方广泛合作,拓宽站址来源,让“社会塔”成为“通信塔”。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快速满足行业需求,有效节约投资成本,以社会共享促进行业共享,实现与行业协同发展,全力支撑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快、好、省地实现4G网络深度覆盖和5G网络快速部署。

另一方面,立足行业共享,扩大社会共享,让“通信塔”成为“社会塔”。充分发挥站址及配套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一塔(杆)多用,让铁塔及配套设施资源惠及社会各行业发展,助力各行业客户的业务部署更快捷、更经济。目前,已在环保、气象、地震、公安、海事、北斗等10余个行业开展监控、监测等新型业务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