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找到合适人才?如何拥有牛逼团队?|3分靠天赋7分靠修炼

 blackhappy 2018-05-16



身边很多朋友都遇到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如何才能拥有一个非常牛逼的团队?


其实,这是所有经典的管理学教材都关注的经典命题之一,也是当下很多自封为管理学大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为什么这个问题经久不衰?


因为至今为止,在现实中,还没有多少组织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招聘一个优秀的个体也许还有希望,但如果想招聘一堆优秀的人才,并且能让大家互相融合,成为一只战无不胜的牛逼团队,简直不亚于“复仇者联盟”一开始的难度。


尤其是,聪明人太多的集体,反而更容易相互负作用——这一点,所有在大外企待过的人,都深有感触吧。


最近这两天那篇批腾讯的文章,不也扣准这一点来做文章了么?


但全是脑瓜不灵的人,这集体也很难高效率运作。


又假如是聪明人和一般人组合在一起的,也有可能会出现“鄙视链”的情况,也会消耗集体势能。


总之,即便是全世界最卓越的公司当中,也不一定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真的就是德鲁克老先生所说——管理,必须是一门实践课。不亲自操盘,不亲自实践,只打嘴炮,只做旁观者分析,都会沦为无根无据的纸上谈兵。



1. 如何判断人才合适不合适?


判断标准,是第一步的。假如没有统一的、合理的判断标准,最终招聘人才只会变成领导个人的喜好。


比如我当年面试前东家时,老板第一眼看到我,觉得我这人脸圆,福气,旺公司……哈,非常搞笑。


合适的人才,首先是符合岗位需求的。


而岗位需求如何设定的合理?也是非常考验水平。因为我见过很多岗位需求写的太夸张,导致压根没有人能应聘。


合适的人才,应该是人品、能力、态度三者的结合。人品是1,能力和态度是后面的0,没有1,后面的0都没有意义。


能力和态度哪个更重要?


理想状态下,都重要。但对于初级岗位而言,态度更重要。对于高级岗位,能力更重要。


高级岗位的人,很多都有自己的小性格、小脾气,如果无伤大雅,不伤害工作本身,就一定要包容。因为招聘到一个合适的高级人才非常非常难。


如何评判能力?


过往经验=能力吗?也不尽然。


但初次面试时,是很难了解到全貌的,有些人简历光鲜,但不一定真能下地干活。需要在实践中去试,其实试用期不仅是企业在试用员工,也是员工在试用企业,双方选择的过程。


建议在一开始时就说清楚公司状况与需求,否则人才进来以后,会发现与期望值不符,无法发挥能力,这也耽误人家时间。



2. 如何找到合适人才?


初级岗位在各种招聘网站上都可以找到。但高级岗位,可能需要行业人脉推荐,或者专业猎头,更为靠谱。所谓的互联网招聘,永远都比不上猎头的效率与可靠度。


当然,也有猎头不靠谱,频繁推荐一个“托儿”给不同企业骗猎头费哈哈。


要吸引人才,首先需要一个好的招聘广告。


不同类型的人才,喜欢不同类型的广告。比如专业型人才,不喜欢打鸡血的;情怀型人才,不喜欢太死板的;实在型人才,不喜欢忽悠的。


所以,招聘广告第一,要真诚,足够真实,不要太吹嘘,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别瞎吹,是第一要务。


第二,招聘广告可以个性,可以鸡血,可以情怀,但不要只做这些,还必须要有干货,要有实际专业内容,让人能知道我们是做什么,我们想要做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样好对号入座,也避免招聘一些华而不实、满口仁义道德情怀的虚汉子们。



3. 如何修炼出一只好团队?


好团队,3分靠天赋,7分靠修炼。


所谓天赋,是指团队中个体的能力与潜力;而修炼,则是后天培训与磨合。


个体的聪明,不一定能贡献集体效应,有时可能还是绊脚石,还是需要看整个团队的效率。


如何修炼?


首先,必须要先修炼“Leader”。这里指的是,公司老总/股东/操盘手级别的人。


一个公司的风格,一个集体的氛围,首先是受领导的风格影响。领导不佳,下面团队没法好。


其次,要时时培训,不仅是职业技能,还有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三个都要抓。很多年轻人比较反感后两者培训,以为不切实际,浪费时间,限制自由,其实恰恰不是,这些培训,恰恰是为了增进团队效率——只有价值观统一、文化相似、职业素养到位,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目标。



4. 如何留住一只好团队?


谁都不想流失好团队,但问题是怎么留住?


首先,得了解大家对一个平台的需求与渴望是什么?其次是尽量公平的满足这种需求,不能漠视,但也不要随意。


有些是确实难以满足的,那就和和气气的说再见,能与人方便是最好的,反正圈子就这么小,有缘,总还是会再见。


不同的人,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有人天生喜欢挑战,有人天生喜欢安全感,有人喜欢光环,有人喜欢实干,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心中真正所想的,付出一切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只要自己开心,都是好事,都能理解。


传统认知中,薪资是留住团队的工具,比如A离职,马上给A涨薪,结果A还是走了,就给B涨薪,怕B走。


其实,这可能是一种非常危险、非常不公平、也不职业的方式。


很多人离开并不是薪资问题,很多人留下也不是薪资问题。


薪资,只应该和2个关键要素相关——1.企业生存和发展水平;2. 个人的成绩。这样才能保证公平,而且保证整个企业往前良性运转。


如果一个企业是靠透支运转,死要面子活受罪,肯定长久不了;如果一个人不是按照成绩来给薪资,就很难真正激励公平竞争。


当然,现实中,非常难。各种情绪性的、偶然的、人性的因素混杂其中,往往到最后,很多企业内部混乱一团,成本高企,人人还是都觉得委屈,哈哈。所以,非常考验脑子、决断力、韧性。



总之,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孤胆英雄,没有所谓的单一牛人,必须要靠团队,一个好汉三个帮,好好培养团队,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团队的整体战斗力,才是考验一个管理者能力的最终KP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