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州农业概况 20170608

 大德务农 2018-05-18

一、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徐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优势产业基地众多,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基地、秸杆养畜示范区、林业科技试验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是全国五大蔬菜产区、全国四大胶合板加工基地,是中国银杏之乡、苹果之乡、三水梨之乡,出口白蒜、食用菌、特菜、奶业、肉鸭等5项为全国单打冠军。2015年,全市耕地面积913万亩,居全省第二位;乡村人口、劳动力人口、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分别为675.3万人、358.5万户、132.8万人,均居全省第一位。徐州农业在全省分量很重,农业经济指标有10个单项位居江苏第一,即设施农业面积、设施农业比重、蔬菜面积、水果产量、家禽出栏、肉类产量、牛奶产量、林木覆盖率、林木蓄积总量、林产品加工业。


一是农业经济总量领跑江苏。201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含林业二产)1595亿元,同比增长8.6%;农业增加值(含林业二产)722亿元,同比增长7.9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274元,同比增长9.2%。“十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1 %,增加值年均增长14.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6%。农林牧渔业一产总产值中,农业产值占比60%,畜牧业占比30%,林业、渔业和服务业占比10%。效益不高的种植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内部结构逐步由粮食产业向蔬菜园艺业倾斜,粮食产值占比19%,比2010年下降8.8%,蔬菜园艺产值占比71%,比2010年提高16.3%。


二是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2016年粮食总量实现“十三连丰”,全市粮食总产93.8亿斤,亩均单产847斤,与去年基本持平。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94.2亿斤,比南通高26.7亿斤,位居全省第二;亩均单产852.8斤,比南通低17斤,位居全省第十三。同2010年相比,总产增加6.1亿斤,增长率为7%;单产亩增32.8斤,增长率为4%。我市粮食生产与苏南相比,以旱田作物为主,播种面积大、产量低。从播种面积上看,2015年全市水稻面积28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25.5%,比南通低7.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5个百分点。从自然条件上看,苏南水稻生长期170天左右,我市150天左右,亩产比苏南低了34斤左右。从水稻内部结构看,尚未实现水稻粳稻化,杂交水稻占比45%,虽品质不佳,但有市场需求,主要销往我国西部地区。


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产业经营水平始终保持全省前三位次。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7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8:1。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3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60家,市级27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310亿元,企业带动农户206.9万户,同比增长分别为8.6%和 8.9%。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7个,省级以上集中区认定数量全省第一。“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产品年出口额保持在3亿美元以上, 2016年为5.19亿美元,居全省第二,增幅为35.1%,居全省第一。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0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区5个。


四是高效设施农业保持全省第一。2016年,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21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615万亩,总产1800万吨,总效益200亿元,建成10个万亩省级永久性菜篮子基地,60%的蔬菜实现市外销售。设施装备普遍优化,日光温室、标准钢架大棚比重明显提高,增量占比达到85%。 “十二五”期间,设施农业面积五年增加了79万亩,占比22%,连续10年保持江苏省第一。2016年,规模养殖保持稳定,全市肉产量128.2万吨,禽蛋产量49.97万吨,奶产量16.14万吨,畜产品总量居全省前列,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比重达到68%。设施渔业亮点突出,2016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8.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5.02亿元。徐州金鱼唱响全国,观赏鱼业面积和效益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五是绿色生态徐州建设实现新跨越。2016年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8万亩,林木覆盖率30.31%(2015年林木覆盖率为32.5%,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后因省森林资源清查调低)。果树面积稳定在150万亩,果品总收入42.5亿元,果品面积、产量、效益均居全省第一。“十二五”期间,全市五年完成植树造林54.17万亩,“二次进军荒山”实现10万亩山体绿化全覆盖,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荣获绿色江苏突出贡献奖、实现连续2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6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59.9%,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78.4%。农业标准化持续推进,2016年全市“三品”总量新增402个,累计达到4000个,认证有效数和总量保持全省领先。我市农产品拥有全国著名商标13个、江苏省知名品牌53个,市级名牌农产品86个;邳州大蒜、新沂板栗、贾汪大洞山石榴、沛县樊哙狗肉等6项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


二、今年农业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


2017年,全市农业经济工作以转变发展方式,补齐发展短板,调优发展结构为重点,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抓创建工作,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突出农业产业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农村社会可持续,完善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预警机制,形成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力争年底达到创建标准。二抓示范带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全力打造黄河故道现代农业、城郊都市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条产业示范带,完成21个园区建设任务,建成我市现代农业示范精品园区。三抓徐菜入沪,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县区“四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批示范蔬菜种植基地、建成一个上海市商务局认定的挂牌基地、在上海设立一家农产品直销窗口或配送中心、引进一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四抓指标监测,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农业现代化指标监测,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短板,特别是由政府部门行政手段推动的指标,要年底补齐短板,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等指标。

主要预期目标:①农业总产值增长7%,农业增加值增长4%。②粮食稳定在108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扩大到295万亩。总产97亿斤以上,力争小麦、水稻、玉米单产分别达820斤、1150斤和850斤。③设施农业新增10万亩、改造升级10万亩,总数超过200万亩。设施农业总量、占比、效益持续保持全省第一。④保持畜禽产品有效供应,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05万吨、50万吨、16万吨。⑤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增“三品”认证数200个。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⑥绿化造林新增6万亩,果树面积稳定在150万亩,总收入超过45亿元。⑦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企业带动农户数量分别稳定增长在10%和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5:1。


三、全市一季度农业经济情况


今年一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含林业二产)328.2亿元,同比增长7.5%;农业增加值(含林业二产)135.4亿元,同比增长7.4%。一是粮食生产。去年秋播主动压缩低产小麦6.3万亩,全市夏粮播种面积调减为520.3万亩。目前小麦苗情总体转化向好,夺取夏粮丰收希望很大。二是设施农业。以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一季度新增2.2万亩,改造提升2.5万亩,高亢山区新建设施农业1.2万亩。新增设施渔业面积0.34万亩,完成省下达任务的97%。三是畜牧业。今年以来,生猪出栏价格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养殖效益依然较好。肉牛、奶牛养殖效益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肉羊养殖效益略有亏损。受人感染H7N9病毒的影响,肉鸡、鸡蛋行情低迷,养殖场户亏损严重。四是生态绿化。目前全市成片造林5.39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35%;新建及更新农田林网26万亩,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44个,培育珍贵用材树种119.2万株。五是农产品质量监管。组织开展全市农药及农药使用、生鲜乳违禁物、生猪屠宰、农资打假等六项整治活动,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143家次,抽样速测7226个,合格率99.8%。新增“三品”认证数69个。六是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7.8%,带动农户224万户,同比增长8.3%。1-3月份,农产品出口额1.34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二,创我市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