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部某县为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5-19

摘要:如今,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寻求转型升级、争取未来发展先机的重要机遇。以西部某县为例,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体系架构,从内部与外部剖析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从管理与技术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途径。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产生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这一理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抢占下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而被世界多国追捧。我国当前处于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需进行大胆创新和勇敢实践。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1],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2]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在特定空间上的具体体现[3]。建设智慧城市已经在全球各地获得广泛认同[4],对于城市摆脱危机、寻求经济增长和争取未来发展先机产生了重要影响[5]。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充分条件,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改善民生、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三)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新加坡提出2015年建成“智慧国”计划;丹麦制定建造“智慧城市哥本哈根”计划;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实施“Smart Grid,Smart City”示范工程;2010年韩国启动了“Smart Seoul 2015”计划[6]。2014年3月,我国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列到国家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中。从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试点智慧城市名单到2015年4月公布第三批试点名单,国家审批通过的智慧城市试点数已达到290个,其中西部12省份相继申报获批试点城市达到70多个[7]

二、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管理与运行的各个领域,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需要克服内部管理和外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障碍,应在管理理念、技术上、制度和体制上进行创新和应用,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状态,破除体制上的壁垒,实现跨职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全面整合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从而支撑核心系统的协同运作。智慧城市的业务框架面向城市经济运行和产业升级,满足网络和信息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和政务民生、城市运营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合理、先进、安全的高技术和高弹性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8]

观察|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部某县为例

感知层。感知层侧重于对数据的测量和记录,通过全方位覆盖的物联网设备和感知网络获取各类数据。数据通过网络层传输到数据层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在应用层体现并反馈结果,形成反馈循环机制。感知层包括对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水利、交通、医疗等各领域的感知,是支撑智慧城市健康运行的信息来源。“测量”观念是智慧城市的关键,“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智慧城市[9]

网络层。网络层由物联网、通信网络、互联网和专项网络构成,共同实现各类型数据及时和安全的传递,是整个智慧城市的中枢。网络层保障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输速度。

基础设施层。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基础,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承载和保障。基础设施层主要提供数据存储和备份服务、计算服务、传输服务等。

数据平台层。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在数据层进行存储。大数据处理平台挖掘和分析数据背后的知识和规律,并通过各类应用系统支持管理和决策,从而促进社会管理智能化。数据平台层包括储存城市信息的各类数据库以及大数据处理平台和技术。

应用系统层。基于公共云平台建立的各类应用服务系统,涉及到智慧产业、智慧管理、智慧民生领域中的方方面面,以满足城市管理、民生建设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现实需求。

用户层。用户层指明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有利于政府部门提供全面的服务,更高效地管理社会中的各类事务。为企业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撑企业产业升级、管理升级,提高本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公众带来更加便捷和广泛的公共服务,加强民生建设。

智慧城市保证支撑体系。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其每层业务建构的能力建设都需要广泛而综合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运营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这些体系架构贯穿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阶段和层面,确保智慧城市健康、高效、稳定的发展和运行[8]

三、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要考虑城市现存的实际问题,还要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同地区,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项目建设的内部阻力与外部障碍也不同。从西部某区域的智慧城市建设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如图2所示):在内部层面,政府管理职能条块分割、项目监督与把控不足、信息共享程度不足、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在外部层面,存在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包括信息化程度低、业务覆盖面待拓宽、现有设备陈旧、信息系统安全性存在隐患、资金缺乏等。将西部某县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关键性问题。

(一)城市管理条块分割严重,成为项目推进的内部障碍

在城市管理方面,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区域之间,常常存在利益上的牵扯,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之间往往存在冲突。这不仅体现在子系统内部利益之间的相互冲突,而且更多反映在局部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的冲突上。当代中国城市普遍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管理粗放、职责交叉、缺乏协调等弊病。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如果不能妥善协调、统一目标,将影响项目推进速度和建设质量。

观察|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部某县为例

(二)资源整合困难

智慧城市的“智慧”源于大数据,数据整合是重中之重。从技术角度来讲,不同部门和企业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不尽相同,资源对接和信息传递不能保证及时、准确、完整。从管理角度来看,“城市病”的问题普遍存在,不同部门之间因利益划分、管理分割等问题短时间难以实现信息和资源高度共享。因此,破除各部门和平台之间的共享壁垒迫在眉睫。

(三)智慧服务建设不足,信息化基础薄弱

西部多处地区信息资源建设基础薄弱,与其他先进省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譬如,缺乏承载政务、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造成各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不足,同时也影响政府履行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事的职能;很多部门现有机房、服务器和应用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且设备陈旧;城市整体信息化建设覆盖率不足;业务覆盖面不足,缺乏部门之间联动互通的典型应用。

(四)相关人才匮乏,平台管理与维护力量薄弱

高层次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而西部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人才匮乏。其一,精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数量不足;其二,在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有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才凤毛麟角。

(五)应用系统建设不“接地气”

智慧平台上建立的各类应用系统应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当前,西部地区智慧平台运营存在应用系统落实效果差、群众基础薄弱,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另外,缺乏针对当地特色产业的应用系统,未能带动特色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智慧系统的价值发挥不充分。

四、解决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的对策

解决西部某县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的对策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如图3所示)。

一是管理层面。管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至关重要,甚至决定项目的“生死”。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尤为重要。

二是技术层面。对城市改革而言,智慧城市不仅是理念上的创新,更要求技术上的创新,其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其策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观察|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部某县为例

(一)统一规划,加强协调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巨大系统,要从更长远、更广泛、更多视角来分析和研究。智慧城市应由分散规划与建设,转变为全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应调动各相关部门参与其中,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积极磋商切实可行的共同方案。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要配合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为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资源整合,破除信息“孤岛”

城市管理需打破条块分割状态,为资源整合,破除信息孤岛创造条件;技术上,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防止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充分整合资源,促进共建共享。

(三)构建智慧基础设施,加强与顶层设计的衔接

一是加强城市通信网络的部署,包括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及移动网络。二是加快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基础平台承载着其上的各类智慧应用,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管理和网络设备。三是加强与顶层设计衔接,结合实际选择最优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加强项目监管,使智慧城市建设朝着预期方向进行。

(四)培养引进信息化人才

智慧城市建设必然要建立各类智慧系统,从前期实施到后期运营与维护都需要相关专业人才。西部地区相对人才匮乏,应及时引进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并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围绕与智慧城市紧密相连的重点产业领域,充分整合全国乃至全球人才,建立各类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加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军中。其次,依托园区企业和现有人才储备,通过技术人才培养、高端人才进修、研发技术团队“移植”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10]

(五)需求导向,落实应用

深入梳理城市管理、百姓生活和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使智慧化应用落到实处。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部署和建设对市民生活、城市发展、环境生态有益的民生工程,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五、结论

城市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各部门协调统一。政府要注重项目监管,充分利用智慧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争取发展先机。当前,我国西部城市有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经济的需求,但智慧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且与东部发展差距巨大,西部地区难以通过复制东部地区的建设和运营经验来实施。在实践中探索、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当前西部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实际途径。内部利益划分导致的管理问题和外部平台繁多,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的技术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管理上,应加强内部协调,但过程较慢;技术上,除了平台整合、统一接口外,更应该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2014-08-27.

[2]谢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信息化,2012,(1):12-15.

[3]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3,(1):6-12.

[4]刘刚,张再生,梁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以海口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3,(6):42-45.

[5]郭小萍.浅谈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Z/OL].中控通讯,2014-03-24.

[6]王亚玲.丝绸之路经济带智慧城市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9):54-58.

[7]张协奎,乔冠宇,徐筱越,等.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16,(7):110-115.

[8]马小平,李延东.智慧城市架构组建与分析[J].电信技术.2015,(9):89-93.

[9]Mark W.Cameron,谢明扬.Planning a smart city[J].城市环境设计,2016,(3):219-223.

[10]曹红杰.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合肥市高新区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报,2016,(7):110-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