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红楼 | 宝玉的知音,除了黛玉,还有贾雨村和她

 漫话红楼 2021-08-18

人生在世,能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很难,这种人,被称作知音。

宝玉和黛玉很幸运,他们彼此懂得,互为知音。

不过,除了黛玉,宝玉还拥有两个知音,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宝玉是个不容入主流社会的异端,父亲说他是“酒色之徒”,母亲说他是“孽根祸胎”,人们拿他的行事作风当笑话传播。就如智慧的老祖宗,也说他“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宝玉并没有什么不正常,他只是不爱上学喜欢和女孩混而已,何况他只是风流并不下游。但在当时,能看了出他独特之外的,是需要慧眼的人。这样的人,除了黛玉,还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被读者万分憎恨的贾雨村。

贾雨村让人生恨,主要是他在对英莲一事上的不作为,这让广大喜爱和同情英莲的人把他打入了十八层地狱,认为他坏到了极点。

关于贾雨村,我在《贾雨村为什么不救英莲?——葫芦案,一场人性的博弈!》中作过分析,不再赘述,这里只想谈谈他对宝玉行为作派的见解。

那时候,他还不认识宝玉,只从冷子兴口中听到这个人,冷子兴对宝玉的评价,和贾政一样:“将来色鬼无疑了!”这也是广大人们群众对宝玉的评价。

谁知,雨村听了这个评价,“罕然变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雨村和冷子兴虽然交往密切,且都游历广泛,但毕竟是两条道上的人。雨村是读书人,冷子兴是生意人,读书人因为“多读书识事,加以致和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所以对人对事有更深层的认知,不会流于肤浅。

这段话,我以为作者是借雨村之口说给读者听的,不要像冷子兴一样,对书中人物的认知流于肤浅。

在雨村的认知中,宝玉是什么人?

“置于万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这段话是需要细品的。

雨村说了一种人,外表“聪俊灵秀”,内在,即个性“乖僻邪谬不近人情”。这种人,因为出身的不同,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三类人:情痴情种、逸士高人、奇优名倡

宝玉当然是“情痴情种”无疑了,哪些人又是“逸士高人和奇优名倡”呢?雨村列了一串的名字,在关注这些名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宝玉的另一个知音——尤三姐。

第六十六回,多嘴的兴儿向尤氏姐妹说起荣国府的事,说到宝玉,尤二姐也和世俗之人一样,认为宝玉是“可惜了一个好胎子”。唯有尤三姐说出了不同的见解。

“若说糊涂,那些儿糊涂?我冷眼看去,原本他在女孩子们前,不管怎样都过得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们不知道。”不得不说,尤三姐也是有慧眼之人,冷眼旁观,就能看出宝玉并非众人所说的“酒色之徒”,而是“不大合外人的式”

尤三姐为何会有如此见识?这就需要回到雨村所列的那串名单了:“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这串名单,可以说是串连了中华几千年的叛逆文化史,所列名单中的人,都是不务正业、离经叛道之人。这些人中,有不愿做官的隐士,有不理政事的皇帝,有愤世嫉俗的狂徒,也有不甘于被命运摆布的名妓。“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他们都是出生在不同阶层的同类人,所以,他们能彼此相知,能在芸芸众生中认出彼此来。

作者借雨村的一番话,为我们点明了书中的同类,他们都和宝玉一样,不容于世,不合乎主流的价值观,但他们却是作者所推崇的英豪。

同样具备慧眼的读者们,你们能从书中几百个人物中,看出哪些人该列入这个英豪榜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