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明朝实际的宰相,内阁大学士为什么只是“五品官”?

 铁血老枪 2018-05-21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职,也是制约皇帝权力最大的官职。无论皇帝如何不喜欢宰相,以至于宰相在各朝代的名称和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但由于权力和责任的辩证关系,宰相却一直无法取消,与皇帝一起走向了消失。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决定取消宰相制。可是朱元璋死后不久,内阁大学士就发展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后来更是出现了张居正这种架空皇帝的权臣。但虽然是明朝实际的宰相,内阁大学士却只是“五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要知道权力和义务是相符的,多大的权力就带来多大的义务。朱元璋废除宰相后是大权独揽,但也把由宰相负责的工作全都加到了自己的身上。因此朱元璋废宰相后的工作繁重的难以想象,就是铁打的人也不可能长期坚持。

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正五品)帮助处理政务。但此时的内阁大学士在处理朝政上没有决策权,也不能直接管理朝廷机构。所以朱元璋时期的大学士只能算是朱元璋的私人顾问,还不是宰相。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试图恢复宰相制。但由于措施失当和靖难之役的爆发,建文帝恢复宰相制的努力算是中途夭折。但因为恢复宰相制是符合历史需要的,所以明成祖朱棣在推翻建文帝登基之后也要恢复实际上的宰相制。

为了绕开朱元璋“不得复立宰相”的祖制,明成祖决定以内阁大学士为基础实际恢复宰相,将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扩大到宰相的程度。因为内阁大学士参与朝政是朱元璋立下的制度,所以明成祖以此恢复宰相的阻力也小得多。

不过皇帝对宰相都是有防范之心的,明成祖也不例外,他建立了很多制度来制约内阁大学士的影响,其中一条就是将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固定在正五品。明成祖还把“内阁大学士为正五品”定为祖制,不许之后的皇帝更改。

但内阁大学士既然是实际的宰相,那么品级就不可能真正地长期被限制在正五品。明成祖去世后,继位的明仁宗通过兼任其他官职的方式,将内阁大学士的实际品级提到了正三品以上,至此内阁大学士成为明朝真正的宰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