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斩断校园欺凌“黑手”!

 想飞的翅膀03 2018-05-18

资料图


校园欺凌和暴力,已经不是陌生词汇,不但近年来频繁发生,而且其严重性、频率和隐蔽性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为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5月16日下午,洛江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黄俊峰警官到洛江第十一中学开展 “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讲座。 

针对中学生容易叛逆、思想波动大、心理不成熟等特点,黄警官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分析了青少年容易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同学们讲解了校园欺凌给个人成长、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期间,黄警官通过PPT演示、播放视频、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师生传授了各类校园欺凌的安全防护技能,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讲座,不仅丰富了在校师生的法律知识,同时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校园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识校园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行为分为三种类型:

直接身体欺凌、直接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

请向上滑动阅览

1

直接身体欺凌是指欺凌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和抢夺、损坏他人财物等;

2

直接言语欺凌是指欺凌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绰号等;

3

间接欺凌是指欺凌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而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攻击, 如:造谣离间、社会排斥等。

欺凌现象的出现,高发于人类心理青春期中期(13-16岁)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剧烈变化的关键时期。这种现象早已存在,且不分国界、地域、文化,出现在青春期的早中晚阶段,只是由于当下网络信息的发达才被更多人去关注。欺凌他人的人群都存在同样的心理动机:对“无能”的消极补偿,这类人群都有物质生活或情感生活的不平衡与缺失,他们通过欺凌的暴力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有能”,这样一群“失衡无能、想要获取心理补偿”的青少年集结在一起通过欺凌能满足自身权利掌握与自我保护的需求。而被欺凌者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经常会处于不合群、人际关系差、独立特行的状态,因此会引起“欺凌者”的关注,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就会产生。弱肉强食的法则就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化的青少年群体中被演化得十分正常,而且这种欺凌与被欺凌的状态是会被习得的,通过社会大众传媒的力量,通过亲身验证的经历,从高年级往低年级传播,从一间宿舍向其它宿舍传播,从一个班级传播到另一个班级,从一所学校感染到另外一所学校。


校园欺凌往往会让孩子心里蒙上阴影,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



坚决不能让校园欺凌这只“黑手”伤害孩子!预防类似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源头杜绝。


平时爸妈们一定要对孩子多了解、多观察,当发现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时,要提高警惕:


1

不愿意上学了

2

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者损坏

3

身体有伤痕

4

睡眠出现问题或者沮丧等

5

  有自我伤害倾向

6

有伤害他人倾向


关于校园欺凌,你还须知道:



此外,学校也要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关心、管教,正确引导教育好学生,发现相关事件,要公正严肃处理。

来源:洛江公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