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发展及矫正方法

 hoajiebaba 2018-05-20

  【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报道】行为(behavior)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泛指有机体外现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由袁之琦、游恒山编译的《心理学名词辞典》(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90年9月第三版)对行为作如下表述,“有机体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温勒认为,行为是人及环境的函数,即B(行为)=F(P?E),P代表人,E代表环境。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等人将行为分析为下列公式:S(刺激)——0(有机体内的生理及心理因素)——R(行为反应)。人的行为都是受一定动机支配的。”今天我们所讲的行为,泛指孤独症儿童的各种内外在的表现形态。

  一、关于行为的学说

  当你打开不同版本的心理学、行为学教材的时候,你会发现,对行为这一名词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如传统行为论的代表人物J?B?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和B?F?斯金纳(B.F.Skinner  1904—1990)将行为界定为可以观察测量的外显反应或活动;新行为论者C?L?赫尔(C.L.Hull  )和E?C?托尔曼(E.C.Tolman  )等则提出,除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之外,也包括内隐性的意识过程;认知心理学研究者们则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意识所支配的。他们在不排斥新行为主义对行为的解释的情况下,同时更注意从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信息处理等方面对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由此可见,行为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指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的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两者互动作用的结果。

  二、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人们一讲到孤独症儿童,最先讲到的一定是这些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而美国的堪纳医生1943年最早报道孤独症时,就是首先从对这些孩子的行为表现异常出发,最终确定为“孤独性综合症”这种疾病的。下面我们就以堪纳医生提供的一个叫唐纳德的孩子的病状和简要病史来认识孤独症儿童。

  唐纳德于1933年出生。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律师,母亲也受过高等教育。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症状。例如他很少与人讲话或回答问题,对别的孩子不感兴趣。他特别喜欢看旋转的物体,同时也会反复翻看百科全书中的一些图画。唐纳德的父母对他平时如爱发脾气和上窜下跳等行为十分头疼,更束手无策。

  唐纳德的父亲在他5岁那年把他送到堪纳医生所在的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他许多方面有严重缺陷。首先,在兴趣行为方面表现出异常执着刻板的特点。唐纳德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重复性的动作。例如他常常花很多时间旋转积本,而且从同一角度按照同样的顺序来旋转积本。而在其他的时间里则上蹦下跳,多动不止。他很少有新的创造性的动作。在语言方面,唐纳德常常重复父母说过的话,而且赋予这些话以不同的含义。例如他学着父亲说“是”,但是却表示要坐在父亲的肩上。唐纳德不能恰当地使用人称代词,始终用“你”来指代自己。唐纳德还常常用些自己发明的但谁也听不明白的奇怪的词语。在与他人交往方面(社会交往方面),他对别人毫不理会,有时甚至似乎还有意回避。在他刚到医院进行检查时,一进门就找可以供他旋转的物体,而对所有在场的人毫不注意。平时在家中,除了母亲,根本不与其他任何人打交道。即使是母亲,也得要想方设法,经过百般努力后,唐纳德才会有所反应。[]黃伟合p31.(1)

  28年后,堪纳医生对当年描述的11个孤独症孩子进行了随访。唐纳德后来被他母亲送到一位当小学校长的朋友的普通学校学习,并在特殊的教育下逐渐取得了一些进步。在他9岁时,他的父母又把他安置到一个农场里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同时在当地的乡村学校上些课程。到他20多岁时成功地在当地的一家银行找到了一份当出纳员的工作。直到1971年堪纳完成他的追踪报告时,唐纳德的生活和工作属于基本正常。这里要指出的是,当年经堪纳医生诊断的11个孩子,除唐纳德算是一个幸运儿外,三十年后其他大多数孩子都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严重障碍,并需要他人的高度看护。[]黃伟合p31.(2)

  以上唐纳德的事例,只是反应了孤独症儿童存在着的行为问题的某些方面。我们常说孤独症儿童“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这说明孤独症儿童的个体行为的差异性是很大的。但是,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总体上说还是明显的。讲行为特征,人们通常都是从行为学和社会学的这两个纬度来描述。我们摘选了方俊明先生主编的《特殊教育学》中关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的表述、李雪荣教授、心理师陈劲梅主编的《孤独症诊疗学》中关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的表述以及黃伟合教授所著的《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一书中关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的表述。我们认为,方俊明先生和李雪荣、陈劲梅先生的表述主要侧重于行为学方面,而黃伟合先生的表述更侧重于社会学方面。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方俊明先生主编的《特殊教育学》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作了如下表述:

  出现各种不同于常人的乖僻的、刻板的行为,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明显的外部特征。美国、欧州以及日本的心理学家把这些行为称之为挑战性行为(challenging  behavior)。

  自闭症儿童的一般行为特点

  1、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感官的刻板行为表现在可能反复地听问一种声音或同一首歌曲,注视、抚摸同一样东西,认定某一种类颜色或式样的衣服。学习的刻板行为表现在学习范围十分狭窄,例如,长期只喜欢学习某一样活动,如卡片、计算数字等。对某一物品和人产生依赖行为,当自己喜欢的东西陈放的位置改变或丢失时,会感到极度不安。

  2、自我刺激性行为

  自闭症儿童一般拒绝他人的关怀和接触,但会无意地产生许多的行为方式。例如,摇头、转头、抓头等头部自我刺激,龇牙咧嘴和嗤笑等脸部自我刺激,不断地搓手、摆手、洗手、转动手臂等手部自我刺激。除此以外,还有尖叫等其他类型的自我刺激行为。

  3、自伤行为

  有的自闭症儿童伴有明显的自伤性行为。例如,自己撞击自己,自己咬伤自己的自伤性行为,吃烟头、废纸等非食物的自伤性行为。

  4、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自闭症儿童适应性差,有明显的抗拒性行为,有的自闭症儿童伴有打人、抓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也有撕毁教科书、练习本、推翻课桌椅板凳等破坏性行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系教授李雪荣、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孤独症培訓基地主任,心理师陈劲梅主编的《孤独症诊疗学》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归纳为“行为不足”和“行为过度”两大类。

  (一)行为不足()

  1、交流或沟通障碍:

  (1)缺乏沟通技能,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2)接受性(理解性)障碍:指倾听别人说话,正确领悟别人的意思、看法、意见等能力缺陷,如不能执行命令;

  (3)表达性沟通障碍:指表达自我需要和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等能力的缺陷。如不会表达“我要喝水”等。

  2、社会交往障碍(人际交往缺陷表现出以下不足):

  (1)目光接触障碍:与他人交往时不能保持充分的目光对视以显示对对方有兴趣,或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同情或关心;

  (2)发动交互作用障碍:不能主动发起与他人包括父母、同龄人以及其他人的互动,如主动找人聊天,向别人讲故事或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者主动向别人显示自己的爱好、兴趣等。

  3、游戏及其他方面的缺陷,表现为独立性、合作性游戏等方面的不足:

  (1)独立性障碍:不能独自进行发挥自己想像力的游戏,如“躲猫猫”或拿玩具杯子和茶具假装泡茶等;

  (2)伙伴关系障碍:不能与同龄人一起合作玩合作性游戏,不能自动参与。

  (3)自我帮助/自理障碍:不具有与年龄发育相适应的独立生活能力或者自理生活的能力。

  4、普遍化障碍:不能把学习到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应用到学习场合以外,如学习打招呼并在适合的场合灵活运用。

  (二)行为过度()

  1、暴怒/发脾气行为:尖叫与哭闹、大发脾气的各种表现。

  2、攻击:向他人发动伤人言语或行为,如撞/咬/丢东西,可伴有或不伴有暴怒行为。

  3、自我伤害行为:如撞头、掐自己、咬自己,或其他自我伤害行为。

  4、自我刺激行为:通常指迷恋于一些怪癖,如闻别人的袜子等。

  5、刻板行为:通常指兴趣行为方面重复某一特定行为的特点,具有执著性,强迫刻板性,如看旋转的风扇,用脚尖行走等。

  6、凝视或持续语言:患儿老盯着一个地方或重复某些短句或单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王辉副教授主编的《行为改变技术》一书中,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马丁(G.Martin)和皮尔(J.Pear)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分类,除以上提到的行为不足和行为过度外,还有一类为行为不当()的行为。

  行为不当指那些在性质上已经异化了的行为,或是所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即儿童表现了不符合自己身份,或不适合当时场景的行为。实际上,行为不当在孤独症儿童中也有表现,如异食癖、在不合适宜的条件下突然的尖叫、大笑或大哭,有他人在场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

  现全美心理学会会员、全美自闭症协会会员、国际行为心理学会会员和加州行为心理学会理事黃伟合教授在他的《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一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描述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一)社会交往的障碍

  1、不能进行社会交往:自闭症儿童因其缺乏社会兴趣,对熟悉与不熟悉的人往往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黃伟合p19.(3)

  2、不能建立伙伴关系:自闭症儿童常有的一个缺陷是他们不能像正常发展的儿童那样去玩。

  3、依恋关系缺乏:自闭症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很晚才能出现,有时干脆就没有。例如他们对爸爸妈妈的呼喊声音会听而不闻,以至家长开始会误以为他们的孩子的听力有障碍。与此同时,自闭症儿童却往往发展出对于某些物品的依恋关系。”

  4、寻求帮助方面的特点:在痛苦、害怕、有困难和受委屈时,他们不会去寻求亲人的帮忙。他们在该害怕的时候往往并不表现出害怕。在他们确实感到害怕或难受的时候,往往是宁可独居一处而不寻求大人的安慰和帮助。

  (二)语言交往的障碍

  1、语言发展的延迟或阙如:自闭症儿童往往开口说话较晚。他们对别人语言的反应与众不同。例如,有些自闭症儿童会在别人叫他们名字时黙不作声。等到稍大会说话时,他们往往也是不到非说不可时就不说话。对他们来说,开口说话好像是一件痛苦的事。

  2、语言应用能力的障碍:有的自闭症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其使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却有相当大的缺陷。自闭症儿童说话的频率与种类比正常儿童要低得多。他们似乎不知道怎样去开始和持续话题。与此相应,自闭症儿童倾听和理解的能力往往也较低。在语言交往中,他们有时自说自话,有时问而不答,不懂得轮流说话和礼貌待人。

  3、语言的重复:也许是自闭症儿童的一个最具特色的病症。语言重复具体又可分为即时语言重复(我们通常所说的“鹦鹉学舌”现象)和延迟语言重复(我们常说的“录音回放”现象)两种情况。

  4、语言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律及音调等方面异常:自闭症儿童说话时的语调速度等往往也与众不同。最为常见的现象,是他们在说话时表现出的语调的平板单一,就象他们在情感上的机械刻板一样。当然这种语调速度的异常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尽管在自闭症儿童中说话时语调速度等与众不同之处极为普遍,但对其原因还没有很好的科学解释。现在一般都认为,这可能与自闭症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有关。

  (三)兴趣与行为的异常

  1、兴趣的异常狭窄:一些基于临床观察的研究表明,大约有75%的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这种相对于正常儿童而言的远为狭窄的兴趣与行为。[]黃伟合p26.(10)例如他们往往会对周围的玩具或音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沉湎于自己有限的范围之中。

  有的自闭症儿童“兴趣和爱好往往不仅狭窄,而且异常。比如他们中有许多人对于与数字有联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也有许多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自闭症儿童往往不能自然地介入想象性的或模仿性的玩耍。

  2、对生活中同一性的执着:对于生活常事的同一性与重复性的坚持,以及对多样性与变化性的拒斥和缺乏,在自闭症儿童中是极为普遍的,甚至比弱智儿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黃伟合p28.(12)

  3、重复性肢体动作:自闭症儿童中普遍存在着重复性肢体动作的问题。有的孩子会不停地翻动手掌或摇晃整个身体。有的孩子会摇动脑袋和脖子。有些自闭症儿童用重复性肢体动作来满足他们对听觉与视觉的需要。而在另一些自闭症儿童那里,当周围环境比较嘈杂时,上述那些重复性肢体动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在一些自闭症儿童那里,自伤性行为如撞头等也时有发生。

  4、异常的感觉及与此相连的行为特点:自闭症儿童在听觉与视觉方面都有与众不同之处。首先他们的听觉似乎有相当大的选择性。例如临床观察与家长报告都表明,许多自闭症儿童对一些听觉信息没有反应。在视觉方面,许多自闭症儿童对一些特定的物体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例如许多自闭症儿童对长形竿状物体似乎特别感兴趣,往往会抓住一支铅笔或一根筷子长时间地注视,然后似乎很兴奋地手舞足蹈。有些孩子倾向于把这些物体举到一定的距离和角度注视。

  自闭症儿童在触觉味觉与嗅觉方面也与众不同。许多自闭症儿童似乎特别喜欢柔软光滑的物体。有些孩子喜欢被裏在被子毯子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得到安宁。有些自闭症儿童喜欢在嘴里不停地含些小物体。有些自闭症儿童则会习惯于把不熟悉的物体放到嘴边舔舔等。还有些自闭症儿童则会嗅闻他们所不熟悉的物体。

  与此相连,有些自闭症儿童还倾向于从特定的身体移动中得到某种感官的满足。有些自闭症孩子特别喜欢荡秋千,有些孩子则特别喜欢乘电梯。

  以上关于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的表述,充分勾勒出了孤独症儿童在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这对于我们把握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孤独症儿童行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因为受到疾病的困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往往是“不由自主”的。但是从人的发展本质看,行为总是受到意识控制的。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育严重迟滞,由此而带来的必然是行为、语言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观察和国外研究的成果看,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之一是思维缺乏联系,对问题的综合和分析能力欠缺,形成思维的“点状”形分布(正常儿童呈现出的是面状分布,面状分布具有联系和迁移的功能)。因此,就造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不断,今天解决了一个问题,明天又会有新的问题显现出来。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是关系到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1、必须确立以发展他们社会适应性行为为主的指导思想。这是与我们实施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目的是一致的,也是广大家长所期盼的。那么,社会适应性行为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很难有确切答案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纷繁多彩的,而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圈子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做到适应所有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人员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沟通和交流,这里所指的特定的范围是指我们所沟通交流的起点往往是衣食住行,其次才是学习、工作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发展的起点,应该放在帮助他们建立能与他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的层面上。

  2、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思想。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疾病特点,对他们的行为发展必须建立“持久战”的思想。孤独症儿童正确行为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对孤独症儿童而言,也可能是终身的。这是每个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教师和孩子家长要清醒认识的问题。在接触的许多家长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家长患上了被我们称之为“精神疲劳综合症”的现象。的确,天天面对行为问题成堆的孩子,家中的天平明显的向孩子倾斜,所有的正常生活秩序都被打乱了,这是每个孤独症儿童家庭都面临的问题。我们同情这些家长,但是,我们更坚持家长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有这样一位家长曾经对说过,“面对这样的孩子,每天必须向对待新的挑战一样。挑战新事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只要坚持探索,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非常赞赏这位家长的勇气和积极的心态。

  3、突现爱心,反对暴力。对待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家长和老师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百般呵护。但是,仅仅关爱和呵护而放纵他们问题行为,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千方百计改变他们的问题行为,这也是一种爱。不过,在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矫正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和家长采用暴力手段去对待他们,这是极端错误的。且不说对孤独症儿童实施暴力是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更主要的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前面我们说过,这些孩子与正常儿童一样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而决非动物。既然是人,那么他们就必定会通过思维去建立行为标准。孤独症儿童的正确行为,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而这个理解的过程与正常儿童相比,可能很长。但是观察发现,他们一些正确行为的“固着”,是以他们自己的认识标准为依据的。我们反对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改变使用暴力,还在于这些暴力行为一旦进入他们的潜意识,进入成年后,他们就会随意攻击别人,其后果是,最终受到伤害的是他们自己。这是因为正常人在受到攻击时会本能地采取防御的措施,而他们不会。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教师和家长们的注意。

  4、正确行为的建立必须坚持社会化。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社会行为。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来说,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往往不符合社会行为的规则而显得怪异而己。我们发现,一些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往往把孩子关在家里,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担心孩子到外面后会受到伤害或者去伤害别人,二是有些家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孤独症。我们觉得,前一个担心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必须认识到,这些孩子最终是要长大的,家长们不可能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因此,决不能“因噎废食”。实践证明,让孤独症孩子早点走出家门,有利于他们向身心发展和正确行为的建立。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广场,带到公园,带到各种购物场所,带领他们去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席家庭和朋友的聚会。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认识孤独症这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关心、关爱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社会的接纳,必将为孤独症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四、孤独症儿童行为矫正的一般方法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有基本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讲,作为生活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的人来说,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从出生起,其生理和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地成长、发展,两者发展的趋势都是由低到高。然而,不可否认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和发展水平上确实存在着差异。残障儿童生理上的异常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特殊性。”“由于残障儿童生理上存在的缺陷,使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所积累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影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多的行为问题的出现”。“与普通儿童相比较,特殊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表现出较多的行为问题,这些行为或是无效的,或是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它们影响了特殊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以及身心的充分发展”(王辉)。长期以来,讲到孤独症儿童一定都讲这些孩子存在着的“三联症(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而这些都是表现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行为,是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进行改变的。而这些方法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为矫正技术。

  (一)关于行为矫正的相关概念。

  1、行为强化(behavioral  reinforcement)  是行为学家们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之一。其定义为:一个行为被紧随其后出现的结果直接加强的过程。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它就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可查阅著名的桑代克和斯金纳的实验)

  2、强化物() 通过强化过程得到增强的行为称作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作用于环境,产生出一个结果,它随后被这个结果所控制,或者作为这个直接结果的结果出现。这个增强了操作性行为的结果就称作强化物。[行为矫正技术]p59

  3、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都是加强行为的过程,它们都会增加这种行为在将来出现的可能性。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的区别仅仅在于行为结果的本质不一样。

  正性强化的定义: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者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负性强化的定义: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消除或者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4、刺激()刺激是可以被感官察觉并且能够对人构成潜在影响的事物或事件,这个事物或事件可以是自然环境的特征或者社会环境的特征(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个体的行为)。

  5、非条件强化物()自然的正性和负性的强化刺激物被称作非条件强化物,因为这些刺激的发展不需要条件和训练。非条件强化物有时也称作基础强化物。例如食物、水和性刺激都是自然的正性刺激物,因为它们对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生存起作用。逃避痛苦的刺激和逃避极限水平刺激(寒冷、酷热,或者其他令人不舒服的刺激或负性刺激)是自然的负性刺激物,因为对这些刺激物的逃避或回避也对生存起作用。

  6、条件强化物()条件强化物(又称次级强化物)是指,通过另一个条件强化物或者一个确定的条件强化物配合,变成确定的强化刺激的中性刺激物(中性刺激物指目前并不具有强化刺激功能的刺激物,即,它并不影响所跟随的行为)。例如,钱可能是最为普通的条件强化物了。因为在人的生命过程中,钱可以用来购买多种非条件的和条件强化物(与他们配对)。如果钱不能被用于得到其它的强化物,那么,人们就不愿意再通过工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获取金钱。这一事例实际阐明了条件强化物的一个要点。只要它至少有时候能与其他强化物配对,它就会一直成为强化物。

  7、逃避行为和回避行为()定义负性强化时,我们要对逃避行为和回避行为进行区分。

  逃避行为:在逃避行为中,行为的发生导致已经存在的一个负性刺激的终止。换句话说,个体通过从事某一具体行为来逃避负性刺激,从而强化了这个行为。

  回避行为:在回避行为中,行为的发生阻止某种负性刺激的出现。换句话说,个体通过从事某一具体行为来防止负性刺激,从而强化了行为。

  (例表)

  8、泛化条件强化物()当条件强化物与多种其他强化物配对使用时,称作为泛化条件强化物。钱、赞扬(表扬)等都是泛化条件强化物。

  (二)孤独症儿童行为矫正的一般方法

  行为矫正主要用于改善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当。关于行为矫正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步骤,在《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行为改变技术》等教材和专著中都有详细叙述,这里我们就不再细述。这里我们将结合案例具体介绍孤独症儿童行为矫正的方法。

  案例一:

  小珉,男,4岁,3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父母为机关公务员。3岁半时送到机关幼儿园,老师反映平时不与别的孩子一同玩耍,只是反复摆放拼图积木。家长反映,到幼儿园后的第二个月开始,每天放学后,一出幼儿园大门就显得异常兴奋,设法挣脱大人的手,跑到马路中间,要用脚踢奔驰中的汽车轮子。家长十分紧张,见状就把他强制拉回来。结果今天制止了明天依旧,明天制止了,后天依然。

  这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症儿童行为表现的症状。从这案例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我们解决小珉用脚踢汽车轮子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举一反三,解决其他孩子的不同问题。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小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其次我们再对家长的做法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对于旋转物体具有特别的偏好,他们常常能盯住旋转物体一看就是半天,据许多专家分析和猜测,这可能是孤独症儿童在通过看旋转物体享受一种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这是一种行为不足的表现。当一些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老是这样盯住旋转物体看时,就会打断他们的做法,结果导致孩子出现异常的烦躁。由此我们看到小珉看到旋转着的汽车轮子要去踢,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从上述事例中我们还看到,小珉一出幼儿园就感到兴奋,这是因为尽管孤独症儿童似乎对什么也不在乎,但是他们是知道幼儿园或学校是管理他们的地方,在那里,老师是至高无上的。同时,他们也知道家才是他们的避风港,回到家里,可以得到亲人的呵护(尽管他们常常自己在一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每当孩子要去踢汽车轮子的时候,家长就会及时制止,但是今天制止了,明天依然出现这种状况。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我们将运用到行为矫正中的一些概念知识了,这可以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有关概念,同时可以使我们正确运用行为改变技术,达到矫正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我们知道,行为强化是指一个行为被紧随其后出现的结果直接加强的过程。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它就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根据这一定义,我们看到天天出现的小珉用脚踢汽车轮子是被他家人给强化了。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他的家人每天只是一般的制止,并没有使小珉建立踢汽车轮子的行为是个错误的行为这样一个概念,一般的制止,似乎是在进行一种游戏,所以这就导致了小珉天天出现的用脚去踢汽车轮子的问题行为被不断得到强化。那么应该如何去矫正这一问题行为呢?前面我们说到,小珉实际知道幼儿园是管理他的地方,在那里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这里幼儿园就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强化物。于是,我们建议家长在孩子再出现这一问题时,立即将他带回幼儿园,与老师一道对其进行严厉的训诫。尽管看起来他对训诫不向正常儿童那样感到害怕,但是他一定知道自己有错误才会被训诫(训诫时一定要求他的目光看到老师和家长气愤的表情,同时,时间不能低于10分钟)。然后,再由家长带出幼儿园,这时如果再出现要去踢汽车轮子的状况就再拉回幼儿园进行训诫。如果出幼儿园后小珉不再往马路中间跑了,这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并要逐步使小珉建立不踢汽车轮子的行为是一个正确行为的概念(使问题行为逐步消退直至消失)。整个步骤,可以见图:

  由图我们看到整个过程由四个步骤完成。可是,我们在与家长交流时,绝大多数家长只是在孩子的问题行为出现后给予制止,实际上只进行了一个步骤,少数家长进行了二个步骤。实际上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正确的概念,关键在后面两个步骤,可是这些往往被忽视了。这也就是常常令家长和老师们不能有效矫正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因所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孤独症儿童正确行为的建立,决不是通过一、二次矫正就完成的,有的可能需要N次,持续时间可能达到数月。而且,往往一些正确的行为概念建立以后,过一段时间还会出现反弹,这是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的。

  案例二

  兰兰,女,7岁,5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父母在大市场里做百货生意。据家长诉,曾在一个康复机构做了半年的训练,后因无法承受高额的各种费用,回到家中。在康复训练期间,行为基本能按指令进行。回家一个月后出现严重的行为倒退,入学前连语言都消失了。平时在家中就喜欢撕纸,不管是报纸还是书籍,见着就撕(这一行为康复前没有出现过)。后来家长只好把家里的书等纸质品都收起来。在我初次接触这个孩子的时候,发现她精神十分亢奋,动个不停,对指令全然不听。后经过与家长交谈,得知这个孩子特别钟情薯片和爱看广告片。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症的孩子。钟情撕纸,这是一种行为过度的表现。由于家长不明白孩子撕纸的原因,只是消极的把纸类物品都收起来,这对兰兰来讲,实际并没有解决不撕纸的问题,反而是给予了行为强化(正性强化)。所以,不管何时何地,她只要见了纸就有撕的欲望和行动。为纠正她的这一行为,我决定充分利用强化物的作用,通过交替的正、负强化手段来矫正她撕纸的行为。首先通过半天的时间,在她母亲的陪伴下,使她不排斥我。然后,我首先拿出薯片,使她看见,并产生想吃的欲望。同时,我又拿出一张旧报纸,放在旁边,并让她看见。这时在她母亲的配合下,让她面对我,我反复讲,撕报纸就不能吃薯片。面对这个选择,兰兰又想撕报纸,又想吃薯片这样的“二难”选择,结果在僵持了5—6钟后,她突然发出声嘶力竭的尖叫,结果惹的邻居们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纷纷过来询问。这时,我将报纸和薯片都收了起来,并在她母亲的配合下,迅速将她带出房间。为缓和气氛,同时为了与她建立一定的感情,出去后,我给了兰兰两个小薯片,并反复讲需要东西时不许叫喊。第二天,我又重复前一天的程序,将报纸和薯片同时放在那里让兰兰选择,结果她选择了薯片,这让我很高兴。但是报纸我还放在那里。当兰兰吃完薯片后,看到报纸时还是很想撕的,但是她看到我在旁边,最终没有过来拿走报纸,但是嘴里叽叽咕咕的不知道在说什么。我并没有刻意去理会她。第三天,我又重复了第二天的程序,结果兰兰还是选择的是薯片。第四天,我仅拿出了报纸,同时带了一支彩色水笔,当我坐下来后,就用水笔在报纸上涂鸦,兰兰一开始根本不看我,后来偶尔瞄上一眼,这让我非常高兴。于是我有意叫她自己在纸上画,并把水笔给她,但是她不接,后来在她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她在报纸上画了一条5公分长的线,这时我一边赞扬她,一边拿出薯片给予奖励,尽管兰兰面部似乎没有兴奋的表情,但是我和她母亲都看得出兰兰真的高兴了。在后来的一个星期里,我每天都重复这一个程序,并反复对她讲不能随便撕纸。到第十天,我带了一张对开白纸去(要让孤独症儿童绘画必须给大一点的纸),我先在上面乱画了几笔,然后让兰兰在上面画,结果,兰兰在白纸上画了10多秒钟,尽管看起来就是乱七八糟的线条,但这对她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然后,我就把她的画钉在了墙上。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把她的画钉到墙上,尽管兰兰似乎还是面无表情,但是她一定知道这是自己的作品。从第三周第一天开始,我跟兰兰母亲讲好,有意将几张旧报纸放在桌上,结果兰兰没有去撕纸了,只是偶尔会用笔在报纸上涂上几笔。目前兰兰这个撕纸的行为已经彻底的消退了。从纠正兰兰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到,我首先运用的是负性强化的方法,在纸与薯片的选择上,目的就是要使她撕纸的行为消退。当兰兰用笔在报纸上画出一条5公分的线时,我及时拿出薯片,这里采用的是正性强化的方法。因此,对孤独症儿童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常常要做到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交替灵活地使用。兰兰撕纸的行为矫正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其实这就是孤独症儿童的又一行为特征。我们不可能因为矫正了孤独症孩子的一个行为就以为解决了他们的所有问题,因此必须树立“持久战”的思想。

  案例三

  浩浩,男,8岁,2岁多被诊断为孤独症。父母为大学教师。目前浩浩是一所普通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入学前,浩浩曾进行过各种康复训练,如ABA结构化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海豚疗法等,并在当地一所普通幼儿园生活了二年。但进入普通小学后,由于环境发生了变化,开始他很不习惯,上课时会突然离开坐位绕着教室跑。这时老师及时过去制止,并有意安排他坐在前排。开始每隔5分钟左右就有意识的关注他一下,站到他的面前,以后逐步延长到10分钟,20分钟,二周后,浩浩基本上能在教室坐满一节课了。在帮助浩浩的过程中,老师在浩浩坚持不离开坐位时用口头表扬,板报表扬(贴五星、贴红旗等)和在家长面前表扬等方式给予激励。在以后的一个学期里,只是偶尔跑一、二次,第二学期后在课堂随意跑动的现象完全消失。目前,在家长和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关心下,浩浩已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上下学了。更可喜的是浩浩目前已经可以自己去超市买东西并排队付款了。

  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症孩子建立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花絮。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第一,因陌生环境而产生的行为问题;第二,如何通过负强化的方法降低其问题行为的发生率;第三,如何运用正强化的方法巩固其正确行为。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因孤独症儿童心理发育迟滞,其行为等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符,和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正因为如此,他们由此产生的行为,实际上和同心理年龄儿童是一样的(如一个正常孩子3岁,其表现出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他们的心理活动年龄),即到一个新的地方会产生恐惧、好奇和兴奋,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于正常儿童。我们看到浩浩尽管到了入学年龄,实际心理年龄并未达到入学年龄,对到一个陌生环境感到既恐惧,又好奇、兴奋的现象,因此就出现了进入课堂后会突然离开坐位跑动的现象。这一行为几乎在所有孤独症儿童身上都会发生。在浩浩入学前我们曾经与学校进行过沟通,所以老师并没有歧视他,而是通过关注、提醒等方法来逐步延长他的入坐时间,这里老师合理运用了负强化的方法。但是我们很高兴看到的是,浩浩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制能力实际得到了提高。在这其间,老师通过贴五星、贴红旗等幼儿园和小学常用的激励方法,使之成为激励浩浩的强化物。随着浩浩课堂适应行为的改变,老师又通过表扬等正强化的方法,使得他的正确行为得到了“固着”。而正是由于浩浩在学校建立起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浩浩能独立到超市购物(当然,浩浩到超市购物是经过家长大半年训练才实现的)。

  以上三个案例,前两个案例侧重于个体行为的改变,后一个案例我们叙述了是如何帮助他们建立社会适应性行为的。对于孤独症儿童正确行为的建立,我们认为,必须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个正确的行为概念为目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行为矫正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每个孩子的强化物各不相同,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一个方法,这需要老师和家长们通过观察,去精心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