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福寺书肆--陈文良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5-20
     明末至民国时期北京著名书肆集中地。隆福寺为东城第一大庙,常开庙会,最早是摆摊卖书的流动书贩为多,后来随经营方式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固定铺面的书肆。有的书肆既是刻书作坊,又是发行单位,例如明代隆福寺书肆就曾刻过《词林摘艳》、《五音篇海集韵》等书。清乾隆年间李文藻记载:内城隆福寺,遇会期多有卖书者,谓之赶庙,散佚满地,往往不全而价低。”到了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劫掠,不论是宫廷、官府还是私人所藏书籍皆遭浩劫,大量散佚民间。于时北京城内出现了专门收购流散古籍的行商,集中到隆福寺、琉璃厂等书市出售。通学斋伦明在《续书楼记》中说:“壬寅(1902)初至京师,值庚子之乱后,王府贵家,储书大出;余日游海王村隆福寺间,目不暇给,每暮必载书满车回寓。”可见当时流散图书数量之大,价格之廉。这些书贾在搜寻保护文化遗产上是有贡献的。直到民国年间,隆福寺书肆仍有数十家之多。较著名的有东雅堂、修文堂、修绠堂、粹雅堂、文殿阁、鸿文阁、稽古堂、三友堂、观古堂、宝绘斋、文奎堂、带经堂、文讲阁、大雅堂、信义书店等,有的一直经营到解放后。书肆主人以河北冀县、枣强、束鹿、深县籍为多,他们熟悉顾客,爱结交名流,以扩大影响,送书上门,服务热情,而且精通业务,关于图书版本的真伪新陈,校勘的精致粗劣知之甚详。胡适就曾对北大学生讲过:“这儿距隆福寺街很近,你们应当常常去跑跑,那里书店的老掌柜的并不见得比大学生懂得的少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