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 · 赏析|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

 来来永胜 2018-05-20

商代晚期青铜器·二祀ꀓ其卣·铭文“亚獏父丁”·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商代晚期(前十三世纪下半叶——十二世纪中叶)青铜器铭文,系列揭本,共八件。《三代吉金文存》收录。

 

赏析


我们不是要从每一件具体的作品中去获得多少美感,而是希望在这个完整的发展系列中窥见中国书法的某些最原始的涵义,找到华夏族实用文字的艺术观形成的支点,弄清楚我们的祖先,到底在这些记录语言的符号上面倾注了什么,竟使子孙后代在其魔一般的魅力引诱下,如醉如痴、没有休止地去学习、探索。

 

这个系列作品是自然、社会、生活和人充分融合的真实写照。


(1) 是高大的“重屋”建筑,即文献中的“天室”,为祭天祀祖所在,古文字京、亭、高均由其演绎而来。




(2) 是与饕餮纹饰争雄的夔龙,人们把传说中的一足怪兽与蛇相结合,赋予它以超人的神秘力量,代表着恐怖与威严。它也是龙字。




(3) 是一柄斧铁,加诸人的颈上,头已被砍掉,大约是纪念杀伐、显示武功。《左传》“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的话可以为这种喋血殊荣的景仰神往作注。




(4) 是双目凝视,左右栅栏(与册同形)、中豕,似乎充满了对祭祀用牲“牢”的关注,或是以之为业的畜牧氏族徽志。




(5) 是网毕和弋表示渔猎,蛙做为与之有关的动物(黾字由此发展而来)或吉祥物同列。




(6) 是亚形中竚立着骄傲的鸟,与父丁和另外两个不识的字形,似乎构成了一句短语,或一个与父丁有关的故事,向人们指示为具有高贵的鸟图腾的父丁作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殷人史诗《玄鸟篇》。




(7) 是一个正面的荷贝者,可能表示父丁与这个从事商贾活动的氏族的渊源关系。




(8) 已用象形文字记录语言:“戈祝,作父丁彝。”这是戈祭祀父丁并为之作器。




这些把主、客观世界融为一体的图绘文字和徽志,充满了原始的激情与意念,有着浓郁的宗教与生活气息。在古老的图绘字形担负起记录语言的任务之后,它们的自身价值并未消逝,沉积下来的审美观念在新的秩序中略加调整即发挥了作用,如(8)。它们凝聚了人本身和周围的一切,它们还可以用概念和语义来表达绘画所无法具备的种种涵义,既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又可以直观或抽象,随心所欲,应裕自如。所以,古文字书法无论字数多寡,都能取得独立的欣赏价值,即使在象形文字线条化之后,依然无法改变这一特征。

 

今天欣赏这类作品,可能会与先民的思想、情感、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不能取代古人,只能客观地正视上述事实。


(选自《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美学文摘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