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安部特聘刑侦专家杨玉章 文韬武略

 郭氏养生2013 2017-02-16

他是一员虎将,无数命案现场成就了他的刑侦事业;他是一位专家,30年刑警生涯形成了他的独特理论。他酷爱侦查破案,最新研究犯罪心理;他直面反劫持,冷对黑社会。他就是——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主管刑侦的副局长,荣获过全国优秀刑警队长、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数十次立功受奖,还兼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刑警学院客座教授,郑州犯罪心理画像协会会长,公安部特聘刑侦专家杨玉章

文韬武略—杨玉章

左一为刚加入警队的杨玉章

杨玉章1980年从海军部队退伍后进入公安系统,即在刑事侦查岗位工作,他给自己“任命”了一个任何组织条例上都找不到的职务——“副侦查员”。在杨玉章从警的那这些年,全国工作在刑侦战线上的刑警大多并非科班出身,他和一些刚加入刑警队伍的新人一样第一次出现场,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问一些老侦查员,他们也是凭老经验办事,具体怎么干,为什么这么干,都说不清楚。
近30年过去了,杨玉章从一个“副侦查员”一路走来,从入警侦破的第一起盗窃案到“郑州“11·20”特大入室抢劫杀人案”到后来参与组织指挥侦破了“12.9“1.26”张书海系列抢劫银行案在到后来组织侦破的“中原黑帮第一教父--宋留根黑社会犯罪组织案“杨玉章大概估算了一下,组织和参与侦破的命案、疑似命案不下3000起。从这些案件被害人的身上,从这些案件的现场,从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从对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他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有很多的感悟。几十年来,每一起案件,杨玉章都坚持要到现场看看。他说,犯罪从现场开始,侦查从现场起步,破案依据现场情况完成,疑犯依据现场证据惩治。每到一个现场,就是一次学习,就是一次进步,就会学习一次被害人用生命代价换来的侦查信息。一起起案件的梳理,一个个被害人的研究,一次次现场的勘查,一年年资料的积累。经过多年的努力,结合犯罪心理画像他终于把侦查思路从一个模糊的构想变为一个成型的模式,从而制定了一完善的侦查方法—“三定工作法”

“三定侦查法”,顾名思义是一种侦查方法,是“定性质,解析犯罪动机;定范围,指明侦查方向;定脸谱,进行犯罪心理画像”的简称。每一起案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先确定案件性质,然后以案件性质和犯罪动机为基础确定侦查范围,最后再结合已确定的案件性质、侦查范围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全面的脸谱刻画。它是对刑事侦查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并借鉴了犯罪心理画像等侦查学说,其实质是对犯罪心理画像理论的实证性研究,是对侦查员到达犯罪现场后开展一系列工作的程序性研究,也是对刑事侦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侦查实战服务。

杨玉章的“三定侦查法”主要为新时期的公安刑侦工作有了一种新的诠释,也使得在侦缉每一件案件的时候都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为侦查破案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是明确了刑事侦查工作的切入点,即要从犯罪现场的明态痕迹研究明态信息,进而分析其中蕴含的潜态信息。犯罪现场的明态痕迹,是指显露在外的痕迹,是犯罪行为作用在物质上的客观外在反映。这些明态的痕迹有的能从现场直接看到,有的能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发现提取到,还有的能通过访问座谈的方式搜集到。比如,犯罪现场抽屉上遗留的“指纹”是明态痕迹,传达出的明态信息就是犯罪行为人触摸了抽屉。潜态信息是指犯罪现场的各种表面现象下隐藏的不容易被发现或发掘的信息,是根据明态痕迹分析得出的一种客观性结论。比如,技术人员在被害人指甲缝内检验出煤灰成分是明态痕迹,反映出的潜态信息是被害人工作或生活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能够经常接触到煤灰。
二是实现了对犯罪行为人、现场感知人等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强调了其在侦查阶段的作用和意义。
三是规范了被害人研究的方法,填补了未知名被害人研究方法的空白。面对未知名被害人,侦查人员要按照“观—析—画—查”的顺序进行研究。首先是“观”,即在现场观察、搜集与未知名被害人有关的各种明态信息;其次是“析”,即要根据看到的明态信息,研究、分析反映出的潜态信息;第三是“画”,即用文字、语言对未知名被害人进行特征描述,最终形成被害人的“脸谱”刻画结论;第四是“查”,即按照刻画的未知名被害人的“脸谱”特征,查清尸源。
在一起刑事案件破获前,犯罪行为人是未知的,如果弄清楚了一个犯罪行为人为什么或怎样选择这一被害人,就能帮助侦查人员推断犯罪行为人的作案动机、身份情况等,从而较为客观完整地建立起被害人和犯罪行为人之间的关系链,为迅速破案提供了可能。
四是提出了研究犯罪现场的方法———“六查”,即查案发的时空状态、查侵入方式、查现场物品变化、查被害人损伤、查作案工具和查侵袭地点;
划定侦查范围的依据———“八看”,即看现场大环境和小环境、看发案时间和作案时机、看进出口和进入方式、看作案动机、看发案区域的发案情况、看惯技行为、看犯罪行为人的语言特点、看现场物证及其反映出的心理痕迹情况;
划定侦查范围的方法———“五说”,即划圆说、划扇说、点线关联说、关系人说和电磁信息痕迹交叉说。
五是借鉴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对犯罪行为人进行了包括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地域属性、心理属性、既往犯罪属性在内的“五大属性”刻画,较之以往对犯罪行为人的刻画更加全面。

在侦查工作中“三定侦查法”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侦查员的三个问题:
杨玉章教给侦查人员实战的方法。以死亡报警为例,侦查人员接到死亡报警,首先要进行初步定性;对于应当立为刑事案件的,要解析犯罪动机,对案件进行进一步定性。性质确定下来后,侦查工作不能漫无目标,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即要确定在哪些群体、哪些地域范围内找嫌疑人,也就是“定范围”。案件性质和侦查范围确定后,就要研究去找什么样的人,即“定脸谱”。总之,“三定侦查法”就是把复杂的侦查问题简单化,让侦查员有可操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现了侦查程序的规范化。按照“三定侦查法”的程式来侦破案件,基本上不会遗漏案件的细节,案件分析会十分规范,大家研究案件的思路也很清晰,从定性质、定范围到定脸谱,一步一步推进,大家该做什么工作一目了然。
解决了侦查的核心问题,即准确分析案情的问题。“三定侦查法”使案情分析会有章可循,循之有物。按照“三定”的要求去做,就可以明确侦查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侦查工作思路。

文韬武略—杨玉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