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载打磨,88岁中国大戏院修旧如初再出发

 zdjphoto 2018-05-16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在黄浦,有一座老剧院,曾是上海京剧“四大舞台”之一,厉慧良、马连良、梅兰芳、李玉茹、周信芳等众多京剧名家名角都曾在这里登台献艺,是孟小冬告别演出的舞台……它就是88岁的中国大戏院。




6月,改造重修一新的中国大戏院将正式回归,重新开放。未来,中国大戏院将逐步成为田沁鑫导演作品的上海首演地。同时,倾力打造成为世界名团名剧的中国首演地。



定位:综合戏剧演出为主的中型专业剧场

经3年研究、3年建造的中国大戏院,参照1930年代初建时的设计,修旧如初。聘请著名导演田沁鑫为艺术总监,中国大戏院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定位于以综合戏剧演出为主的中型专业剧场,与周边剧场形成错位竞争。

据了解,中国大戏院着力打造一年三个演出季即“中国大戏院国际戏剧邀请展”、“中国大戏院新人新剧邀请展”、“中国大戏院创新戏曲邀请展”品牌,使中国大戏院成为名团名剧的中国首演地,成为网罗新人新作的基地,成为创新戏剧的孵化地,最终形成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作品出品的特色剧场。



新貌:风格性修复,配置国际顶级设备

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负责人透露,改造后的中国大戏院,主体建筑面积达到5320平方米,拥有梯次观众席三层,座位数878座,达到中等专业剧场规模。剧场配备了国际顶级的舞台灯光和音响设备,带给现场观众的将是最一流完美的观演体验。

改造后的中国大戏院,保留外立面及主体结构,按历史原样恢复了外立面尖塔;同时,为满足现代剧场的使用要求,调整台口结构线,台塔高度抬升;在舞台前方新增升降乐池等。在室内设计上,采用了“风格性修复”的思路:正门大厅的大理石地坪上镶嵌着半幅太阳花三星图案,与建筑双塔正立面图案上下呼应,暗示着“中国大戏院”前身作为“三星大舞台”的历史文脉;各楼层休息厅的天花造型也延续了历史遗存的天花风格,营造着欧式古典的空间感;而最为美轮美奂的当属剧场观众厅穹顶,中心错落有致的两层共32瓣花瓣组成了一朵盛开的莲花,在灯光的烘托下,高浮雕莲花纹光影透叠,层次分明而又工整细腻。



演出:开幕季汇聚名剧名团名导



回归之后,中国大戏院将迎来三个多月的开幕演出季与国际戏剧邀请展。届时,名剧名团名导汇聚中国大戏院。邀请来自国内及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15部精彩剧目,共计50余场,持续到9月底。


《西方社会》剧照


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底蕴,中国大戏院致力传承并鼎力创新。除了将田沁鑫导演作品作为一张名片,中国大剧院支持民族文化发展,着力成为创新戏剧和原创戏剧的展示基地及孵化基地。同时,还将引进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名团名剧,成为其在中国的首演之地。


艺术总监田沁鑫告诉记者,中国大戏院还将成为培养新人新作之地,“为国内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提供登上大舞台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青年京剧艺术家王珮瑜将每月在中国大剧院进行一场演出


中国大剧院演出季剧目


                      国际

剧目

导演

国别/剧团

《雪,覆盖下的真相》

布朗蒂娜·萨维提耶

法国

《不可自理的生活》

罗密欧·卡斯特鲁奇

意大利

《恬不知·耻》

蒂莫西·道格拉斯

美国

《变形记》

小野寺修二

日本/静冈县舞台艺术中心

《西方社会》


美国/大嘴突击队

《海达·高布乐》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

德国/邵宾纳剧院

                    国内

剧目

导演/主演

剧团

《霸王别姬》

史依弘


《裁·缝》

王婷婷


《花吃了那女孩》

杨哲芬

喆·艺术工作室

《都市生存手册》

孔令美


《山居》

庄一


《澡堂》

何雨繁

光纬戏剧有限公司

“余脉相传”王珮瑜京剧骨子老戏展演

王佩瑜


陶身体《4》《5》

陶冶 段妮


《青衣》

王亚彬

亚彬舞影工作室

《狂飙》

田沁鑫



(文:孙超慧  图:中国大戏院  编辑:孙超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