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二七零)

 百了无恨 2018-05-20


傅山及其书论


 三、论作字贵在正拙,贵得天倪


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不信时,但于落笔时,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为何如一势,及成字后,与意之结构全乖,亦可以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手熟为能,迩言道破。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


“写字只在不放肆。一笔一画,平均稳稳结构得去,有甚行不得?”

“吾极知书法佳境,第始欲如此,而不得如此者,心手纸笔主客,互有乖左之故也。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两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


“旧见猛参将标告示日子‘初六’,奇奥不可言,尝心拟之,如才有字时。又见学童初写仿时,都不成字。中而忽如奇古,令人不可合,亦不可拆,颠倒疏密,不可恩议。才知我辈作字,卑鄙捏捉,安足语字中之天!此天不可有意遇之,或大醉后,无笔无纸,复无字,当或遇之。世传右军,见大令拟右军书,看之云‘昨真大醉’,比特扫大令兴语耳。然亦须能书入醉后为之,若不能书者,醉后岂能役使锺王到臂指予?既能书矣,又何必醉?正以未得酒之味时,写字时作一字想,便不能远耳。”


这里还是针对董其昌的“书道只在巧妙二字”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正拙”二字,他说“正极奇生,归于大巧拙已矣”。怎样才能做到“正拙”呢,不极力造作,无意合拍,庶几得之。当然“无意合拍”决不是故意不合拍,而是“手熟为能”,已经到了无意合拍面处处合拍的境地了。


所以“正”绝不是板和死,“拙”绝不是笨和呆,而是不卖弄技巧,自然而有“天倪”。“天倪”二字出自《庄子》:“和之以天倪。”这里即指天趣,也就是自然的意思。


不卖弄技巧,自然而有天趣,是傅山心目中的“书法佳境”。在学书的道路上,当然要下大苦功,要认真地临习古人的名碑法帖,要有高度的技巧,也就是“手熟为能”,到了极熟的阶段,才能“心手纸笔主客”,互不乖左,才能“期于如此,而能如此”,再进一步就是“不期如此,而能如此”。


在书法创作中,能心手无碍,无意求工而无不工,这是极高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