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初河蟹塘里就有蓝藻了,今年怎么会提前那么多?

 昵称35015654 2018-05-18


笔者在苏南地区做技术服务的时候,在五月一号左右就已经发现池塘中开始有蓝藻的影子依稀出现,从业水产四五年,接触蓝藻也有四五年了。

我依稀记得前几年第一次接触蓝藻的时候是在苏北地区,那一年我记得最早遇见蓝藻的时间是在6月10号左右,而这几年不断刷新这个记录,今年记录更加吓人,5月1日就已经发现蓝藻了,那么如此算来,我们距离卖蟹还有近5个月的时间,今年可谓蓝藻横行,那么许多人就会问了,为何今年的蓝藻会如此提前?笔者分析一下几点:

1、往年发生蓝藻,池塘中存在大量的蓝藻孢子;
2、整体水温比往年偏高,所以温度适宜蓝藻生长;
3、池塘水体净化能力较差;水草藻相不好;
4、池塘残饵粪便分解不完全;
5、池塘菌相比较差。

以上为笔者总结的几点原因,那么我们其他池塘目前该如何预防,以及出现蓝藻应该如何控制笔者给予以下几点:

1.如果池塘下风口出现少量微囊藻漂浮,请及时使用嗜藻菌+靓水进行控制蓝藻。
2.定期使用整底,并且投喂冰鱼池塘要泼洒解毒应激精华液,消除油膜;
3.水草活力差,及时补充根肥,使用草立健连续干撒两次;
4.池塘补肥的同时,一定要在肥料中添加靓水,调节池塘菌相;
5.要对饵料进行把控,切勿盲目投喂。

总结,蓝藻问题是世界难题,没有绝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调节水体中的池塘环境,把环境维护做在前面,相信往年的惨痛经历都已经让我们成长,蓝藻问题重在预防!


作者:南京仕必得水产 李明


高温桑拿天河蟹池塘蓝藻的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


蓝藻的防控一直广大养殖重点关注的问题,每年到了高温季节蓝藻都会“如期而至”。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质恶化、水草腐烂情况严重,蓝藻的爆发时间也越来越早,今年苏南地区许多塘口早在5月份池塘就满是蓝藻。其实高温季节大部分池塘都会起蓝藻,但有的塘口爆发而有的塘口虽然有但不多,维持了很好的透明度,这就要看能否在蓝藻呈爆发之势前防控好。

什么样的池塘易发蓝藻?

1、水草种植过密,过多的塘口
水草过密、过多,势必会导致其缺氧进而枯萎腐烂,尤其是伊乐藻,本身在中后期温度高了以后就不怎么长,更易腐烂坏水,水草大面积腐烂一方面为蓝藻滋生提供了营养的“温床”,同时缺少水草的净化作用水体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发。

2、经常过量施肥(有机肥、化肥)的老塘口
很多养殖户认为前期要多施肥,水才能肥得起来,其实这是片面的,影响前期肥水的原因很多(光照、温度、藻类数量、营养、浮游动物等),并不是只要多下肥就行,笔者观察到前期有机肥和化肥下得过重的塘口二壳以后蓝藻基本就起来了,特别是有机肥下得重的塘口很容易起微囊藻。

3、“死水”塘口
简单说来就那些不怎么换水,水体流动性差,四周有较多遮挡物(树林、建筑物等)影响风力作用的塘口。这些塘口由于上下层水体对流较少,又没有新鲜外源水引入,导致水草、藻类易老化,水质变浓,而蓝藻就喜欢在这种静态水体中生存。

四周被树木遮挡,风力作用弱影响水体对流

4、常年不清塘的老塘口
养殖了多年而从不清塘的塘口中后期爆发蓝藻已经成为常态,由于不清塘,底部蓄积的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温度一高,必然富营养化,一旦打外河水,蓝藻引入,必然大量爆发。

5、过量投饵的塘口。
有些塘口盲目投饵,认为投得多就一定长得快,其实是片面的。要根据温度、天气、河蟹蜕壳情况、食欲及饵料配比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详情可见24节气养蟹法或咨询当地技术人员),投得多而吃不掉是没用的,反而坏水,导致蓝藻爆发。尤其是高温季节,建议减少冰鱼等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前期投喂冰鱼也要看水质情况,水色发浓、发暗、水草长势不好、缺氧、氨氮亚盐高等情况下也不建议过多投喂。

高温期冰鱼投喂要控制

残饵过多易爆发蓝藻

如何防控蓝藻爆发

1、保持水体流动性,定期换水、开动增氧机,促进上下层水对流。
2、前期肥水工作要到位,构建以有益绿藻、硅藻等为主的藻相结构,形成种群优势,争夺蓝藻生存和营养空间,中后期加强水草管理,减少草烂,能有效控制蓝藻爆发。建议前期使用藻肽(2亩/瓶)+藻乐肥(4亩/袋),促进有益藻类繁殖。
3、合理控制水草密度,做好中后期水草管理(疏通草路、打草头)防止水草缺氧枯萎。若要施肥长草,建议使用众草乐等颗粒性肥料,少泼化肥(水草吸收无机营养盐主要是通过根而不是叶)。
4、前期肥水尽量用生物性肥料(益生菌发酵),少用有机肥、化肥。新塘口适量添加些有机肥,但不可过多。
5、套养些鲢鱼,帮助控制蓝藻等有害藻类滋生,但不要过多,以免导致藻相不平衡和加剧生物性耗氧。
6、中后期发现伊乐藻开始衰败时,要及时捞除上浮的伊乐藻(根部发红、发黑的水草基本上都要烂),水草大量腐烂的情况下一定要换水同时移栽部分水花生,使用FS活力菌+底立安稳定水色。
7、在饵料中可添加CB活力素、乳酸菌等益生菌,促进饲料转化,减少水中氮、磷的排泄。
8、中后期建议每隔10天左右使用一次靓水(4亩/袋)+整底(2亩/袋),严格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9、少量蓝藻滋生的情况下(一般下风口和四周浅滩处较多)可先用药物局部处理,然后定期泼洒靓水进行防控。
 
使用微生物来防控蓝藻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调节池塘氮、磷比,与蓝藻争夺营养源、控制富营养化来达到抑制蓝藻的目的,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在高温季节定期使用(每月2-3次)FS活力菌或者靓水,安全有效地防控蓝藻爆发。

慎杀蓝藻!

蓝藻大量爆发时,建议不要使用药物大规模杀灭,首先蓝藻死亡后会产生大量藻毒素(蓝藻未死亡时藻毒素存于蓝藻细胞内,很少分泌到水中,一旦死亡后细胞壁破裂,导致毒素溢出),直接影响虾蟹蜕壳生长,再则会产生硫化氢等其他毒素,导致慢性中毒,同时为一些致病菌提供滋生的条件,增加细菌性疾病暴发风险。蓝藻大量死亡后造成的大面积缺氧也是制约池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的最后一句话,蓝藻问题永远是“防”重于“治”!


 作者:南京仕必得水产 杨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