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岁多黏人算正常,三岁多还在黏人就是不良行为,时时刻刻要关注的孩子怎么破?

 zhsht16 2018-05-16


之后收到了一些留言,说我家娃都三岁了,还是黏得要命,难道让他一直这样黏下去嘛?


呃,如果黏人的问题到了三岁依然没有太大改善的话,那就是属于一种不良行为了。


之前的文章说过,一岁的小朋友黏人,主要是因为玩耍能力和专注力都不够,总是需要大人来帮助他,引导他。


但是长到三岁的小朋友,无论是玩耍能力还是专注力都大大的提高,能力上完全可以做到自己找乐子玩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如果这么大依然时时刻刻的黏着妈妈,只要妈妈做别的事情就不高兴甚至哭闹,和一岁多的时候没啥区别,那就不是他的能力问题,而是意愿问题了。


这种过度需求关注的孩子会让人非常烦躁:得不到关注就不停的捣乱,吵闹,甚至故意犯错引起关注——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大人的关注,如果大人不关注我,我就会感觉空虚寂寞冷,被整个宇宙抛弃……


当妈妈这个时候总是很纠结,不关注吧,好像让娃受到心灵伤害了一样,关注吧,真是赔不起那个精力,无底洞一样的需求,多少母爱也扛不住这么造害啊!


这种没人关注就浑身难受的病其实不光孩子有,有些成人也有,现下对这种人刚好有个精准的定义,那就是“戏精”,可以说很传神了。



问题是,我辛苦养大的娃,怎么就变成小戏精了呢?


其实,无限索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本质上是由于找不到自我的归属感,他强烈的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好像都没有意义,总是被大人敷衍,哄骗,打发,大人们在身边走来走去,却没有人能真正“看到”自己。


正所谓“人群中的孤单最致命”,孩子无法忍受这种忽视感,虽然他还小,也一样是社会动物,也同样非常渴望自己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肯定,认同自己是很好的,是重要的,从而支撑起自己的价值感。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重要性丧失信心,就会错误的把单纯的“关注”当做有价值的证明,于是脑洞出各种戏精行为,不停的要不停的要,要到你想逃。


所以你的任务是——在尽量减少关注的同时,又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


呃……这个是不是有一点点矛盾呢?


一点都不矛盾哈,其实有很多种省时省力,又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的做法。


1,完成任务


给孩子一个设置一个小小的任务让他完成,尽量简单,完成了之后再充分肯定他。


所以我之前有说过,做家务带着孩子做,让孩子帮忙(捣乱),这个过程孩子就基本不会黏人。


除了家务,再举个例子,我还经常和果果玩一个游戏叫做“画画讲故事”:先让她画一个东西,譬如画个房子,她就跑去认真的拿笔捣鼓半天,不管她画得像不像房子,我都从房子开始讲:“从前有个房子,房子有个圆圆的屋顶,和一个方方的窗子(描述她画的东东),房子里住着两个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天,他们决定出去散步——来,宝贝,把男孩和女孩画出来”,然后果果就再去捣鼓半天,画了两个歪歪扭扭的小人出来,然后我继续编:“男孩和女孩出门散步,好开心啊,外面有蓝蓝的天,金黄的太阳,还有漂亮的花花”,好了,现在去画天空,太阳,还有花花,然后男孩和女孩会遇到各种动物,各种天气,看到各种交通工具,反正想到哪儿编到哪儿,编出来个东西,就让她去画。


我甚至可以一边悠闲的看手机一边和她玩这个游戏,果果非但不会觉得被我敷衍,而且会非常开心,乐此不疲,因为她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整个故事都有她的一份功劳啊,真是觉得自己很棒棒。


所以当你不想被娃黏,被娃打扰的时候,不妨给他布置个小任务,譬如你打电话的时候,让孩子帮忙看表计时,你在逛超市的时候,给孩子画个“清单”(画上苹果鸡蛋西红柿什么的),让孩子提醒你要买什么。


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有“打发人”的感觉,而是认认真真的请求孩子“帮忙”,事后要诚心诚意的感谢他,夸奖他做得好


2,多多拥抱


拥抱这件事,一定不要输给孩子,等他开始黏在你身上求关注的时候,你再抱他,那就是“我要来的温柔”,就不值钱了。想想看,你要求老公接你下班,和老公突然在你下班的时候主动出现接你,那个感觉能一样嘛?


所以最好闲来无事就凑上去抱抱亲亲,从头搓到脚,一副很迷恋他的样子,让他有一种“妈妈很粘我”的错觉,甚至让他有点觉得“妈妈总是黏我好烦哦!好想清静一下!”,那你就很成功了。


我经常和毛头果果玩一个“过来让我抱一下”的游戏,我一说“过来让我抱一下”,他们俩就四散奔逃,我就恶狠狠的追上去,抓住一个,对着脸蛋使劲儿亲一口,故意搂很久,久到他们使劲挣扎,然后我再假装不注意让他挣脱,然后再去抓另一个。


反正这么玩几轮之后,他们都全都恨不得远离我的“魔爪”,我就能清静好一会儿了。


3,约定一个“特别时间”


和孩子约定一个专有的时间,这个时间,只属于你们俩,孩子说玩个什么,就专心的陪他玩个什么,没有三个人,最好搞出一种仪式感来,写个牌子:“妈妈和宝宝的专有时间”挂在房门上,可以设计有人闯进来,或者打电话,然后你趁机当着孩子的面大声的宣布,现在是我和宝宝的专门时间,不可以有人打扰。孩子会觉得自己超级受重视。


这样的时间不用多,一周能有一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就足够孩子心满意足了。当然,也可以融入每天的家庭生活。我家每天晚上,我陪哥哥写作业的时间,妹妹是不能打扰的,我陪妹妹念书的时间,哥哥也不可以打扰。他们对此都表示很受用。


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尤其吃这一套,这会让每个孩子都强烈的感知到自己非常特别,非常重要。


4,约定一个“秘密暗号”


这也是一个增加和孩子之间亲近感的一个非常有效率的仪式,我记得很久的一期《爸爸去哪儿》里,夏天小公主就有一个“爱的铃铛”,爸爸和她约好,谁摇铃铛,听到的人就要放下手上的事情,赶紧去亲吻对方。夏天和她的爸爸也是五个家庭中亲子关系最好的一个家庭。


我和毛头有一个暗号,说起来有点奇葩,叫做“bu一下”,就是我把嘴唇紧贴在他脸蛋的肉上,然后用力吹气,让气流从嘴唇旁边挤出来,模仿出一种类似放屁的声音,然后这个“屁”要尽量的响,尽量的“千回百转”,效果很搞笑,每当我这么玩,毛头就超级开心的,也依样的在我脸上放个“屁”,然后我们俩就相对捧腹大笑。说来也蛮神的,自打我每天晚上睡前和他这么玩两遍“放屁”之后,他就再也没要求过我在房间里陪他了。



最后,想要孩子不粘人,还要有一件事情不要做,就是别像个老妈子一样“伺候”孩子:


不要给孩子“特殊关照”,代替孩子做很多本来应该他做的事情,譬如说,已经会吃饭了,就不要再一直喂了(偶尔喂个两三口不打紧),已经会穿衣服了,就不要每次都替他穿了,这种特殊的“照顾”一是会剥夺孩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二是会让孩子把这个当成求关注的武器——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你要替我做。


这就形成一个完美闭环:事情都被父母做了导致孩子觉得自己很废很没价值感,没有价值感导致寻求父母过度关注,而寻求关注需要用“我做不好”作为理由,因为孩子做不好,父母伺候得更加细致,然后孩子越要求越多,恶性循环,永无止境。



其实说到底,过度寻求关注的孩子,其实是爱饥渴的孩子,关注只是他的退而求其次,他真正需要的是被爱的感觉,是被重视,被看见,被肯定!


他要确定,自己在亲人眼中心中是很重要,很特别的存在。如果你只是被动的在应付他的各种要求,而不和他发生心灵的交流,他就感受不到自己“很重要”,就会对关注索需无度。


反之,如果他可以感受到绵密的爱和亲密,他就无所谓多少关注,妈妈心里既然有我,那我就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确认了啊!


所以,被黏人娃拖得筋疲力尽的妈妈,带孩子远远不是伺候吃喝拉撒,要动情,要走心,别把孩子当个不懂事的小动物,你真的要把他当成前世小情人,整天用行动来花式表白,和他共度甜蜜时光……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多么好,多么重要吧!让他知道,你的心里永远有他,一直惦记他,他才不会患得患失,粘着你不放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