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瀚叶股份发布交易预案,宣布拟收购量子云100%股权,交易作价38亿。 这笔巨额交易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也将新媒体再次推上了造就财务自由的“神坛”。 量子云,是一家运营公众号多达981个的新媒体公司,粉丝量合计超过2.4亿(不考虑粉丝重叠),拥有86个粉丝数超过一百万人的公众号。 在新榜公布的2017年微信500强年榜中,量子云运营的卡娃微卡、天天炫拍排名14、15名,是当之无愧的头部流量号。 即使排名如此靠前,38亿的估值逻辑从何而来?有此疑问的不只是吃瓜群众,5月13日晚,上交所向瀚叶股份下发问询函,要求说明此次交易是否合理。 新媒体的出路在哪里? 看完这份问询函,我们会发现字里行间,揭露了很多与新媒体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细节,甚至我们都不由得要问问自己:新媒体的出路在哪里? 灵魂拷问之一:981个公众号只有50个编辑,文章从哪来? 也许大家都被38亿吸引了视线,很少注意到“2016年及2017年编辑部门人数仅分别为16人与50人”。作为坐拥981个公众号的媒体公司,仅仅拥有50名编辑,意味着平均每人需要负责约20个公众号的内容。 这样的数字不仅令传统媒体的朋友们瞠目结舌,对于新媒体来说,也有点天方夜谭。 上交所的疑问很简单:50个人如何生产981个公众号的内容?如果大部分都不是原创,怎样在保证公众号的内容质量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不管是对新媒体公司还是作者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对行业有实实在在的影响都很重要。而放弃原创,不仅仅说明无法自己产生有意义的内容,也意味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可能大大提升。 对于新媒体而言,如果没有原创的内容,只能算得上是传播媒介。 但是放弃原创或者说降低原创比例的新媒体公司并非只有量子云,有新媒体从业者坦言,“有时候即使我们写得文章再好,但若没有渠道,也许点击数还不到一个标题党的零头。因此,有时会逼于没有精力原创,或者没有灵感原创,那么则可能实行拿来主义。” 毕竟写文章并不只是作者们自己的狂欢, 我们纠结的是,也许被看见比被认可更重要。 灵魂拷问之二:内容涉及虚假夸大宣传等被封号情形,量子云持续运营如何保障? 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很多文章依靠标题吸引用户,提高阅读量,但这种行为正在被重点整治,如果情节严重,甚至有被封号的风险。 被打压往往是比较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行业秩序的行为。对于新媒体而言,承接广告是企业盈利的重要手段,金主爸爸们对这笔广告投放划不划算最直接的考量标准就是阅读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公众号们冒着风险、削尖脑袋也想用标题吸引用户们的眼球。 这也是一个鸡与蛋的问题,是先生存,还是先放弃梦想? 但是标题党被打压也许意味着新媒体迎来了“下半场”:标题党与内容党将公平竞争,大家不再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标题如何吸引用户上面,而是开始用内容打动观众。 灵魂拷问之三:拿什么来支撑量子云的38亿估值? 如果按照每个粉丝15.83元估值,未免有点太简单粗暴。 根据瀚叶股份的预案,量子云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亿元、2.3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713.21万元、1.53亿元。 根据预估,量子云2018年的预测净利润将达到2.658亿,本次38亿的估值按照14.3倍动态市盈率估值,甚至略低于类似案例的平均数14.65。 动态市盈率估值看似合理,但是必要条件是公司能够持续盈利,保持增长。对于新媒体公司而言,最直观的价值是粉丝数量。目前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微信的用户量已经趋于上限,依靠微信的公众号们不再拥有粉丝迅速增长的客观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