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和打坐中的养生之道

 修佛绘画养生 2018-05-17

 

“养生”一说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庄子·养生主》就讲“得养生焉”;《荀子·儒效》则言:“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后来,道家把养生作为教派的宗旨之一。时至今日,养生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人们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修身、养性。其中,站桩和打坐可谓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两种。


站桩和打坐不但本身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且其所需空间面积小并符合现代人寻求清净的诉求,故为当今世人所喜爱。以站桩为例,现在流行的很多健身操如有氧操、普拉提等,乃至在国家体育总局编创的健身气功八段锦中都有站桩的存在,国家以及健身机构对站桩的推广,为健身者的修身养性提供了机会,也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取了切实的好处。如名为“大爱站桩”的新浪博主在个人简介中写到“2010罹患危重,生命堪忧,直至垂危,偶遇站桩,日日皆站、时时内观,渐度排病,幸得重生,安然皆度,生命欣然、重悟人生,感慨良多,以此开博,愿惠有缘!”他的经历极好地诠释了站桩的功效、将站桩的功效做了最大化的利用。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站桩和打坐,探究它们风靡全世界的原因。

 

站桩


站桩,最初是以宗教仪式存在。后来,武术学家首先逐渐注意到了它的健身功用代代传承,逐渐形成了武当桩法、少林桩法、峨眉桩法和中医桩法。前三种合称为技击桩,为学武者专用。中医桩,则是养生桩,这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站桩。


《黄帝内经》说站桩:“上古有真人者,提絜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以寿蔽天地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站桩能够调控人的神经机能,加快人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和神经、新陈代谢等有良好的疗效。站桩之所以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在于它独特的姿势能够锻炼人体下肢的承受能力,俗有“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的说法,正是说明了站桩对肌肉和骨骼组织、神经系统等所起的作用。


站桩对人的毅力是一种考验。初站桩时,稍微一会两腿肌肉就会颤抖、酸疼难忍,若没有良好的毅力和精神力极难坚持。然而,这种肉体的极度不适又是站好桩的必经阶段,其功效并不差。当肌肉颤抖、酸疼难忍时,人就会不由自主调整呼吸,使得内部气息与平时有着不同的运行节奏和方式,进而能够导引体内的不良气息——如寒气、热气、湿气等从涌泉穴排出。若是能够循序渐进且长期坚持,酸疼不但会消失,而且会最大化站桩的功效。因此,若能通过这个考验,必定能够获得站桩所带来的养生功效。


站桩时身体像木桩一样静立,看似“呆若木瓜”,实则大有玄机。它外静内动,身体所有的肌肉甚至全部的骨骼、神经等都会参与“静止”姿势的维持,形成一种内在生命力周天运转的状态。无规矩不成方圆,站桩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立身中正,心静体松”。具体是这样的:


脚部:两只脚呈“内八字”形,不可过宽也不可过窄,基本与肩宽保持一致。


头部:头部不能歪斜、要保持端正,颈部上拉,下颌向内微收,形成一种头部引领脖颈的感觉。眼睛平视前方,唇部轻合,舌头轻触上颚,心思放空,神经放松,呼吸自然,力求做到心神、生理全部放松的状态。


手部:双手姿势像太极拳中的抱西瓜姿势,不同之处在于,站桩时双手五指自然舒张,更易让双手的神经和血管得到锻炼。两手谁上谁下没有多大关系,要诀在于高不过肩头,低不过肚脐。


肩部:站桩时的肩部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与两手姿势配合,向两侧外部稍微撑放。若肩部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就很容易让体内气息在上下行时受到阻碍,极易让身体受到伤害。


膝盖:两个膝盖微微前屈,但不能超过脚尖。臀部和大腿肌肉收紧,略后沉,似坐在一个无形的座位上,即整个体态呈现出似坐非坐的形态。


总而言之,站桩时,要有“站如松”的气势,既要保持腰背挺直、腹部略收、臀部下垂的姿势,又要放松全身,让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空灵感。长期坚持站桩,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苏东坡就对长期站桩带来的功效进行过评述:“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打坐


与站桩相比,打坐更能促进人体气血的微循环,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养生境界。《内经》早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此可见古人已经对打坐具有的静心宁神、调理气息、促进血液循环等修身养性的功效有了深度的认识。


打坐分为身打坐,即盘坐;心打坐,即静坐。打坐时气息需要自然放松,即道教南宗祖师张紫阳真人所言“但安神息任天然”。若打坐时能够做到气息自然,则可以让人安心宁神,心境恬淡阔然。心理影响生理,进一步使人的气脉自然畅通,最终从内到外地提升人的生命力,为延年益寿提供了身体机能方面的基础。享年86岁的郭沫若就非常喜欢打坐,他说:“打坐于修养上最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的打坐。”显然,郭沫若能够高寿,与长期坚持打坐是密不可分的。哈佛大学教授和马里兰州大学哈里博士对打坐功效历时五年的研究也证明了郭沫若这种观点的科学性:“冥思静坐可对视力、血压、认识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处,另可治疗许多不治之症和心脏病、关节炎等慢性病。”而当代旅美作家严歌苓在“打坐杂谈”一文中说自己无法形容打坐的“感觉有多妙”,则将打坐的功效以及人的心境感受迁移到了文学的世界,为更多的人了解打坐作出了贡献。


我们平时所说的打坐主要是指盘坐,与静坐相比,它能够拉筋,打通经络,进而消除疲劳,增强人的记忆力。盘坐分为单盘和双盘,初坐者,一般为单盘,即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坚持一段时间后,经脉就会得到拉伸、舒展,此时则可使用双盘,即左脚放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在左脚上。打坐与站桩不同之处在于打坐时人的生理器官全部得到休息,而站桩则是浑身的器官都参与运动,保持一种均衡的用力状态。故相对而言,打坐更能够让人的心情放松,消除焦虑感。毫无疑问,打坐不是坐着就可以,它有着一定的要求:


1.头部端正


打坐时,头部在端正的同时,头向上引,形成一种头部支撑脖颈而不是脖颈支撑头部的感觉。眼睛微闭,目光平视前方两米处。若平时用电脑、手机较多者,打坐之初,可将眼睛闭上,待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后,再微闭,平视前方即可。


2.腰背挺直


打坐时,腰背应该挺直,不能塌腰耸肩,身体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臀部下放置高度两寸左右的座垫,用来保证大腿前倾,膝盖能够接触到地面,形成一种“坐如钟”不摇不晃的状态。据资料显示,打坐时,身体左倾,会产生焦虑及其他不舒服的感觉。而身体右倾,则会产生愉悦的感觉。综合言之,打坐最好是身体端正,不左不右,方能达到心神平衡、气息畅通的效果。


3.双肩撑放


与站桩一样,打坐时,双肩需要在自然下放的同时稍微向外撑放,使肩部与躯干处于同一个平面,即身体处于同一个层次的气场之中,利于气息的运行。


4.手部掐诀(或结印)


 打坐时,手部姿势需要掐诀或结印。掐诀时,胳膊各放左右腿上,拇指和中指接触。结印时,左手放置右手下面,两手拇指轻触。无论是掐诀还是结印,都以自然放松为要。


 打坐时,还应注意保暖。因为打坐时,身体相对静止,气血自然流畅、关节及穴位处于清冷、舒展的毫无防御能力的状态,为保证身体健康,需要用柔软的布将腰部、腿部乃至脑袋后面的风池穴包住。


站桩和打坐注意事项


与其他运动方式一样,饭前、饭后一小时之内不宜站桩和打坐,练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也不可以大小便,以防止最后的收功失去效果。


站桩和打坐完毕都不能立马休息,所谓“练功不收功,最后一场空”说的就是这件事。站桩收功的时候,要用力收腹提肛3分钟左右,然后揉摩膝盖,使身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状态后,能够得到全面的放松。打坐后则需要摇肩扭胯,按摩双腿,“精从足底生”,故还需按揉足三里,达到生发精气、精神涣发的目的。


站桩和打坐对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若是在室内的话,则要求光线、温度适度,空气通畅。不能在空调房或其他纳凉设备下练功,否则易感染风寒。室外的话,则应尽量选择幽静之所,不宜迎风站立。这是因为无论站桩还是打坐都是一种形不动内动的锻炼方式。而舒服、幽静的环境能够让浮躁的现代人很容易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庄子》:“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平时生活本已浮躁,若站桩或打坐的环境依然嘈杂不堪,显然不能让人与自己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区分开,进而做不到宁神守元的状态,那么无论是站桩和打坐就都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


简而言之,一朝一夕的站桩和打坐,除了能够带来身体的酸疼,没有任何的效用,要想从它们身上获得修身养性的契机,必须掌握正确的练功姿势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才可以。所谓“头三脚难踢”,没有最初难以坚守的阶段,又怎能体会得到酸痛之后的美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选择了站桩或打坐这种养生方式,若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实现修身养性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