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天赋,你一样可以成功

 昵称52216650 2018-05-17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是如何绞尽脑汁夸奖他们就能够看出来了,“宝贝,你做的真好,你是最聪明的”“你的手工做的特别漂亮,你一定是个有天分的孩子”。

父母总是能从孩子一举一动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出他们的独特天赋,然后大加赞赏。因为天赋异禀向来被认为是上帝恩赐的礼物,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就好像预示了他成功的一生。

那那些表现不好,手工做的也不漂亮的孩子呢?

比如爱因斯坦,他到九岁的时候依然口齿不清,甚至曾经被校长认为长大了一定不会有作为。但是校长的预言显然没有应验,爱因斯坦最终创造了狭义相对论,成了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爱因斯坦非常清楚自己的成就从何而来,在别人夸奖他有物理天赋的时候,他说:“并不是我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

爱因斯坦对自己成就的评价和心理学博士卡罗尔·德韦克对成就的理解颇为类似,她认为,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人类会展现出不一样的气质和才能,但很清楚的是,个人经历、能力培训以及个人努力会对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那么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对天赋和后天培养产生不同的理解呢?这就是德韦克博士发现的,人类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并因此著成了《终身成长》。

在《终身成长》中,德韦克博士整合了大量的现实案例,并借此深入地剖析了思维模式的不同给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她发现,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两种。

固定型思维模式主张“天赋论”,也就是个人能力是天生固定的,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天赋的人,那么你就注定无法拥有成功的人生。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是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天赋和后天培养,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虽然人生来都有差异,但是通过专业训练和个人努力,一样可以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不断成长,甚至超越那些所谓有天赋的个体。

没有天赋,你一样可以成功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从事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研究40多年,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人物之一。她的心理学专业著作《自我理论:它们如何影响动机、人格与发展》更被世界教育联谊会评选为年度好书,并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理念。

而《终身成长》则是为了让心理学零基础的我们也能学会自我成长的心理学书籍。它摒除了那些高深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两种思维模式的人类不同的命运。

相信天赋还是相信努力?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对天赋深信不疑。他们都希望自己是有天赋的人,并愿意终其一生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对成功趋之若鹜。因为只有成功能够证明他们拥有他人不可企及的才华,并能使他们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但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并不愿意为了成功努力奋斗。他们会认为,“有天赋的人怎么能努力呢?那不就承认自己没有天赋吗?努力是笨人才会去做的!”因此,当他们发现事情的难度升级的时候,为了防止失败带来的自信心打击,他们选择逃避甚至是推卸责任来保证自己的完美。

这在学生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比如初中升高中时,相当多的学生会因为课程难度增加而犯难,他们畏惧考试,害怕学习新知识,抱怨考试题太难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太差。这正是因为固定思维模式一直以来给他们灌输的完美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担心,一旦在学习中出错,就证明他们是笨学生。

正是在这个时候,另一部分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就开始起作用了。他们愿意学习新知识,勇敢地接受挑战和测试,他们知道,只有不断挑战才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只有弥补了不足,他们才能不断进步。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被失败打倒,虽然他们也会在失败中沮丧,可是他们能够迅速地调整状态,更加专注,更加努力。他们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也喜欢成功,但是相比之下,他们更关注成长。虽然成功确实能带来喜悦,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产生优越感,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他们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得来的,这是他们理所应当拥有的。

就像被认为是“神一样的存在”的飞人乔丹,他在回归篮球界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无数的溢美之词向他涌来,但是他的反应并不是感到骄傲,而是困惑:“大家像搞宗教崇拜那样称赞我,这让我感到很尴尬。我只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你看,他从来就没觉得自己多么的与众不同。

德韦克博士告诉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改变的,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和提升中注入更多的动力。在陷入困境和失败时,告诉自己,这是一个让我进步的好机会!你就不会再感到害怕了。这就是最简单的改变信念,助你不断成功的方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带来的其他影响

也许你并没有想到,思维模式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限制在个人发展上。如果你是CEO,你的思维模式有可能影响一家企业的命运;如果你在挑选终身伴侣,你的思维模式还会左右你的一生幸福。

固定型模式思维的CEO会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个人英雄主义。我们都知道CEO具有最高决策权,而固定型模式思维的CEO则会利用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去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他们打压企业中有能力的员工,害怕他们“功高盖主”;放弃产品的创新研发,害怕新产品进入市场反响不好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地位。固定型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具有极强的控制欲,他们乐意嘲讽甚至是虐待员工,营造唯我独尊的崇高地位来提高自我的优越感。企业员工不再专注于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而是选择了阿谀奉承甚至是贿赂讨好来赢得生存权。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CEO则专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他们乐于听取所有员工的意见,对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员工进行嘉奖。他们注重团队协作,尤其在企业陷入困境时带领团队克服千难万阻。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其实他们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成长型思维模式的CEO相信,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一家企业的成功不可能仅凭一个人的功劳,因此他们善待员工,为员工营造最好的工作环境,和他们一起成长,和企业共同进步。

而在人际关系上,两种思维模式的人也会在行为上出现巨大的差距。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由于相信个人能力是固定的,因此他们在挑选伴侣时,希望对方能够完全认可他们的所有特质,包括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缺点”。他们也希望对方是完美的,符合他们的所有要求。他们认为,如果你要为一段关系去努力,那么就证明这个人注定不属于你;如果对方是有缺点的,那么他也无法改变了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人际关系更加乐观,他们乐于和对方一起成长。他们清楚每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拥有缺陷,但是他们同样相信这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改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将对方打造成自己理想的完美伴侣,而是希望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

无论是个人发展、职业发展还是人际关系中,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都是以成长为最终目标,他们并不需要用成功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他们相信价值是可以不断提升的,可以不断地带来成功;他们也不会用失败去定义自己是有缺陷的,因为失败是成长的最好机会。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也许现在很难,但是未来的你会比现在的你更加优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