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MF,FISSLER,ZWILLING锅子的区别及不锈钢锅的使用心得

 laoshu 2018-05-19


最近北京的WMF要撤柜,其根源是在中国的业务好像做的不太好,品牌好像要收回代理权自己做或找新的代理商。我也趁着代理商清货又进了一大批厨具,真是不知道怎么搞得?这么好的品牌在中国的认知度那么低~~~还是品牌的开发做的太差了!
以下为转好帖:
现在双立人在中国的认知度非常高,它几乎成了德国高档厨具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ZWILLING刚刚开始生产厨房工具和锅具不过几年的时间, 它在德国默默无闻. 仅是在中国非常成功. 一是因为ZWILLING市场开发的很成功, 二是在中国大家不了解其他的德国顶级品牌,没有比较也就没有选择了. 三是ZWILLING现有开发的几个产品,模仿得都还不差, 与中国国内同行业产品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四是因为ZWILLING的刀在国内很有名气, 锅借刀势, ZWILLING在国内就开了个好头. 整体来讲, ZWILLING可以称为时尚厨房用品品牌, 但是和顶级品牌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双立人笨鸟先飞,早早地来到中国,上海生产,全国铺货,现在已经成为高档厨具的代表。双立人生产锅具定位准,价格相对低,在中国已经很有市场了(很像康师傅、肯德基)。它的拿手好戏--刀具,更是深入人心。我读到过极力吹捧它的二线产品单立人刀具的文章,可以想见双立人的声誉。但是老外和中国人用刀习惯不同,他们用尖刀而我们用片刀。动画片《美食总动员》里面那个女厨师用厨师刀扎人衣袖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吧。厨刀最好备两把。一把是中片刀,这种刀是双立人专门为按照中国人习惯设计的;再一把是剁骨刀,专门剁骨头,双立人有四星系列,看着很舒服。这两种刀分工明确,绝不可相混,中式片刀不能切骨头,哪怕是鱼骨,切记。这两把刀算基础配置。其他的厨房用刀一般包括:多用刀(就是尖刀,老外用来切蔬菜);多汁刀(刀刃是齿状地,切番茄还不流汁水);小刀(不明白针对什么设计)。这些刀,我建议都买德国原产刀,其系列很多,价格差相差很大。如cermax系列永不磨损厨刀。据传,此系列刀具工艺独特,乃是在极高温度下,以超音速在刀刃上附着非常细的金刚石,所以锋利异常,永不磨损。对于一般家庭,四星系列的刀就可以了,其标志是刀身上有四颗星,此系列甫一问世,就声名大噪,开创了厨刀新纪元,国内双立人店也大多备有个这系列。还有一款蛊惑人心的五星系列,并不比四星好,反而差很多,快要停产了,建议不要考虑。比四星稍微高一点的是PROFESIONAL'S'系列,除了WMF大马刀,算是顶级了。爱好烘焙喜欢面包的还可以买面包刀(这个刀在电影《史密斯夫妇》中出现过),在有西式饮食习惯的家庭极为常用。双立人的刀款式极多,我一度怀疑只要有一种食物,德国人就会造出一把相应的专业刀。
 
WMF福腾堡品牌在德国的名气最大, 几乎没有德国人不知道它的, 几乎没有哪个商店不卖它的. 从销售额来说, WMF的规模也是最大的, 是上市公司. WMF公司本身也更关注于企业的扩张, 而WMF不同系列产品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大.从产品的种类来说, WMF也是最全的, 从咖啡机到餐刀没有它们不卖的.
 WMF是瞄着高档酒店宾馆的,非常讲究艺术造型,现在许多国外大酒店都用WMF,它已经成为档次的象征,当然价格也贵,优点是齐全,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基本上在wmf能找到。简单说一下:WMF最有名的大概是餐具了,柜台里一套刀叉,低则四五百(刀身一体成型),高则两三千(刀头与刀柄是两个),顶级的要几万。这些刀叉的确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我买了一套最便宜的,被误认为是银子做的(绝非拍马)。如果经济允许,不妨买上几套,晚上举办家庭烛光晚宴,心向往之啊。顺便说一下葡萄酒器具。很多人都开始留意葡萄酒了,虽然大都一知半解。事实上,初尝葡萄酒感觉并不好喝,特意问过一个美国中产子弟,他说刚开始的确不好喝,每天只喝一点,慢慢就会感到好喝了。这只是其一,我一个老师从法国访学回来,说那里的葡萄酒真好喝,国内很难喝到,这才是真正原因。喝葡萄酒是个烧钱玩格调的事,花去大把银子也不见得能找到感觉。目前我对WMF最满意的是其WMF的damasteel系列厨刀。我估计这不是纯大马士革钢做的,因为宣传页上几把刀的花纹极为相似,纯大马士革钢不会是这样,但很美观,我喜欢,质量也应该不错。
 
FISSLER(菲仕乐)则是家族企业. FISSLER(菲仕乐)的厨房工具不是很多, 但是锅具种类非常多, 选择的余地是很大的, 其中以高压锅的历史最为悠久. Original-profi collection 和 Intensa(国内分别翻译成雅格和热敏星)是FISSLER质量最好销售最好的两个系列产品. 雅格是 “三明治”锅底,是FISSLER最经典的款式. 热敏星的特点是锅盖上有一个感应装置, 锅内的水烧开之后感应装置会由蓝色变成红色.
 菲仕乐的锅具名气很大。前不久,该公司推出一款黄金镶钻平底锅,售价十万英镑,能在杭州买套房子。比较而言,FISSLER有一口锅最值得购买:即雅格平底炒锅,28cm的,其主要材质是医用不锈钢,锅底是钢铝钢结构,导热均匀,不会造成局部高温,不易产生油烟,它密封性很好,能量很少流失,工作原理把菜焖熟,是取代传统炒锅的上佳之选。平素不会烧菜又有心摆脱厨房油烟的人,不妨选购。其锅体内的弧度相当流畅,与铲子的接触清爽完美。我曾见销售人员用铲子一下把水珠从锅底铲掉,惊讶不已。它家高压锅的安全装置需要一个硅胶圈,购买时要问清楚能用几年,再买时多少钱一个。其他如小奶锅、小煎锅,可根据个人需要购买。此外,针对中国人人,双立人、菲仕乐、WMF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中华炒锅,我觉得真要用传统方法炒菜,还是传统大铁锅,用着顺手还补铁。坊间还有神秘的德国AMC锅,其锅盖上有块表,会自动鸣叫提示。见过它的电炉,好东西不一般,但很贵。
 
 
经常看到有些朋友询问相关问题,网友的回答也是褒贬不一,有的觉得很好用,视若珍宝,有的觉得不好用,束之高阁。
这一类锅具我用了几年了,分享一下使用心得:
声明一下,此帖子并无意吹捧这些产品,只是自己用过,乃客观分享自己的心得。
1. 这些锅子基本原理和使用都差不多。其中双立人由于是上海生产,人力成本较低,所以价格是德国原产Fissler的不到一半。双人虽然不是做锅起家,不过锅子质量工艺,也是很好的。(当然,fissler 一心做锅,锅子的确更加专业)
2. 这种不锈钢锅依靠锅底是钢-铝-钢结构来达到均匀受热(铝的热传导系数是钢的4,5倍,稍逊于铜),所以不易产生油烟。而良好的密封性可以让热量均匀储存在锅内,水分也不易跑出,所以除了预热可以中火,烹饪基本上都是小火,甚至可以无水做红烧肉。
3. 这种锅很讲究使用方法,如果方法不对,的确实很难用(比如又沾锅,又糊锅)。
4. 由于不锈钢的物理特性,烹饪方法要么是冷锅冷油,要么是足够热的锅+冷油或者热油。热锅,但是又不够热,就会最容易沾锅。足够热的锅底可以产生不沾的作用,即 “物理不沾”。
6. 两个概念:“冷锅冷油”:开火前放油,放食材,再开火盖盖,基本不翻炒,等锅沿冒蒸汽就关火,再加盐等调味料的烹饪方式。 “热锅冷油”:中火空烧锅具1-2分钟到足够热。鉴别方法是滴入水滴,水滴不蒸发,而做黄豆粒大小的水珠在锅内滚动。这时先转小火,再放油,再放食材。如果水珠像芝麻大,则还不够热,要继续烧几十秒。刚放油就放食材,就是冷油。等油有了细纹再放食材,那就是热油。
7. 只有在预热空烧的时候,可以用中火,食材放进去后,无论是冷锅放的,还是热锅放的,一定要转用用小火。
8. 有的食材两种方式都可,有的只适合其中一种。基本上冷锅方式不用翻炒,几乎无油烟,热锅方式需要翻炒,有一些油烟。
9. 炒叶子蔬菜:两种方式都可,如果不炝锅,可以选择“冷锅冷油”盖盖烧,基本不用翻炒。如果炝锅,选择“热锅冷油”,先不盖盖翻炒,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盖盖。(实际上,叶子蔬菜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容易沾)
10. 根茎类,或者块状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等,两种方式都可。区别就是冷锅更不需频繁翻炒。
11. 炒肉可以用冷锅(比如炒土鸡),如果用热锅煸炒(比如里脊),则肉上要尽量没水,否则易沾。热锅煎鱼也是要注意鱼身没水,或者沾了干淀粉。鱼入锅后不要马上翻,等一下就容易翻动。
12. 煎豆腐,土豆丝两种最好用不沾锅。如果非要用不锈钢锅,只能用冷锅冷油(我至今没有用热锅煎豆腐不沾的本事)。
13. 如果出现沾的情况,关火,锅里没水或者没有含水分的菜蔬的话,加几调羹水。盖盖,闷3分钟,就会解决。
注意:在热锅情况下,初次入锅的食物表面是否有水会严重影响不沾效果(由于水会瞬间降低锅底表面温度)。所以,豆腐,土豆丝,沾了湿面粉的食材都是很容易沾的。而鸡蛋,控干的肉类在足够热的锅里则不沾。
优点:
受热均匀,不易起油烟。
质量精良,细节周到。正常情况下,使用10 - 15年应该没问题。
省火省时,尤其是做肉类和根茎类菜蔬的时候。
健康,卫生,好清洁。
缺点:
质量颇重 (不过这是质量好的不锈钢锅的共性。别的材料,比如 Berndes 的铸铝锅导热性能很好,重量大概1/2)
使用起来比较讲究技术
有使用盲点(比如爆炒土豆丝可以做,但几乎肯定沾的很严重)
有人抱怨爆炒的口味和传统方式下有些区别。不过本人感觉还不错。
希望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