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Zhanggx 2018-05-20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别学赵孟頫,字太俗”“赵孟頫不配做楷书四家之一”之类的言语。

赵孟頫的字“俗”“媚”是真的吗?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赵孟頫的圆笔很多,转处多肉,而且多有转了圆圈的连笔。

这种写法,确实让别人感觉到“媚俗”

因为大家常见的二王体系行书,都是硬直的,像用笔如此“圆润”的人,赵孟頫还是头一家。

像行草书中,这种带“椭圆圈”的连笔,是非常多的。

但是在二王的身上却非常少,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赵孟頫诸体皆精,比较善章草,用功颇深。

如果看到过赵孟頫写的章草,可就能会发现为何赵孟頫用笔这么“圆”了。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连笔的动作,都是自章草而来,对比一下就可看出。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这种连笔非常多,所以有“油滑”的感觉。

但是全篇提按顿挫皆有法度,所以也仅仅是感觉。

又加之用笔肥润,点画变化不丰富

所以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流俗”。

尤其赵孟頫的行草书,受章草的影响太大了,世人皆知章草平正。

所以赵孟頫行草书也多平正。

别人学二王,连断很分明,赵孟頫学起来连笔比较多,而且牵丝比较“实”,比较明显。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王宠行草书,连笔并不都是“椭圆”的线,而且连断分明,不显油滑,极具节奏感。

而且字势上,有平有奇,有大有小,给人的变化就丰富。

所以显得不俗。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再比如同时期的鲜于枢,与赵孟頫交好,行草书也是连断,提按,轻重分明。

所以显得变化丰富。

再看赵孟頫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就是感觉非常规矩,没有活力。

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太习惯了,太板了,所以俗。

赵孟頫也曾说,自己的行草书不及鲜于枢。

但是,这只是在整体上找原因。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赵孟頫作品,还会觉得俗吗?

赵孟頫不过是限于变化少,这个和人是有关系的。

有的人善变,有的人不善变。就如同有的人脾气很好,感觉人很纯和聪明,办事无漏洞。

有些人脾气急,办事急躁。

这是一个道理。

赵孟頫的没有变化,是建立在单字的小变化,笔法的精熟,结构的精熟,不会出错的基础上的。

临临赵孟頫,学习笔法很简单,非常简单。

但是想做到赵孟頫那样章法稳妥,也就是章法俗。结字工整,用笔清晰,也就是字俗。

容易吗?

反正我没见过几个学赵孟頫没20年但是可以用赵体成熟写一篇文章作品的人。

赵孟頫很难学,难就难在稳。

这种稳,是心态上的稳,心态不对,学不来。

也是笔笔精细,字字精熟,不细心学不来。

最重要的,学了赵,难出,难自成一格,这才是问题。

很多人学赵,还没学够那个熟练劲儿,就开始寻思摆脱,结果学别的也带赵体味道,而且四不像。

因为二王体系,肥润的笔法,只有赵孟頫最夸张,很难摆脱。

所以很多人学赵都是迷茫的。

这个也是无奈的,没有一定学赵的功底,一定是脱不开的。

历史上学赵成家的人太少了。

与是董其昌在批了赵孟頫几十年“俗”之后,在晚年说了一句实话。

以前总觉得赵孟頫不过如此,不过等到水平越高,越发觉赵孟頫如一座大山,不可逾越。

因为用笔太熟,不见败笔。而且创作文章不怕长,不怕内容,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好。

这是赵孟頫可怕的地方。

所以董其昌说“赵孟頫胜在熟,每次写字都类似。自己胜在生,每次写字都不一样”

为什么有人说赵孟頫“俗”?真的是这样吗?

在初学时,我看赵孟頫,每个字的结构都很平正,每笔都很圆润,很肥,所以感觉赵孟頫字特丑。

跟个微胖的女人一样。

后来随着学的加深,我觉得赵孟頫太厉害了,他的字学完之后,字字无败笔,笔法清晰,一眼就知道怎么写,而且轻重变化虽不大,但是也有,非常细微,很难把握。

轻重变化,行笔间快一点,慢一点,都没有圆润的感觉。

而且,他的字,笔法的圆润劲儿,是非常靠近晋人的。

才感觉到,这个微胖的女人其实像杨贵妃,初看不咋地,越看越漂亮。

胖一点,瘦一点,都不对劲。

就这个感觉最舒服。

说赵俗呢,其实不过是不喜欢“肥”“正”

当有一天,大家的学习抛开字形的时候,才是真正看赵“厉害”的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