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你的孩子很乖巧?可在这个情况下TA也会充满攻击性!

 长沙7喜 2018-05-16


后台回复 #教养方式#查看相关文章

 

我们都知道儿童存在模仿行为

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今天的实验或许

会给你一个吃惊的答案




视频中的实验原型,来自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用以观察孩子的攻击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实验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实验结果证实——


观察暴力行为一组的孩子们倾向是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攻击行为。👇



观察非暴力行为一组的孩子们,则是模仿他们看到的非攻击行为。👇



因此得出「社会学习理论」的探讨:学习,是在观察和与他人交往之中形成的。


而在有机体行为强化中,这种方式叫做「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某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简而言之,当孩子发现大人做了一件事后得到了A结果,那么他为了得到A结果,也会去做这件事。


所以,「正强化」就成为了一个可以让孩子自发修正其行为的教育方式: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忽视孩子的错误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演示过一件正强化的经典案例——


他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某天看到一个男生用一块砖头砸同学,便立即上前制止,并让这位男生一会儿去他的办公室。等陶行知到办公室后,男生已经在桌前等候了。

 

此时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早到。


还没等那男生从惊异中反应过来,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老师,尊重我。」男生接过糖果,眼神中充满了狐疑。

 

接着,陶行知又说:「我去了解了,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才打抱不平。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说着,掏出第三块糖递给了男生。这时,男生又感动又惭愧,他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他,不能用这种方式制止他。」


陶行知露出了笑容,拿出第四块糖,欣赏地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你能自己认识到错误。


这四块糖果的力量,就是正强化的力量。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更是他们未来方向的指南针。


「言传身教」是完善的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方式,孩子们的良好品行便是在这般熏陶感染中潜移默化而成。

△长按保存可转发至朋友圈


本期导演/野    僧

后期包装/周    伟

本期编辑/山鬼谣


-End-


👇

法国卢浮宫馆长曾说过

博物馆是公民责任的工具

是批判精神的孵化器

是品味的创造地

它保存着理解世界的钥匙

 

本周微课我们邀请到

「趣博物馆」创始人黄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