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欣:年画万张头像的“画像专家”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05-19

  作为公安部首聘的8位特邀刑侦专家之一,他一年内画了上万张头像,他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倾注在画像上;作为一名专业画家和公安民警,他创新将传统的'人像密码'和新时代的'数字代码'有机结合,让视频监控技术在侦查破案中更具威力;从警30多年,通过模拟画像协助破获800多起重大刑事案件,创造了多个侦查奇迹 
  走进上海铁路公安局民警张欣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摞、一幅幅人头画像,言谈举止中,他显得从容自信,目光坚毅,炯炯有神。

  记者怀着敬仰的心情打量着这位仍然坚守一线,被业内公认的警界画像'第一人'。1999年9月,公安部首聘8位特邀刑侦专家,当时38岁的张欣是这些'神探'中最年轻的一位。

  从警30多年来,张欣通过模拟画像和分析推理,协助各地警方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件800多起,创造了多个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奇迹。

  近年来,靠传统手绘人像破案的老刑侦专家张欣却开始钻研起来了电脑新技术--利用监控视频重塑人像,即通过手绘或电脑组合后,将原来不清晰、五官不完整、侧面等画面质量不高的监控画面还原成正面清晰的人像,并实现与犯罪前科数据库的有效比对,找出嫌疑人。这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弥补视频监控的不足,但对画像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除了还原人像难度大外,素描画能否被电脑识别也是个难题。经过反复摸索和大量尝试,他带着徒弟不断完善'人像密码'与'数字代码'的契合,最终使他的手绘炭笔画像基本能被电脑识别,并据此成功破案多起,实现了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飞跃。

  据张欣介绍,此项技术越来越成熟,实用价值也越来越大,在去年实现了全国零的突破,现在基本上保持着每周能通过有效比对侦破一起案件的成绩。目前,全国通过视频截图重构画像,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并比中的,还就独此一家,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工作量的激增。张欣说,'我们要始终走在技术的最前头'。

  苦练基本功,画了几十万张人像素描

  1960年出生的张欣16岁到北京当兵,曾师从李可染的徒弟学习国画,1982年复员到上海铁路公安处松江站派出所,成为驻站民警,画画只是业余爱好。1986年春天,他被正式调到了上海铁路公安处办公室。这年夏天,上海老北站行李房被冒领走一台彩电,当时一台彩电价值1000多元,可谓是大案。第二天,时任处长带着秘书张欣来到案发现场了解案情,张欣在旁边根据行李员叙述案犯的面貌特征,随手将对象画了下来。这是张欣生平画的第一张案犯模拟像,处长感到画得不错,只是夸奖了几句。不料,站在旁边的北站派出所周副所长见了画像后笑道:'这不是刚被开除的搬运工徐小林吗?'。冒领彩电大案就这样简单地破了。第二天,处长见了张欣笑道:'我看,你别干秘书了,还是去刑队技术组干你的特长画画吧',张欣欣然接受。

  张欣作为技术人才被调到了刑队技术组,领导也给他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遗憾的是张欣的画像不灵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张欣给十多个案子的嫌疑对象画像,目击者大多数说不像,有的勉强说像。通过反思,张欣认为罪犯的特征不明显,自己的本领不过硬,目击者又往往不能非常清楚地描绘罪犯的体貌特征,画出的像自然就有很大出入,可他想起那些受害人家属的眼神时,那股不服输的劲就上来了。

  张欣过去在部队写生过许多战士头像,大家都说像,但那毕竟是有参照物的临摹或写生,和如今的默写人像完全不是一回事,许多目击者连见过的对象都描述不清,何况没有见过人要画出头像,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张欣每天利用乘火车来回上下班的机会,拿出画笔描画身边形形色色人的面貌特征,回家后也见缝插针地画,上班时更是全身心沉溺其中,一年下来就画了1万多张头像。他重新走进美术学院进修大专和本科的课程,用功最多的是,利用节假日走进城市、农村、矿山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认真观察各类人的体貌特征,并画出了几十万张各类人的素描。张欣说,'遇强则强',困难越大,我就越有斗志。 
  画像数万张后,他探索出了自己的画像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利用画像破案增多,他在上海乃至全国有了知名度,慕名而来的案子也逐渐增多,以致应接不暇。张欣说,在为案件制作了数万张模拟像后,他才渐渐摸出了路子,有了一点画像感觉。当目击者向他描绘罪犯的体貌特征时,往往说不清,印象中当时只看到一眼侧面或是很少地看到一眼正面形象,而且大多数目击者的描述能力并不强。张欣就根据经验初步判定嫌疑对象的大概体形,然后开始在头脑里将各种不同人的脸形、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分别组合成人的头部形象,直到目击者真正认清为止。长期实践使张欣对口述的人物形象有了很强的理解力,他画出的像,只要口述者指出,他能很快地修正,画过一次就在脑海中留下极深的印象,一旦出现相似的人像,他很快就能想起。

  与一般画像不同的是,张欣更加注重模拟人物可供辨认的细节,比如脸部的纹、痕、疤等,以及嫌疑人的面部会出现什么特别的表情、动作。当然,这其间还有许多技巧,张欣说那属个刑侦机密。开始,他制作一张模拟像需要两天至三天时间,甚至更长时间,随着对各种脸型、眼睛等熟悉程度的不断加深也加快了绘画的速度,最后,画一张模拟像仅需十几分钟至一个小时。通过反复摸索和实践,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画模拟像之路,但其中的艰辛没有亲历者是很难体会的。

  张欣没有自我陶醉于模拟画像的成功,他不满足于单一的绘画,还潜心自学了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学、预审学、痕迹检验学等多门学科,并综合运用到了模拟画像及侦查破案中。实践中,他更善于根据目击者口述案犯的特征,细心了解案情,从中发现线索和捕捉关键细节,从而为破案找到突破口。

  1995年,张欣的模拟画像步入了成熟期。这一年,他一连参与了公安部督办的4起大案,每次画像都很形象,为破案起到了关键作用。1995年1月14日,昆明市商贸中心昆明百货大楼发生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特大恶性爆炸案件,造成1人死亡、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案件发生后,张欣作为画像专家,在接到公安部指令后第二天就赶到了昆明。他根据50多个目击者不同的角度描述,经过两天时间的反复琢磨,昼夜画像,一共画了52张模拟像,最后画出了两个定型的头像,给这些目击者看,他们不约而同地点头惊叹道:'像!'。临别晚上,云南省公安厅厅长和昆明市公安局局长一起为张欣饯行。张欣对他们谈了自己的想法:'我在给嫌犯画像时,有个同寝室的民工讲了一个细节,他说那个东北人临走时问过他是否愿意一起去广州赚钱。故此,可以推断他们可能去了广州。另外,老板娘在给我描述他们的相貌时,说几天前刚给大家发了工资,我问了一下,只有100来元,所以这点钱他们不可能坐飞机和快车,所以我估计他俩只有坐慢车去广州,我查了一下列车时刻表,又推算了一下,如果他们坐那一趟慢车的话,明天下午1时23分到广州,所以我建议你们分两个小组,赶快坐飞机赶往广州,在火车抵达之前堵住他们'。第二天,离大年三十还有一天,张欣飞回上海准备过年。他赶到单位不久,云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打来电话高兴地说:'张老师,你真是料事如神啊!我们派去的两个小组坐飞机赶到广州,刚到火车站十几分钟慢车就进站了,那两个小子摇摇晃晃刚走出站台,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我们刑警擒获了'。

  30多年如一日,模拟画像屡破大案

  1999年之后的数年是张欣最忙的一段时间,常年的辛勤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不幸生病,2016年病愈后又立即回到了工作一线。现在虽然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但他对此项事业依然孜孜不倦,每日精研。他说,一来是工作需要,每天都有大量的兄弟公安机关求助;二来也是自己喜爱,沉浸其中就是最大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这个手不能停,要是十天半月不练手就找不到感觉了。他还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二十几个学生,这些学生中的多数都已经可以替他去画像了。

  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张欣等模拟画像人员已经开始使用电脑软件组合人像,他也曾开发过组合人像的软件,把头发、眼睛、眉毛、鼻子等人像特征分门别类,从中挑选最像的,拼凑在一起。如今,在公安系统内部,利用电脑组合人像是主流,但张欣认为,'有手绘功底的人,更能用好拼图软件'。

  对模拟画像直接的冲击是,监控视频来了,以往需要警方寻找目击者的案子,在监控之下变得一览无余。但是监控并不是万能的,拍摄的光线、距离、角度等,都会影响图像质量,而且如今很多罪犯走上了职业化道路,警惕性和反侦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伪装越来越多,比如蒙面,戴帽子,戴墨镜,这对破案有一定影响,就需要模拟画像的时候进行重构,把这些伪装去掉,再现嫌疑人的真实面貌。在张欣看来,模拟画像人员依然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只是自己的本领也需要发展和精进。

  30多年来的模拟画像,张欣对于人脸构造早已谙熟于心,无论怎样伪装,他都能将他们的形象解构出来。对于蒙面的犯罪嫌疑人,张欣比喻这就像个布袋,里面装的是棉花还是石头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即使蒙面了,鼻子、眼睛的位置是不会变的,通过观察边缘轮廓可以分析出嫌疑人的脸型和大小,再加上他对于解剖学的研究和几十年的经验,蒜鼻和鹰钩鼻也都可以分析出来。张欣重构出蒙面画像可以达到六、七分像,凭借这门绝技,他协助破获了诸多大案。现在,每天源源不断有模糊的照片被送到他这里来,经过他的手绘,重塑,再将清晰的图片发送回去。

  名震一时的'呼格冤案',由于长期无法破案,也将张欣请到现场,让刑警们拿着他画的画像去排查。由于破获多起公安部督办大案,2004年,张欣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链接:个人简介

  张欣,男,1960年生,上海铁路公安局正处级侦查员,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1986年以来,他潜心研究模拟画像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1999年被公安部聘为特邀刑侦专家。30多年来,共参与全国各地破案5300余起,直接勘查现场440多次,通过模拟画像和分析推理协助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件871起,为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铁道部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一级英模,被群众和同事誉为'警坛神笔''罪犯克星'和'警界画像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