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思明居士 2018-05-16

装修(宋称小木作)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前者在室外,如走廊的栏杆、檐下的挂落和对外的门窗等。后者装在室内,如各种隔断、罩、天花、藻井等。虽然小木作不是我们建筑学的重点,但是,从精巧玲珑的小木作中,我们可以走近古人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匠心与审美。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品一品让建筑"锦上添花"小木作。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一、门

1.版门

版门在周代铜器方鬲、汉徐州画像石和北魏宁懋石室中都可见到,唐、宋以后的资料更多。它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庙宇、住宅的大门,一般都是两扇。

(1)棋盘版门先以边梃与上、下抹头组成边框,框内置横福(清叫穿带)若干条,后在框的一面钉板,四面平齐不起线脚,高级的再加门钉和铺首。

(2)镜面版门门扇不用木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横木联系。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2.福扇门(宋称格子门

唐代已有,宋、辽、金均广泛使用,明、清更为普遍。一般作建筑物的外门或内部隔断,每间可用四、六、八扇。槁扇门也由边挺、抹头等构件组成。唐代花心常用直棂或方格,宋代又增加了柳条框、毽纹等,明、清的纹式更多,已不胜枚举。框格间可糊纸或薄纱,或嵌以磨平的贝壳。裙版在唐时为素平,宋、金起多施花丼或人物雕刻,是橘扇的装饰重点所在。边梃和抹头表面可做成各种凸凹线脚,有的在合角处包以铜角叶,兼收加固及装饰效果。

3.罩

大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作用。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二、窗

汉明器中窗格已有多种式样,如直棂、卧棂、斜格、套环等。唐以前仍以直棂窗为多,固定不能开启,因此使窗的功能和造型都受到一定限制。虽然汉陶楼明器中出现过支窗形式,但为数很少。宋起开关窗渐多,改变了上述情况,在类型和外观上都有很多发展。

1.直棂窗

在汉墓(如徐州汉墓、四川内江崖墓等)和陶屋明器中都有,北朝的石建筑和石刻,唐、宋、辽、金的砖、木建筑和壁画亦有大量表现。从明代起,它在重要建筑中已逐渐被槛窗所取代,但在民间建筑中仍有用的。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2.槛窗

宋代槛窗已施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槁扇门)演变来的,所以形式也相仿,但只有格眼(清叫花心)、腰华板(清叫绦环板)而无障水板(清叫裙板)。宋画中的槛窗格眼多用柳条框或方格。

3.支摘窗

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可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支窗最早见于广州出土的汉陶楼明器。宋画《雪霁江行图》在阑檻钩窗外亦用支窗。窗下用有木隔板的露空勾阑,也有摘窗之意。清代北方的支摘窗也用于槛墙上,可分为两部分,上部为支窗,下部为摘窗,二者面积大小相等。南方建筑因夏季需要较多的通风,支窗面积较摘窗大一倍左右,窗格的纹样也很丰富。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4.横披当建筑比较高大时,可在门、窗上另设中槛,榄上再设横披。它既可通风、采光,又避免了因门窗过于高大而开启不便的缺陷。唐及以前还没有见到这种做法。江苏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五代舍利塔石门上方的龟背纹雕刻,可能是彩画的表现,也可能就是横披。元代以后,横披的使用就更见广泛了。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5.漏窗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窗孔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等构成几何图形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汉代陶屋明器已有在围墙上端开狭高小窗一列的例子。金、元砖塔有扁形窗内刻几何纹棂格的。明

嘉靖时,仇英与文征明合作的《西厢记》图,以及崇祯时计成《园冶》中所录的十六种漏窗式样,表明当时在这方面已达到很高水平。清代用铁片铁丝与竹条等,创造出许多复杂而美观的图案,仅苏州一地就有千种以上,常见的有鱼鳞、钱纹、锭胜、波纹等,很多今天还值得借鉴。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三、天花、藻井、卷棚

1.天花

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宋称平棋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实例可见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这种做法,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平闇。另一种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称为平棋,后代沿用较多。一般民居则用竹、高粱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2.藻井

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圆形、斗四和斗八形等。汉墓中已有覆斗、斗四等式样,井内之石上或平素,或刻神灵、植物图形,如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所示。山西大同北魏云岗石窟的藻井中,以莲花及飞天等装饰较多。从天花支条的划分来看,基本仍是平棋式样。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千佛洞则以覆斗形为多,四个斜面多绘佛教故事或莲瓣为主的图案,顶部则做成套方或斗四。宋《营造法式》和辽代建筑遗物中的斗八藻井已很复杂,下面承以斗拱,有的还在藻井周围置"天宫楼阁",为小木雕刻之殿、堂、楼、阁、廊等建筑模型形象,象征仙佛所居者h在砖石建筑中,也常用叠涩和仿木斗拱的手法来建造藻井,不过规模不大。如江苏苏州虎丘的云岩寺塔。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3.卷棚

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间。其结构由质轩梁、轩檩和轩椽组成,由于轩橡可作多种曲线或折线形,因此大大丰富了轩内的空间和艺术效果。轩椽上覆以灰白色的水磨砖。轩梁上常饰以浮刻,并髹以单色(栗壳色为多)油漆,绝少使用彩画。此类天花大约在明代以后被广泛使用,特别是我国南方的江浙一带,官署、祠庙、住宅、园林中比比皆是。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四、其他

金属用于建筑装修也多,特别是铜。由于色泽美观,不易镑蚀,且易于加工,所以自古以来即被大量使用。陕西凤翔秦古都雍城宫殿遗址出土的铜釭,就是套在木构件上的饰物。其他如门窗上的铰页、铺首、门钉等也很多。汉代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在屋上置铜雀为饰的记载。到了明、清二代,个别建筑全部用铜建造,称为金殿。铁件一般只用于建筑构件之内,作为骨架或加固件。前者施于假山、漏窗中,后者如组合梁柱中的箍、鼓卯、钉等。金银等贵重金属用于绘贴彩画,或用于错镶构件。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五、家具、陈设

根据文字记载和画像石等资料,六朝以前人们大多采用"席地而坐"的方式,因此一般家具都较低矮。五代以后"垂足而坐"成为主流,家具尺度相应增高,种类和外型也逐渐定型成熟。家具尺度的变化和当时室内空间的扩大应有着一定的关系。日常使用的家具有床、榻、桌、椅、凳、墩、几、案、柜、架、屏风等。考究的用紫檀、楠木、花梨、胡桃等木材,有的还镶配大理石,或用藤、竹、树根制作,在造型和工艺上都达到很高水平。建筑中的某些构件和构造形式,也被运用到家具中,如门、曲梁、收分柱和各种榫卯。明代家具的水平又有提高,如使用断面为圆或椭圆形料代替方料,榫卯细致准确,造型注意适应人的使用,外观美观大方、简洁而不使用过多的装饰等等。清代家具更注意装饰,线脚较多,有的还嵌以螺钿,外观较华丽但嫌繁琐。在重要的殿堂中,家具多依明间中轴作对称布置,即成双或成套排置。但居室、书斋等则不拘一格,常随宜处理。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陈设以悬挂在墙壁或柱面的字画为多,有装裱成轴的纸绢书画,也有刻在竹木版上的图文,一般厅堂多在后壁正中上悬横匾,下挂堂幅,配以对联,兩旁置条幅,柱上再施木、竹板对联。或在明间后檐金柱间置木槁扇或屏风,上绘刻书画诗文、博古图案。在敞厅、亭、榭、走廊内,由于易受风雨,所以多用竹、木横匾与对联,或在墙面嵌砖石刻。此外,在墙上还可悬挂嵌玉、贝、大理石的挂屏,或在桌、几、条案、地面上放置大理石屏、盆景、瓷器、古玩等。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古代木构建筑组成之小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