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CHZGFY 2018-05-18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真正的好课?好课的标准不唯一,但有共性,我从听课和评教中总结好课的共性可以概括为四有: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注:本文根据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报告录音整理,有删减)

如何上一堂好课

我在很多与老师交流的时候,都要强调这一点——老师的激情。

我们过去都思考过,什么叫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知识发生和完善的过程,这对他以后的生活和职业领域中来做出创造性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起疑作用。我们老师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节课上怎样去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老师说几句话让学生背下来就可以的。情感层面的东西和我们认知层面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感靠体验、熏陶、感受。

我们现在都在谈核心素养。我们看到三个方面六项指标十八个具体的指标。它里面的表述已经完全超越了知识超越了能力,比如说人文情怀、意识,这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就可以获得的。

怎么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呢?

我们从小就被上一辈人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到今天我节约粮食,应该说我有节约粮食的意识。这个意识绝不是老师在课堂上教育出来的,也不是老一辈人让我们去背几首古诗就能让人知道的。

那么今天,难道我们要为了培养节约粮食的意识让孩子去挨饿么?当然不能!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教育智慧来完成这方面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里。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今天都在谈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我们未来应该怎样去工作?

我个人的理解,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无论我们的教学方式怎样去改变,万变不离其宗,都为了实现一个目的:让以往我们学生过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得主动起来。

我们现在要培养学生许许多多的东西,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不是我们在课堂上,学生被动的学习能够实现的教育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得来?就靠我们老师充满激情的讲课,如果我们谈课堂教学效率是让学生收获了什么,那绝不仅仅是收获了几道题怎么解,也不是把书上的定理背下,其中老师充满激情的状态,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态度对学生都是重要的影响。

过去长时间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了对人的生活态度的影响。你以为考上大学了,就一定有健康的阳光的心态么?他的精神之界一定是丰满的么?并没有。而这种健康和丰满是将来他生活中遇到苦难挫折的时候,能够帮助他顺利度过的最强有力的心理保障。

★为什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因为今天的研究已经发现,主动学习所构成的一个人的大脑、思维方式和他将来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所需要的神经结构几乎是完全一样。我们要培养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仅仅靠被动听课是不行的,仅仅靠知识的灌输是不行的。

我们也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实验、探索。我们在做实验之前提出若干条假设,其中一条假设就是人的创造力与生俱来,他不完全依赖于知识。一个人的知识,可能影响他在什么样的层面上,什么样的领域里面产生一些创造力,但是真正的创造是人类本质的特征。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我们今天就无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起点问题,怎么样从动物进化成智人?在于创造,在于我们可以大规模的合作,可以构成和其他的物种更完善的社会,正是因为人具有这样的特征,我们才能够保证未来我们的世界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今天,很多人研究我们学校的教育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应该培养学生哪些重要的能力的时候,人们提出了这样八个方面的能力,也叫“8c”能力

▼ ▼ ▼

好奇心(Curiosity)——今天我们面对的学生本来是有好奇心的,对于世界对于未来,但经过了几年,他念了好多本书之后他没有了好奇心,那他将来不可能成为一个可以创造知识的人,能够成为一个运用知识的人。保持创造力,是人类所有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

批判性(Critical)——不是说我一定要和人家的观点相反。而是指清晰的思考和逻辑的考量,理性地来权衡每个证据,指应该具有一种科学的精神,不是人云亦云,不是随波逐流。

沟通力(Communicate)——课堂上有许多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做到,我听课的时候给老师的建议就是每一次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认认真真的纠正要提醒他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应该让学生学会表达,让学生学会清晰自信的演讲。

我们今天上课都用设备,很多老师上课都习惯用PPT。有一天我去听课,老师把从教参中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放在PPT上,然后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一遍。如果我们就是这样使用PPT的话,那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买设备来放书上本来都有的内容。

我和老师交流,今天是信息时代,你觉得这段文字一定得你打在屏幕上学生才能找到么?你完全可以把他当成课前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我们刚才强调,要让过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主动起来,有的老师不懂,其实这就是。

学一篇文章,让学生去找有关的学习材料,你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组,每一个组负责一项内容然后由他们来选一个代表做一篇演讲,这就让学生主动起来。如果老师会这样安排教学环节得话,那么这一两分钟的课堂演讲就与平时课上提问不一样,学生要经过充分地准备,认真地思考,他所得到的锻炼就不是简单说几句话。当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收集材料,在课上如果发生观点的差异,那么这恰好就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得绝佳时机。

其实这样的机会几乎每堂课都有,关键是我们的老师怎样去理解课堂。

合作性(Cooperation)——通过小组合作,大家交流讨论完成任务,这是他们从课堂上学到之后,将来步入社会必须要会的。

同理心(Compassion)——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我认为同理心也是一个人产生创造欲望的非常重要得一种因素。

创造性(Creativity)——今天的学生学了很多知识,做了很多习题,如同做游戏,按着固定的规则找到一样的答案。我们的学生不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缺少的是知道解决什么问题。他们一直都是解题的人,但从来没有当过出题得人。

什么是创造,那是出题的人,是发现问题的人。四中去年有一个学生搞了一项发明,获了奖。发明了老年人的穿戴设备,防止老年人摔倒。这是孩子实实在在看到了家里得老年人有这方面的麻烦,所以产生了创造力,有了这个想法,做出了这项发明。创造力,离开了生活便什么都没有。

我曾经听过两节课之后和老师交流,我说我代表全国的学生向老师问你一个问题,这是今天我们教学遇到的永恒的问题“老师,您今天讲的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讲唐朝历史、讲非洲大陆,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就需要靠老师在处理教材得时候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我们感兴趣得都是和我们生活有关的事情,学生也是如此。今天我们教育要解决的事情就是要唤醒学生的兴趣。这个兴趣除了好奇之外,你还要让他知道今天老师讲的东西和我的生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所以老师们,我们今天每堂课都要寻找这样的关系。这就是不同的老师对不同得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处理教材的能力,这种联系反应的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人生观。

沉着(Calm)——许多年轻人备受压力、焦虑和抑郁的困扰,使得他们变得无聊、疏离、愤怒甚至更糟。什么样的人才能沉着?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够沉着!什么样的人内心强大?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内心强大的人?

第一:广泛的阅读。阅读就是和社会对话,和作者对话,和古人对话,和世界对话。腹有诗书的人,很多情况下他对生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第二,要有丰富的见识。经历的事情越多,他的内心就越强大。

很多学生读书很少,一天到晚就关在狭小的空间里,远离社会,远离生活,缺少见识,这样的学生我们担心他们将来很难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还有就是公民性(Citizenship),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学校完成的项目。所以今天我们构建的学校,做信息时代的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广泛地接受有利的信息。这八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仅仅依靠被动地听课、做题、考试能完成的么?答案当然不是!

有些校长老师要问了,我们学生手里没有pad怎么办?

我想说的是,翻转课堂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是想让孩子的学习变得主动起来。

三十多年前我到北京四中的时候,听很多老教师的课,今天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连光学投影仪都不能保证每个教室都有,但当时的很多课,就是今天的翻转课堂,。

什么叫翻转课堂?它本质的东西不是那个pad,而是把陈述性东西的获得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自己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把问题集中起来,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解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离不开交流、合作,有了这些行为的发生那八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去完成。所以翻转课堂主要就是要清楚哪些事情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在课堂来完成的。

课堂就是一个社会,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学生成长中的社会性构建。

如果纯粹是为了获得书本上得知识,那么没有必要到学校来,看书就可以。学生到学校来,投入的是一个社会,是一个社区,他在这个社区中通过活动完成他的社会性构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我们以往的课堂,虽然大家都坐在一起,同处一个社会中。但每个人都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学习,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是不够的。所以很多学生虽然在学校上了几年学,但他依然存在人与人交往上的问题。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没有给他引导,没有给他机会。

今天,我们有了技术,技术给教的方式带来哪些改变呢?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传统的教学流程=听课-理解-练习-巩固-再练习-再巩固

这一切过程都可以由人来独立完成。所以传统得教学方式是先教后学,学生独立学习,教师讲授知识,即使这些知识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课本里面,但我们的老师还要把它抄到黑板上,放在PPT上。

现在我们有了技术,可以对教得方式进行改变。即使没有技术,我们也能实现翻转课堂。

三十多年前我在听课的时候。老师在下课前留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讲过的课程里的问题,是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老师先留出问题让同学们回去看看课本。下节课上课,老师简单的讲一下内容,就进行讨论了。四中的过去的一位化学老师对学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你们来我这里上学,我最开始扶着你们走,然后领着你们走,然后陪着你们走,最后我要在你们后面看着你们走。”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会学的时候,老师教你,讲知识不是老师最主要的工作,老师最主要的工作通过讲知识教会孩子怎样去学,解决人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独立去走?永远扶着他,他是永远不会学会走路的。所以现在,我们放开手。翻转课堂就是先让孩子自学,理解、完成一些练习,讨论之后使理解逐渐加深,巩固。

当然,自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翻转课堂就是先学后教,课堂上以交流讨论为主。传统课堂老师主要的活动是表达知识,现在是组织讨论。

课前老师推送任务,让学生完成,课上,围绕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老师展开知识的解答,比过去的课更加精准地解决学生们的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经验很重要的一方面就体现在,出一道题,就能猜出来学生做这道题时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就像学生手里的pad,用数据提供学生错题率的精准反馈。

两种教学流程相比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学生更显被动学习。而翻转课堂,由于事先已经把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可以更主动学习。

传统课堂以学生个人学习为主,翻转课堂则是学生个人学习+合作学习。有了合作学习的行为发生,那么合作能力才能慢慢被培养出来。

★翻转课堂具有这样几种特点

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具有更多的主动性、互动性、思辨性、发散性、包容性、差异性等。

学生记忆最深的课往往是老师讲错了的时候,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说老师有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讲课时出现的错误来让学生加深印象,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思辨。

★老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

过去老师想的就是怎么能流畅地把知识表述出来。现在老师要提升组织能力,更多的情况下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超越课堂的束缚甚至超越教学标准、考试大纲。营造民主得氛围,注重情感的调控,把握思维的导向。这样的课和我们原来的课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说,技术给我们学的方式带来改变。

很多校长和老师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基础非常差,不具有自学的能力怎么办?

我不认为存在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在前几年,我带着北京的几个老师到一个学校去考察,他们搞了一个实验我非常感兴趣。那几天都是学生带着我们这些老师做游戏、分享。听学生讲课,那水平就是一个入职半年的老师的水平。看他们的气质、谈吐,你完全想不到,这些学生就是被叫做“差生”的学生。这是一所农村的学校,还是那一片最差的学校,他们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这些学生就是事先被认为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

但是实践证明,差生也是能够自主学习的。

这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成绩靠后的,但他们自主学习,学生管理学生,组织了很多学生社团,有的还是学校首创,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能够获得进步和快乐,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要引导他,相信他,放开手,敢让他去做,学生慢慢就成长起来了。当年这个班被认为一个都不可能考上大学,而结果,他们班四分子一的学生都考上了,有一本,有被国外名牌大学录取的。

总的来说,只要让学生主动起来,相信他,一切皆有可能。

今天我们的技术,可以让我们能够展现更多样的学习方法、更开放的学习任务,更丰富的学习领域、更丰富的学习目标。技术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改变,只要我们想改变。

而技术、平台,也让我们学生的发展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河北一个农村的初中,一个纯粹的农村孩子,家里没有什么艺术氛围,但这个孩子钢琴十级水平是没有问题的。他没有上过一天钢琴班,没拜过钢琴老师,完全是自学的,利用互联网,模仿人家弹琴,一点一点练,谁能想到他是这方面的天才。

所以说,孩子自己想做的事,老师和家长是挡不住的,没有什么比让学生主动起来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信息时代确实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我们今天的教育,如果真的能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能够主动学习的人,在这样的一个观念下重新构建我们的教学,那么我们的课堂是不一样的。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我们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去年我和老师讨论了个问题,源于网上的一个帖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老师们,我们的作业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从作业的角度改善一下,借助现在技术的手段对作业进行一点点的改进。

在前年,我发现我们的一个生物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里面比较有意思的一项是:由表及里地吃一条鱼或者一个鸡腿,列出你发现的鱼的骨骼系统结构或者鸡腿的肌肉骨骼系统结构,做成电子版上交。这个作业就很有意思,我们也可以想办法留这样的作业。

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老师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意思”。我常常和老师交流,今天我们有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就像人不吃饭,为了让他活着给他吃的毫无味道的药片,这就很没意思。

但是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可以从各种美味食材中获取。老师充当的角色就像是厨师,找到富含学生所学的各种元素的材料,给学生做一顿丰盛的大餐。从大餐里让学生获得那些药片所提供的元素。如果今天我们按照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上的就是没有味道的课,我们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学习。

当我在听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说“你们注意,这是重点,考试经常要考。”,那我认为这节课已经失败了。本来应该用老师讲课的魅力去学生,你什么招都不灵,最后就剩一招“威胁”。

我们要改变一下我们的教学方式,在备课的时候广泛地获取信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发挥老师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对和他关系密切的事情感兴趣,利用现在的就技术手段,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有一次我听课,一节初一政治课,《让生命之花绽放》,老师在这节课上提出问题,学生积极与老师互动。这节课,共有学生14人次发言。课下,我给老师提意见,这节课看上去很热烈,但毕竟还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没有发言。怎样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呢?今天的技术手段已经足够支持我们的教学活动,我给老师出了个主意,把问题当做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拍摄一段20-30秒的演讲视频上传,这项作业远不止让孩子都有机会发言的教育价值。

完成作业的过程,给孩子充分时间去思考,广泛地收集材料,来充实他的观点。这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这项作业很难一个人完成,需要同学帮忙,这就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录制的时候,学生就要给他纠正,补充。他们之间就产生一种讨论,交流,思维碰撞。

回家拍的话,就要和家长产生交流,这又变成一项亲子活动。

这样的作业会比老师让孩子抄知识抄一百遍要有意义的多。孩子也能从视频里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这个感受是不一样,他会注意自己的谈吐举止,这样的作业它的教育作用是非常多样。

一切的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让学生过于被动的学习变的主动起来。而主动不主动,在于我们的老师怎样理解,怎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注入更加丰富的内容。

我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刚才我们说的联系生活。

曾经我读过一则材料:中国的老师和美国的老师做同课异构,课题就是去海滩。

中国的老师从网上找了很多漂亮的海滩图片给学生展示,而美国的老师,拖着一个行李箱带着学生去海滩上课去了。完全不同的教育价值,显然,学生在后者里更加主动。

这样的课很多,我们今天应该尽量让我们的教育价值丰富起来

我朋友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大家可能听说过美国的小学不留作业,其实他们不是不留,只是和我们的不一样。期末的时候,老师留作业,让每个学生写一本书,关于恐龙生活习性的。

三个月之后,孩子拿着一本厚厚的打印出来的书给他看,里面详细地写了恐龙的食性、生活环境等等,各种分类,图片。虽然没多少是孩子自己写的,但都是孩子自己找材料,自己处理的。学会处理信息、学会怎样做信息分类,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其实这样的作业我们都能做,它有了更丰富的教育价值。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另一个案例,一堂美国小学一年级的识字课。我们的方式可能就是把字词写在黑板上,让孩子去念去解释最后背会。但他们的课不是这样的。他们老师把这些词融入到小故事里面。看完录像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角色分配好进行表演。学生任意的发挥,增加故事情节都可以。

这样的课堂,就很生动。这节课的教育价值是什么呢?

首先给孩子们实证的教育思想,告诉孩子们,未经检验的事情不可轻信,这就是科学精神。

培养孩子们社会责任感,坚持真理的精神、培养群体合作意识、锻炼了表达能力,激发孩子表演的胆量和热情,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促进孩子们友好相处等等。

每一节课,老师应该想办法注入更加丰富的教育元素。我们的教育真的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而且也可以改变的时候。但是我们一定要坚信一点,我们所有的改变。不一定依赖于高精尖的技术手段,有当然更好,没有也没关系。

生活中存在很多科学信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研究去挖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技术具有两面性。技术可能使我们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起来,也可能使得学生更加被动,可以丰富我们的阅读,也可能是我们阅读的范围更加的小。一切都取决于老师怎样去理解教育,在理解的基础上怎样去运用一些技术手段。

今天,我们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变化,麻省理工学院做过一项研究,在市值最大的几个企业中。其中有十四家属于平台的企业。今天我们的老师要把课堂变成一种平台,今天的课堂已经不是知识的源泉了,未来的老师提供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服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未来的课堂变成开放的共享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共享知识、共享成长的快乐,关键在于你要愿意敢于做这件事。

今天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构建教育资源的平台。

四中的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每开一个单元的内容,先组织学生讨论,所以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们,每开一个单元就出一本书,这里面大量的都是学生的资源。我们的课堂应该变成学生和老师共同获取知识和智慧的平台。

今天,我们确实应该对我们的教育,对我们以往的教学行为有一个想重新的定位,只要我们主动起来,没有什么能够挡住我们。三十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用这种方式讲课,今天,我们有了更好的设备,只要我们思想跟得上,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变革就能让我们的学生面对学习有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那个时候学生的发展一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