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胜武工作室 2018-05-19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腾讯道学李远国 李黎鹤2018-05-18 14:58



[摘要]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不禁反思自己是否错误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的老庄智慧则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人与万物皆是大道所化,天地人间乃是同一系统,想要融入大道,就得融入自然。

文/李远国、李黎鹤

大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教哲学以此为核心信条,而现代生态科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这一观点解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事实。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资料图)

人是自然网络中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的主宰

当代绿党理论家格雷戈里·巴蒂逊指出,强调人与非人自然界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分成主次的整体是绿色思维的重要基础,他举了个例子来解释这种思维模式:“把螃蟹与龙虾、把兰花与樱花以及把所有四种东西与我联系起来的模式”。

这就意味着自然整体的生态平衡与持续稳定是物种生存的根本依据。人类也像其它物种一样,依赖于这一整体而存在。尽管我们的依存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但仍旧有赖于此。

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人类主体性张扬之后,人们终于从自然的真理中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人类首先是一种普通的生命存在,他同万物一样,是一种生态与自然依赖性的存在。人类作为自然界中一个仅具有短暂历史的生物类种,最为重要的生存条件就是现实自然世界的持续存在。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人与自然相互依赖(资料图)

我们虽然可以无限时间内的宇宙演化或无限性宇宙的演化来论证自然界向人类的必然生成,但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无疑是有着很大偶然性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的巧合和太空中自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球有规律的自转和公转,地球周围有均匀的大气保护层,地球表面有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一切构成了人类生命存在所必须的生存空间和条件,但这一条件本身并不是无条件的。

这些既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量,也没有无限制维持这一有机平衡体的能力。因此,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一个终极的限制,那就是不能破坏这一自然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延续性。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人理应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资料图)

基于以上的原则,人类应该改变现有的道德价值观。人类应该平等地尊重自然整体及居于其中的个体存在,也应该遵从自然的内在秩序,这应当成为我们最为基本的价值态度。

或者会所,人类应该反思一种新的人性观,一种建立在自然生命网络之上的人性观。在反思人性之后,人类必须重新评价我们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人们需要改变人类中心论的习惯偏见,返回大自然,重新学习在自然界生存的方法,特别是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自我调整。

人们需要按照自然要求生活,这就意味着与我们赖以生活的大地系统的法则和谐地生活,意味着与我们自己躯体的法则和谐地生活。但是,为了找到这种外在的与内在的和谐,我们必须再次学会自然与躯体的语言,倾听它们的话,认真审视而绝不能漠然处之。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大道汎合,其可左右(资料图)

众多的思想家总是教导说,人类是自然世界中最可宝贵的存在。绿色理论则针锋相对的指出,自然才是人类永远的导师。

从这个角度上说古代文化而不是现代文明更接近于这一理想状态。因此,反思古代的文明尤其是东方道家的思想,重新学习基于适应而不是变革的也就是生态化的生存智能,于今天就显得非常重要。

《老子》:人和天地,皆由大道化育

中国道家的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所有的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资料图)

宇宙时空的数量、向量、向量和宇宙万物的变化息息相关。宇宙是场的信息系统,彼此相需、相即、相摄、相入,一在多中、多在一内、相融无间。对于这种朴素的辩证观点,道家中人有着深切体悟,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

从老子开始,道家皆以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指创造宇宙的动力,或宇宙的本身,它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

老子说:“大道汎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圣人爱民恤物,巨细申恩(资料图)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

道如此万能,如此伟大,却又如此谦虚,如此大公无私,它所涵蕴的道德至理,正是人一生学习并追求的目标。

对此,陈景元指出:“圣人爱民恤物,巨细申恩,若可名于小矣。任物遂性,归功于天,又可名于大矣。法道施化,布德及人,鼓以淳和之风,被以清静之政,忘功不有,不自尊高,故其盛业可大,圣德可就,以其不为大,故能成此尊大矣。”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利物虽多,不矜兼济之德(资料图)

“修身之士汎然无着,若云之无心,水之任器,可左可右,随方随圆,不滞于常,物来斯应。鉴物斯广,不均应用之心。利物虽多,不矜兼济之德。仁逮蠢动,未始为私。众善归宗,不为之主。是能彰非小非大之德,无自尊自伐之称,可以契上真之大道矣。”

简单来说,“大道—宇宙—自然界”就是人类最好的的老师。

《庄子》:顺应自然,才能融入大道

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庄子》一书中有非常丰富的生态观,如《庄子·马蹄》说:在风俗质朴的年代里,百姓的行为安祥稳重,别无外求,所以山上还没有路,河里也没有船只和桥,万物浑茫,众生繁衍,各不相犯。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元《庄周梦蝶图》(美国私人藏)

人没有害禽兽的心,禽兽亦不伤人,所以禽兽可以让人牵着游玩,雀鸟的窝巢可以任人攀着观看,这就是盛德的时代。人类和禽兽同住在一起,和万物同聚在一处,哪里有什么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呢?

这些生动的描述、完全是一幅动物成群、植物茂密的自然图画。人类生活其间,也完全是处于逍遥自在、任意无为的状态。那时候阴阳二气调和平静,鬼神不扰乱人类,四时的运作合于节度,万物不受伤害,生物不死于非命,人虽智能,即不妄用,这就是最和谐的状态。

《庄子·徐无鬼》则从人的认识过程概括了自然生态的统一性。它说:“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由不知而达到知,由知之少而知之渐多,于是“知大一(天),知大阴(地),知大目(物种),知大均(联系与平衡),知大方(生存方式),知大信(规律性),知大定(稳定性),知至矣”。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资料图)

万物都承受自然,只有顺遂自然,才能体合大道,因此可以说:“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大自然对万物与生态的养育是统一的,大公无私的,而不是有所偏失的。

将庄子学说的脉络梳理一下,大概可以这样概括: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若能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则能看到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

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上)

道教重视融入大道、融入自然(资料图)

换句话说,庄子所谓的大道,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后浸透在了天地万物之中,这就是天地万物各自的自然本性。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自然本性运动变化,这就是遵循大道。

人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自然性而生活,这就是遵循大道。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述,融入大道,就是融入自然;合乎大同,就是合乎自然。物归自然,齐同万物,这是庄子整个学说的归结点。

未完待续······

(编辑:柯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