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肛门”与“魄门”

 山东中医竹林 2018-05-18


艾御享堂 2018-05-18







文源/拙夫

提起“肛门”,谁都知道,就是拉屎的地方,因为其处在肛肠之端,故叫肛门。可中医不叫肛门,而叫“魄门”,理由有三:

一是“魄”字与“粕”字是通假字,粕者,糟粕也。那个地方是出糟粕的地方,故叫“粕门”,又可通假为“魄门”。


二是中医讲脏腑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藏魄,故与其相表里的大肠之端叫魄门,就暗示了治疗大肠病有时要治肺。不要小看这种表里相关理论,它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如有些习惯性便秘,怎么吃通便药也不管用,但一降肺气就好了。同样,有些咳嗽,怎么也治不好,如果同时存在有便秘,一通便就好了,这叫“见咳不治咳”。


三是中医有魂与魄的相对观点,肝藏魂,肺藏魄;魂为阳,魄为阴;附气之神为魂,附形之灵为魄;魂主升,魄主降,在这点与肝肺的升降功能一致,肝主升,肺主降,所以有个成语叫“魂飞魄散”,正是体现了这一关系,你不能改成“魄飞魂散”。


更有意思的是,中医认为“魄”是有形的,上吊而死的人,在其地下是能挖到“魄”的,请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人魄”一条的记载。“人魄,此是缢死人,其下有物如麸炭,即时掘取便得,稍迟则深入矣。不掘则必有再缢之祸。盖人受阴阳二气合成形体,魂魄聚则生,散则死。死则魂升于天,魄降于地。魄属阴,其精沉沦入地,化为此物。亦犹星陨为石,虎死目光坠地化为白石,人血入地为磷为碧之意也。”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曾记载了从缢死人地下挖出铁块一样的“魄”的逸闻。那么,魄是从人的什么地方掉出来的呢?显然只能是“魄门”了。


看了以上说明,你认为那个地方是叫肛门好,还是叫魄门好呢?显然是后者。所以,中医文化不可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