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前超声如何准确诊断前置血管

 真空真空 2018-05-19

研究发现,在确诊的 35 例前置血管中,有 33 例遵循产前筛查方案在产前获得诊断,诊断时的平均胎龄为 35 周,确诊后孕妇服用类固醇药物,服药时的平均胎龄为 32 周,且大多数病例分娩前未重复服药。所有 33 例患者均进行了剖宫产,其中有 21 例为择期手术,其余 12 例为紧急剖宫产,包括 8 例早产,2 例胎膜破裂,2 例阴道出血。所有分娩的新生儿均全部存活。另外有 2 例未按产前筛查方案进行,产前未能获得诊断,分别在分娩时发生出血和胎儿窘迫,进行了紧急剖宫产。

研究还发现,部分前置血管可自行消退。此外,即使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若血管横行于宫颈上方,声像图矢状面上呈小圆形低回声结构,容易漏诊(图 2);而若血管矢状走行时,则因显示为线状结构,则很容易辨认(图 3)。尽管研究中及时使用类固醇药物,但分娩后新生儿仍有较高比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作者还提到,部分前置血管病例并未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图 4)。


图 2 A 前置血管二维超声图像示血管横行于子宫颈上方,表现为宫颈上的圆形低回声结构(箭头示)。双星号示宫颈内口,单星号示宫颈外口,h 示胎儿头部;图 B 为同一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图像


图 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显示前置血管纵行于宫颈之上,血管呈线状外观,很容易辨认。箭头指向宫颈内口,h 示胎儿头部


图 4 经腹超声检查显示血管前置。患者并无相关危险因素,脐带插入正常,单叶胎盘,无低置,然而检查中发现脐血管(箭头示)于子宫颈内口(C)处由胎盘一侧走行至另一侧。b:膀胱

作者指出,产前超声超声准确诊断前置血管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死产和围产期疾病,若未能产前准确诊断,其围产期死亡率可高达 56%,若能产前明确诊断,则产后存活率近 100%。目前,以血管到宫颈内口的距离诊断血管前置仍存在争议,作者认为若该距离在 2~5 cm 时,应注意其潜在危险,应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基于个案选择处置方案。

作者认为,应用美国超声医学会的标准对血管前置进行常规超声筛查,几乎总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围产儿死亡,建议将前置血管作为常规产科超声筛查项目。

原始文献链接:
https://www.ncbi.nlm./pubmed/290481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