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个孩子如何赚钱养活自己一天——简道以明家馆(南沙)11月旧书义卖活动全记录

 Richard_X 2018-05-18


在过去一个月的物品拍卖过程中,发现好多孩子对钱没有概念(会花100元买小铁盒),对于物品的价格与价值不对等没有意识。为了孩子们真正体验到赚钱的过程,慢慢建立物品与价格的等值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做事中训练大家的团队协作、活动策划、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等。我们组织了旧书义卖活动——通过卖书的钱养活自己一天。下面是本次社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记录。


一、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前一天,孩子们将家馆挑出来的一些旧书,按书的厚薄平均分成三堆,然后大家推荐3个组长,由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组建了3个团队,各自对书进行了分类整理、人员分工、销售策划。

有的小组把书按年龄段分好,准备卖给不同年龄的人,有的小组把书按类型分成不同的系列,准备成套销售,人员分工上有安排人员负责守摊,有人负责出去推销。

在销售策划中有小组提出价格可以随喜的方式结缘给有需要的人,也有想到通过运动展示来吸引路人关注,还有想到买一送一的方案。


在模拟卖书过程中,每个小组轮流以老师为销售对象进行演练,一组完了大家给他们提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刚开始不会礼貌问候,没有与对方建立链接就直接推销。


下一组的同学马上吸取经验,会问对方家里有孩子吗?同时简单做自我介绍,并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意图,才开始卖书,但这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就是只关注到自己的需求,而忽略对方的需要,比如说我们为了养活自己一天必须卖书等说辞。


还有在推销的时候会说“这本书一定适合您的孩子!”这样绝对的话也不妥当,龙老师提醒应给客户选择的自由换成说“您看看有哪本书适合您家的孩子?”是否对方更易接受,这也体现了沟通的艺术。


最后龙老师还给大家讲了催眠大师小时候为了生存,把书成功卖给一个不识字的农夫的故事,让孩子们思考如何能够打动别人?



二、活动中真正考验开始了


早上孩子们比平时提早了半个小时,打扫好内务卫生就各自背上自己小组的书,集体徒步到南沙集市准备卖书。活动开始前龙老师提醒大家今天如何欢喜的做一个经营者,能够服务别人!


7:30来到南沙老街,每个组5个孩子各自成队在街上转了好几圈有点不知所措,组长犹豫要不要摆地摊,有同学被市场各类的商品吸引了目光,需要组员提醒跟队,有人提议分头推销,有人开始抱怨自己的书包太重,但一直很难开头。


最后组长带着一个组员拿着书去推销,让组员在一个地方等并想办法,有的组员入迷的看起书来,有的组员积极讨论书怎么定价,想开口第一句话怎么说……


推销的同学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好对象,6岁的若桉被安排去推销,结果他只是把书给别人不说话,人家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好辛辛而归。


2个组长走了一圈回来发现刘乐组已经摆好地摊,感觉比这样拿着书到处跑靠谱多了,于是决定还是必须摆摊,可找位置不容易,到处都挤满了摊位。


到了上午9:00还在街上走走停停不知怎么办,个个满面愁容,对市场上的商品也没有兴趣,这时有两个组还没有卖出一本,大家都有些泄气,组员相互抱怨,有人开始喊饿了。


闻起组比较幸运,后来遇到一个卖衣服的阿姨听他们讲了自己的故事后愿意让出自己的摊位一点位置给他们摆摊,同时还给他们买了第一本书以示支持。


奇峰组没那么幸运,一个组在街上走了好几圈,好多地方还没放下书来就被人家赶走,不过最后还是找到一个小地方,终于安定了下来,结果摊一摆好就有人围观,孩子们很积极介绍,感觉有点打开局面了。


我回到第一个摆好地摊的刘乐组,发现无人问津,他们把书摆放得非常整齐,一直埋头整理书,有人停下来看,他们也不知道上前介绍,对客户不理不睬,也可能是不好意思推销。


同学负责拿书去推销,发现人家都不理,也没有了信心。最后他们发现那个地方属于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人们总是挤来挤去,而且非常匆忙,没有人会停下来看看,于是他们又收起书来重新找地方。


最后在一个相对偏僻一点的婴儿用品店外面停下来继续摆摊,这里虽然人流量不是特别多,但带着孩子的人多,而且都感觉她们是闲逛更有时间停下来多看一眼,这样就有机会了。


慢慢的孩子们从放不下面子,到会主动叫卖,揽住过往的行人进行推销,奇峰组终于在身后店铺开门前,(店铺开门他们又得搬位置)来了父子两人,他们全都围上去推销书和拼图,把好多书都拿出来介绍了遍,见那爸爸比较支持孩子阅读就推销了一套书给他,总价15元,虽然马上又得搬摊位,但这笔“生意”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几个人开心地收拾起书又另外找地方去。


刘乐组由于地段人流量不大,卖出的比较少,不过有位阿姨仔细挑了6本书,当问到孩子们多少钱时,孩子们说随便给就可以了,这阿姨一方面认为这些书是有价值的好书,另一方面也被孩子们出来社会实践这样的精神打动,想支持孩子们,给了孩子们100元,孩子们都说太多了,又送了一些书给阿姨。


到了上午10:30点都没有一个人吃早餐,除了个别人叫饿,大家好像都忘了这事,有两个组都换了好几个地方摆摊,销售也有了些成功的经验,都专注在事情上,认真的观察着过往的人群,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也能从容地处理,被拒绝了很多次之后再多一次也没关系,团队之间也少了些抱怨,会相互鼓励支持。


卖书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才结束,三个组分别卖出了213元、86元和75元的总金额,除掉每本书一元的成本给了老师(每组上交40元),都有足够的钱买到早餐和午餐。


闻起组花钱很有规划,大家一起买,早餐共花了5元买了饼,午餐每人一碗云吞6元,总共花费每人7元,个个都吃得饱饱的,很满足的样子。


刘乐组由于总额较多,感觉大家也挺辛苦,就每人发了12元,自己买,结余较多钱准备资助其他组不够钱的同学。


奇峰组花钱没有计划,组员一说饿就从公款里随便拿钱给组员去自己买早餐,有人早餐去彩碟轩买面包,花了8元,结果还不饱,每个人花的钱都不一样多,赚的钱全部花完,还有同学借钱买了小玩具。


三、活动后的反思和总结


结束后大家把剩余的书收好,龙老师带着孩子们重新在街上仔细地再观察了一遍,看街上集市和店铺是如何经营的?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哪些摊位生意好,原因是什么?生意不好的店主原因又有哪些?

。。。。。。


一路走一路思考老师的问题,孩子们这时走在街上轻松自如的感觉和之前在街上焦头烂额的心情完全不一样,突然有种幸福感!


龙老师还带着我们走到一些街头小巷,让大家看看这里是否也有我们的潜在客户群体,除了在集市上摆摊,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去一些店里推销,这里是否有更多合适的人群,这里的人是否更有时间来听我们讲故事,因为人们对书不一定有兴趣,但对人有兴趣,对故事感兴趣,我们有没有用故事去打去别人,是否真心为别人服务……龙老师通过各个方面的提示给孩子们打开思路!


回到家馆,每个组围绕着今天的收获、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暴露哪些习性?下一步怎么打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演讲。


通过几个组不同的赚钱情况和消费现象,龙老师给大家讲到社会现象,有的人赚钱多也花钱多(如一些富豪),有的人赚钱多却花钱少(如一些慈善家),有的人赚钱少也花钱少(如社会很多的底层人),也有的人赚钱少也花钱多,甚至不惜借钱消费,那会是社会的哪一层人?


我们又想成为哪一类人呢?是身本家(靠身体力气赚钱如工人)、智本家(靠知识赚钱如老师、医生等)还是资本家(靠投资赚钱如马云等社会中的精英)?又如何才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一类人呢?


为了总结,有的小组从下午一直讨论到晚饭时才结束,晚上每组10分钟集体上台演讲,大家的收获总结如下:

1)体会到社会现实残酷、弱肉强食;

2)团队通过打磨学会了合作和相互支持;

3)体验到饿的感受之后再也不挑食;

4)多次被拒绝后抗挫折力得到提升;

5)通过吸引顾客,了解人的心理,学会观察人;

6)通过观察市场经营看清了一些泡沫和假相,以后不容易上当;

7)通过有规划的花钱,懂得节制欲望;

8)会随机应变做出有效的方案。


存在的问题如下:

1)好面子;

2)思维还不够开阔;

3)对环境的觉察力不够,有时自己组员挡在了摊位前;

4)有抱怨的情绪,不够团结;

5)乱花钱;

6)准备不够充分。


大部分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决定将剩下的书再利用一次时间要去卖完,要在事情上来磨练自己、修正自己!同时老师把全程演讲录像,让孩子们通过观看自己的演讲视频来提升演讲能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从准备策划、演练到实践过程、再到总结演讲,才算圆满结束,在这过程中,除了孩子们亲身的体验到各种感受,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龙老师随时随地引导,提出的那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孩子们不只是身体在劳动,同时眼睛在观察、大脑在思考、用心在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