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八卦休王之理去理解《周易》,可以发现卦辞的真义

 易血涤魂 2018-05-18

副标题:五行休王体系,四时休王体系,八卦休王体系,和十二长生之间的对比

说起八卦休王之理,我们先要了解五行休王之理。

五行休王体系是这样的,

要分为两大部分来讨论,我是一个观察主体,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其中的一个为主体,

第一种情况:我为主,当我身强,当我得令的时候,有以下情况:

我为木: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尽;

我为火: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尽;

我为土: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尽;

我为金: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尽;

我为水: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尽。

画了个直观的图,如下:

第二种情况:我为主,当我身弱,当我失令的时候,上图已经列明。

这里用尽代替死,旺相休囚尽的规律:同我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这就是五行旺休体系。

【旺】 处于旺盛状态,最鼎盛,最优势,最佳状态;

【相】 处于次旺状态;是旺盛的惯性,趋势的作用;

【休】 休然无事,亦即退休;因为生我,为我之父母,现在退休了;

【囚】 衰落被囚;克制我不成,反成了囚犯

【尽】 被克制而生气全无;被我所克,全无一点生机;

有了这个五行的休王体系,我们就可以理解,四季的休王体系了。

根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筮法·四季吉凶》的资料:

春:震巽大吉,劳(坎)小吉,艮罗(离)大凶,兑小凶。

夏:劳(坎)大吉,震巽小吉,艮罗(离)小凶,兑大凶。

秋:兑大吉,艮罗(离)小吉,劳(坎)大凶,震巽小凶。

冬:艮罗(离)大吉,兑小吉,震巽大凶,劳(坎)小凶。

把上面的四季休王体系,列表如下:

由睡虎地秦简《日书》可知,在秦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依据支干四时休王之理选择时日。

而择日早已见用于殷墟卜辞和《周易》,由此可以推断,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支干四时休王之理。

由商周时期各种载体上的数字卦可知,八卦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意象体系。

而八卦四时休王之理与支干四时休王之理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有理由相信,懂得支干四时休王之理的商周先民同时也已经懂得八卦四时休王之理。

2014年,出土文献终于证实: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以八卦四时休王判断吉凶的筮占方法。

那么八卦旺休体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五行大义·论四时休王》:

“休王之义,凡有三种:

第一、辨五行体休王;第二、论支干休王;第三,论八卦休王。”

五行休王体系,本文开始已经说到,现在论述八卦休王体系,干支休王体系,本文的后面会补录。

“八卦休王者,

立春艮王,震相,巽胎,离没,坤死,兑囚,乾废,坎休。

春分震王,巽相,离胎,坤没,兑死,乾囚,坎废,艮休。

立夏巽王,离相,坤胎,兑没,乾死,坎囚,艮废,震休。

夏至离王,坤相,兑胎,乾没,坎死,艮囚,震废,巽休。

立秋坤王,兑相,乾胎,坎没,艮死,震囚,巽废,离休。

秋分兑王,乾相,坎胎,艮没,震死,巽囚,离废,坤休。

立冬乾王,坎相,艮胎,震没,巽死,离囚,坤废,兑休。

冬至坎王,艮相,震胎,巽没,离死,坤囚,兑废,乾休。

其卦从八节之气,各四十五日。

“凡当王之时,皆以子为相者,以其子方壮,能助治事也。父母为休者,以其子当王,气正盛,父母衰老,不能治事。如尧老委舜以国政也。所畏为死者,以其身王,能制杀之。所克者为囚者,以其子为相,能囚雠敌也。”

八卦从八节之气,以八种运势循环反复。

王,谓盛旺;

相,相助,辅佐;

胎,指始胎;

没,指埋没;

死,澌也,澌者尽也;

囚,拘也,谓禁锢之而制止其所为也;

废,无用;

休,息止,退休。

得时者王,失时者休。《周易》正是按照八卦四时休王之理来推断吉凶。

八卦相重,生成六十四卦。在六十四重卦中,上卦代表着时节,上卦得其时,处于盛旺状态。上卦所处的时态决定着下卦的运动态势,视下卦的运动态势来推断吉凶。大体而言,运逢王、相则吉,运逢胎、没、死、囚、废、休则凶。例如:

谦卦,坤上艮下。坤王则艮死,其运逢死,故占曰“君子有终”。

剥卦,艮上坤下。艮王则坤死,其运逢死,故占曰“不利有攸往”。

井卦,坎上巽下。坎王则巽没,其运逢没,凶,故从卦中寻找出“羸其瓶”之象言此占之凶。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晋卦,离上坤下。离为侯,坤为众,离王坤相,侯安民泰,故曰“康侯”;离为马,故曰“用锡马”;坤为众,故曰“蕃庶”;离为日,故曰“昼日”;离为三,故曰“三接”。晋卦离王坤相,其运逢相,故以众庶一日三受康侯赐马之象言坤运逢相之吉。

八卦休王之理是《周易》运行的内在机制,八卦休王之理左右着对象数的选择与应用。象数本身并不表示吉凶。《周易》是先以八卦休王之理推断吉凶,然后再煞费苦心托意于卦象而言之。

除了以八卦休王之理推断吉凶,《周易》偶尔还单纯依据卦象之义断吉凶。例如:

屯卦,坎上震下。坎王则震胎,其运逢胎,其势弱,故占曰“勿用有攸往”。坎为乱,震为帝王,屯卦有帝王之才生逢乱世之象,乱世出英雄,故占曰“利建侯”。前一句以八卦休王之理占,后一句依卦象之义占。看似前后矛盾,其实各有道理。

升卦,坤上巽下。坤王则巽休,其运逢休,处境不利,故占曰“利见大人”,意思是宜向大人求救。圣人南面而正天下,向明而治,谓之南正。坤为众、巽为信,升卦有取信于众之象,取信于众则为民众所拥戴,故占曰“南正吉”。

依卦象之义断吉凶仅为少数,据八卦休王之理推断吉凶为绝大多数。总体而言,《周易》是按照八卦休王之理架构而成的。

附注:干支休王体系,

干,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长生水法又称三合水法,系以三合双山五行定水门,长生分金五行定坐向,故称之。

十二长生者: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十二长生也就是干支休王体系。

1、万物未有其象,母腹中未有胎儿,称为“绝”。

2、天地气交,氤n氳n造物,地中草木萌芽,父母交欢,精卵妙合,称为“胎”。

3、万物地中成形,胎儿母腹中成形,称为“养”。

4、万物破土,胎儿坠地,称为“长生”。

5、万物初生发芽,胎儿洗澡去垢,称为“沐浴”。

6、万物茂盛荣秀,古人18岁成丁带冠,称为“冠带”。

7、万物丰满成熟,人在30岁左右,称为“临官”。

8、万物熟透之时,人在壮盛之期,称为“帝旺”。

9、万物盛极而衰,人在花甲之后,称为“衰”。

10、万物虫害侵挠,人气衰患疾,称为“病”。

11、万物气尽,人死,称为“死”。

12、果实入庫,尸首入土,称为“墓”。

其实,这些状态都是相对的,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数理体系,表达事物的象数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