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朱元璋意义非常的龙江—龙湾之战

 金色年华554 2018-05-18

正二十年(1360年)上半年,除了军事行动,朱元璋还有另一大收获。三月,刘基在朱元璋的几次相请下终于归顺了朱元璋。不过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扭转天下局势的机会,竟然在闰五月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到来了。




西线的灾难开始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初一日,陈友谅发动了鄱阳湖决战之前对朱元璋最大的一次攻势,以舟师大举进攻太平府。太平守将枢密院判花云与朱文逊率领仅仅三千军马抵抗,凭借坚城竟也抵挡住了陈友谅大军的围攻。于是陈友谅决定改变策略,他发现太平府城墙倚江而建,自己的战舰能直抵城下,士兵可从船上直接登城进攻。面对这一致命弱点,朱元璋由于此前主要将目光集中于东线,竟然没有进行有效的补救。于是,陈友谅“引巨舟泊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城遂陷”,花云等被俘,皆不屈而死。

 

陈友谅占据太平后,应天局势立即显得十分危急。陈友谅此时志得意满,很快于闰五月初三日杀害徐寿辉,随即称帝,国号汉,建元大义。

 

之后,陈友谅立即率军直扑应天而来,为了确保成功,陈友谅还派人联络张士诚,相约对朱元璋东西夹击。不过张士诚与后来鄱阳湖之战时一样,并没能有效配合陈友谅夹击朱元璋。我们无法知道张士诚究竟是与陈友谅有过节,还是战略眼光不足,反正他的迟钝给了朱元璋扭转局势的机会。

 

然而面对陈友谅十倍于自己的兵力,此时也出现了主张朱元璋亲征的建议。对此,朱元璋是持保守态度的,他认为亲征并不可行,因为一旦自己率军亲征,陈友谅凭借优势兵力,完全可以避开朱元璋的主力,以偏师牵制朱元璋,却以大军直取应天,半日就可抵达。如此,朱元璋必定首尾不能相顾。最后,朱元璋亲自确定了迎战陈友谅的战略,在龙江-龙湾地区迎战,此次战役,也成为鄱阳湖决战之前,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命运的最重要一战。


 

为了将陈友谅诱入既定战场,朱元璋决定先施一个反间计。他将康茂才找来,定下伪降的计策。康茂才派遣自己手下的一位老阍者前去陈友谅处表示,愿意归降。陈友谅在确认康茂才防守江东桥且江东桥为木桥后,相信了康茂才的话,约定陈友谅军至江东桥呼喊“老康”,康茂才即率众反戈一击。朱元璋知道陈友谅已经中计后,立即赶工将江东桥改为铁石桥,然后在龙江-龙湾地区部署战场。朱元璋让邵荣、冯胜率五翼军三万人屯于石灰山侧,常遇春屯于龙湾,徐达屯于龙江城南门外,杨璟则驻兵大胜港,张德胜、朱虎则率舟师出龙江关外。至于朱元璋自己,他亲自“总大军于卢龙山,令持帜者偃黄帜于山之左,偃赤帜于山之右”,并告诫全军:“寇至则举赤帜,举黄帜则伏兵皆起。”全军严阵以待,迎接陈友谅的到来。

 

闰五月初十日,陈友谅率军东下至大胜港,然而这里有杨璟率军抵御,水路狭窄,只能通过三艘船。于是陈友谅引军退出,转往江东桥,希望能在康茂才的配合下突破这里。然而当陈友谅抵达江东桥时,却发现这座桥是一座铁石桥,大为惊讶,连呼“老康”也没有回应,陈友谅才终于知道自己上当了。此时,陈友谅的弟弟五王陈友仁已经率军准备进攻龙江城。龙江为秦淮河北流入江水道,由龙江沿着秦淮河可以直抵应天府城壕,可见龙江城地位之重要。因此,朱元璋于此不仅布置了重兵,加固城墙并深挖堑壕,更“创莲花桩于江濒二里许以拒舰”。汉军(徐寿辉死后,陈友谅建立汉政权,其军队称“汉军”)到此,发现龙江不同于太平,不能以战舰抵近攻城,陈友仁于是转而率舟师进攻石灰山,同时以赵普胜原来的部将张志雄,率原属赵普胜的军队进攻龙湾。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张志雄虽然因为骁勇善战而被称为“长张”,却因为不满陈友谅谋杀赵普胜而在此战中不肯尽力,最后影响了战局的发展。

 

张志雄的军队在龙湾遇上了常遇春,邵荣则在石灰山迎战五王陈友仁,徐达负责驻守中路策应。不料,常遇春与张志雄于龙湾交战,“数战不利”,蔡镇抚在内的数十名骑兵全数阵亡。邵荣与陈友仁于石灰山交战,双方相持不下,然而居中策应的徐达在对陈友仁的战斗中同样陷入不利局面。陈友仁所部在取得一定优势后立即弃舟登岸立栅,进行追击;其锋芒甚锐,但也逐渐远离了战船。朱元璋抓住战机,命邵荣沿江向西截击,切断了登陆的汉军与舟师的联系,汉军首尾不能相顾,随着此后朱元璋方面发起的反攻,终于大败。张志雄方面本无战心,此时又遇上风急水涌,于是索性全军投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方面,正在邵荣率军截击登陆汉军时,一场阵雨来到,迟滞了登陆汉军的进攻,朱元璋则反过来利用了恶劣天气,举起赤帜,诸军尽起与登陆汉军交战。阵雨停止后,朱元璋又命举起黄帜,包括冯胜、常遇春在内的伏兵尽出,徐达、张德胜、朱虎也赶来会合,终于以局部优势兵力击溃了登陆汉军。陈友仁知道作战已经失败,于是赶紧率登陆汉军撤退,不料又遇上退潮,加上张志雄投降,断绝了陈友仁的另一条退路。登陆汉军只能艰难地退往江岸,“舟胶浅,卒不能动,杀溺死者无算,俘其卒二万余人”,陈友仁侥幸登船退走,陈友谅则“乘别舸脱走”。陈友谅原来所乘战舰坐席下,之前康茂才写给他的信也被缴获,徒然给朱元璋提供了笑料。

 

陈友谅既然在龙江-龙湾之战大败,朱元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进一步削弱陈友谅的大好机会,立即于次日命廖永忠、俞通海率水军逆流而上,开始乘胜追击,同时以余元帅趁机第三次进攻安庆。


朱元璋军先于慈湖、三山一带纵火攻陈友谅水军,又于采石再度大败汉军。陈友谅在心腹猛将张定边的掩护下放弃太平,一路退回根据地江州,朱元璋军则一路追至池州才返回。余元帅也成功占领了安庆这一应天上游要地。在整个追击过程中,朱元璋军方面损失了张德胜、观音奴两员将领。

 

陈友谅败走后,朱元璋迎来了一个向西大发展的时期。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即陈友谅败走当月,佥院胡大海亲率大军攻占信州路,改信州路为广信府,同时立龙虎翼元帅府。六月,枢密院判耿再成于庆元县再度击败石抹宜孙,将他进一步逐出浙东地区。李文忠则于八月攻占桐庐辉寨,于九月升为同佥枢密院事。同样在九月,徐寿辉旧将欧普祥也派人向朱元璋输诚,进一步削弱了陈友谅方面的力量。最终,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龙凤政权加授了朱元璋一个合乎他身份的爵位——吴国公。

 

朱元璋成为吴国公,又迈出了自立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他不仅立即开始改置官署,同时也要在军事上有所作为,因此就有了朱元璋亲征江州之战。


本文摘自《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侍卫亲兵眼中的洪武大帝与明初史事》

从江淮到大漠,重走成就明帝国霸业的征途;置身军帐和宫廷,亲临朱元璋回筹转策的每一个瞬间;跟随开国的大臣和将领,触摸一个更真实的洪武大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